APP下载

牦牛肝片吸虫病的综合防治

2017-01-16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吸虫病肝片吸虫

桑 周

(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加吉镇兽医站,青海治多815499)

牦牛肝片吸虫病的综合防治

桑 周

(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加吉镇兽医站,青海治多815499)

牦牛肝片吸虫为反刍动物常见多发的寄生虫病,此病病源属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肝片吸虫常寄生牦牛肝脏或胆管内,病情加重后可导致胆管炎和肝炎,同时伴发周身中毒症状和营养代谢症,导致牦牛批量死亡。文章撰写的初衷,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此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肝片吸虫 防治 流行

1 前言

牦牛肝片吸虫为反刍动物常见多发的人畜共患病,此病根据病程长短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其中,慢性感染病例,可导致牦牛发育障碍,影响后期育成率而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2 肝片吸虫病的发生

当牛、羊等反刍动物受到肝片吸虫病的危害,那么就会导致其患有急性、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且出现全身性中毒以及营养障碍,当幼畜感染上这一疾病,那么就会导致大量幼畜死亡,给畜牧业的生产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对肝片吸虫病分析可知,该病害的成虫一般为棕红色,而卵则呈椭圆,表面光滑,呈金黄色,当牛羊患上该疾病时,肝片吸虫病幼虫可随着牛羊的粪便一起排出体外。一般来说,肝片寄生虫一般会跻身在淡水螺体内,尤其是在多雨季节,淡水螺不断繁殖,也有利于肝片寄生虫的生长,如果人们在雨后随意放牧,很容易导致牛、羊等反刍动物遭到该病害的威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 临床症状

急性型:多见于秋末冬初,发病羊体温升高、消瘦、精神沉郁、消化不良、食欲废绝,偶有腹泻。肝区叩诊时半浊音区扩大,敏感性增高。病羊迅速贫血,眼结膜初期潮红黄染,以后转为苍白黄染, 呼吸急促、浅表,脉搏加快。有些病羊出现症状后5~10d内死亡。

慢性型:大多数发生在早春,病程发展较慢,发病15~30d后体温略有升高、食欲稍有降低;眼睑、下颌、胸部及腹下部明显水肿,早晨运动后水肿消失或减轻。多数情况下,在3-4个月后,病程渐重,水肿症状加重,渐显消瘦,最后因衰竭而致死。但是,改善管理条件,体况略有恢复。怀孕病畜感染,流产率增加,弱胎率增加,产后瘫痪。病程稍长的,最终因衰竭而致死。

牦牛此病感染中,多数表现慢性经过。在到达肝脏时,往往症状不明显。但是,随着虫体的生长,症状渐显突出。可导致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下痢,周期性瘤胃臌气,前胃弛缓,皮毛杂乱,皮毛干燥,区域内脱落。眼睛发黄,胸下、颈下、腹下等处,皮下有水肿。多数因极度衰竭而致死。

4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理,结合发病情况调查,可初步诊断为此病感染。而确诊,需结合粪检法。采集病畜粪便,经涂片镜检,能检测有虫卵或幼虫,即可确定为阳性病例。但是,此法检出率较低,仅可做辅助检测。临床多配合,沉淀法、漂浮法等等,大大增加检出虫卵密度。以虫卵漂浮沉淀法为例,取3g鲜粪放玻璃杯内,加适量饱和的盐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静置15-20分钟,清除漂浮表面的粪渣。将上清液倒掉,留下瓶底20-30ml的粪渣,然后加满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用金属筛将混悬液过滤,静置过滤液5分钟,取走上清液,留下15-20ml沉渣。然后,沉渣倒进锥形小杯中,再加适量的水于洗涤玻璃杯中。重复上述操作,2-3次,将沉渣倒上载玻片,用于镜检检查是否有虫卵,以便确诊。

5 综合防治措施

考虑到此病的危害,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5.1 驱虫管理

有效及时驱虫,是预控此病的关键。建议,有计划地全群驱虫。一般情况下,每年春秋季,各驱虫1次即可。首次驱虫,在4-5月份。二次驱虫,在10-11月份。此病污染严重地区,可考虑安排3次驱虫。首次驱虫在1-2月份,虫体成熟前20-30d,即成虫前驱虫。二次驱虫在6-7月份,即首次驱虫后5个月。第三次驱虫,应在第二次驱虫后2-2.5个月,即每年的8-9月份。对此病而言,无论何时,能及时驱虫,将大大降低此病易感率。

5.2 药物治疗

经粪便检查,确定为此病感染,应及时治疗。驱虫治疗,多数安排在春秋季。常用药物,参照如下:

5.2.1 硫双二氯酚,牦牛用量,每千克体重50-60mg。用法:上述药物兑温水,充分溶解后,经1次口服用药,间隔24h后,分2次用药。

5.2.2 硝氯酚,牦牛用量,每千克体重3-7mg,1次口服用量,效果不错。

5.2.3 硫溴酚,1次用量,牦牛每千克体重30-50mg,内服。

5.2.4 六氯乙烷,犊牛用量,每次10-15g;成年牛用量,每次40-80g,上述用量每天2次,连续用2-3d。

5.2.5 丙硫苯唑,用量;每千体重10mg,内服,成虫驱虫率高达99%。

全身治疗同时,注意对症用药。

下颌水肿,影响呼吸,采食困难,建议刺破水肿,挤出脓液。或者,静脉滴注,用50%葡萄糖溶液。严重贫血,心率不齐,呼吸困难,用板蓝根、复方维生素B、血虫灭等治疗,效果不错。贫血症状较轻,可用硫酸亚铁,或者,有机铁,饲料中适量添加,连续用5-6d,效果不错。

5.2.6 母牛怀孕3个月以上,治疗应选在分娩后2个月。避免注射应激,而导致流产,或者,影响产后泌乳。

上述介绍的治疗措施,应视发病情况,做出对应治疗措施。

6 结论

畜牧业是我国第三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管理,避免放牧者将牛羊赶到地沟等淡水螺繁殖快的区域,这样可以避免牛羊等反刍动物遭到肝片病虫害的威胁,保证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健康生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李家奎,索朗斯珠,贡嘎,等.牦牛重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的防治与展望[J].中国奶牛,2012(01)

[2]牛榆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羊重症肝片吸虫病的体会[J].畜牧兽医杂志,2011(02)

[3]褚明德.门源县皇城地区牦牛肝片吸虫病的防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6)

[4]赵兰.祁连县默勒镇牦牛肝片吸虫病的防治[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04)

[5]何博.牛、羊肝片吸虫病诊断方法概述[J].畜禽业,2010(02)

猜你喜欢

吸虫病肝片吸虫
淡水鱼中3 种吸虫囊蚴多重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藏羊肝片吸虫病治疗与预防探索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研究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枝双腔吸虫的形态学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
藏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