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017-01-16李艳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致残率脑血栓例数

李艳丽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李艳丽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探究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血栓患者中选取6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探究经不同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血栓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急性脑血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且致残率也较高,患有急性脑血栓疾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1],从而导致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遭受到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针对其采用较好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从而稳定患者的病情。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6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差异性进行探讨,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血栓患者中选取60例,6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之后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以3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一组进行研究。

对照组3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之比为20/10,年龄在44~76岁,平均年龄值为(55.24±2.66)岁,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9/11,年龄在45~78岁,平均年龄值为(55.89±2.67)岁,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6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基本资料之间的均衡性保持良好,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即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①针对患者所产生的负性情绪进行干预,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关于疾病的相关情况以及护理的效果,让患者能够完全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②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对患者进行体位的更换[2],从而有效减少患者出现褥疮等并发症情况。③针对患者需要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即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训练以及肢体训练。a.日常生活训练: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跨步练习,然后适当的让患者能够自主行走,每天20~30 min,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承受力进行后续时间的增加[3],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让患者能够恢复患者自身日常生活功能。b.肢体训练: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适当的按摩,其能够有效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情况,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避免患者出现浮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肢体按摩一般在30 min左右,每天进行两次。④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主要病情进行饮食指导干预[4],让患者食用较为清淡且蛋白质较高的食物,从而能够进一步保障患者的营养需求,从而进一步的稳定患者的病情。

1.3 观察指标:观察6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差异性,其中,Barthel指数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主要根据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评分进行计算,之后将减少比例的最终数据分成四个等级,即显效(比例减少80.00%以上)、有效(比例减少30.00%~80.00%)、好转(比例减少20.00%~29.00%)以及无效(比例减少不足20.0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处理:全文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SPSS17.0软件),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卡方进行检验比较。

2 结 果

2.1 Barthel指数评分:针对6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85.66±10.21)分,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61.69±6.97)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6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显效例数有15例,有效例数有8例,好转例数有6例,无效例数有1例,其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患者的显效例数有7例,有效例数有6例,好转例数有6例,无效例数有11例,其总有效率为63.33%(19/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急性脑血栓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以偏瘫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对其采用较好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6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探究其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差异性。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说明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5],稳定患者的病情。

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在患者的意识较为清楚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从而让患者的生活功能逐渐的进行改善[6],其能够通过生活功能训练以及肢体训练逐渐的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循环的功能,从而进一步的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致残概率,其具有一定的护理干预价值。相关资料还曾经表示,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其不能够锻炼患者的恢复功能,还能够有助于患者的修复[7-8],促进患者大脑半球的功能的逐渐恢复,还能够进一步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赵艳、梁渝、姚宏波等学者曾经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中表明[9],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例数,从而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其研究数据与本文研究数据相似,因此,本文研究存在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脑血栓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肢体的协调能力等,从而进一步的稳定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1] 郑爱嫆.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296-297.

[2] 王敏,骆海燕,顾志菊等.急性脑血栓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及意义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7):187.

[3] 司群英.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57-258.

[4] 闫芳芝.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6):134,137.

[5] 胡兰芳.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8):138-139.

[6] 崔芳英.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178-179.

[7] 李薇.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8):147-148.

[8] 张志芳.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5,21(10):130-131.

[9] 赵艳,梁渝,姚宏波等.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1):3244-3245.

R473.74

B

1671-8194(2017)20-0232-02

猜你喜欢

致残率脑血栓例数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