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乳腺炎的病因及综合防控措施

2017-01-16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乳区泌乳期乳腺炎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大中镇畜牧兽医站,江苏大丰 224100)

近年来,奶牛养殖业发展较快,规模养殖不断发展,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奶牛疾病的发生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奶牛乳腺炎就是其一。

1 病原体

1.1 细菌性乳腺炎

无乳链球菌是最常见的乳房细菌之一,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几乎是乳腺的专门寄生菌,其他组织很少感染此菌。感染后,无乳链球菌附着在乳腺管壁上,使乳腺受到破坏,引起慢性乳腺炎,影响乳腺正常泌乳,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

金黄色葡萄状球菌,也是乳腺炎常见的细菌之一,该菌常存在于外界环境中,牛体和粪便中经常存在。感染后可形成顽固的慢性乳腺炎,也可呈急性经过,不及时治疗也可造成死亡。

1.2 霉形体性乳腺炎

霉形体主要通过乳头管感染,再传到乳腺发生乳腺炎,乳汁呈黄褐色,浆液脓性,是一种化脓性乳腺炎。患病乳区常常迅速传染到其他乳区,先传播同侧乳区,再向对侧传播,干奶期同样可以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时,效果不明显。

1.3 真菌性乳腺炎和病毒性乳腺炎

引起真菌性乳腺炎的真菌有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毛孢子菌属、奴卡氏菌属和曲霉茵属。隐球菌和奴卡氏菌感染常引起严重的临床型乳腺炎,由于乳腺受侵害,造成肉芽组织增生,而使乳房逐渐变硬,很难医治。

2 感染途径

(1)经乳头侵入感染。这是感染乳腺的主要的途径。病原微生物经乳头口侵入乳头管使乳腺组织感染。

(2)血液感染。病原微生物通过血液循环侵入乳房,使乳房感染。如牛患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创伤性网胃炎,乳腺炎是其继发症。

(3)经淋巴系统感染,一般由乳房创面引起。

3 乳腺炎的分类

3.1 浆液性乳腺炎

浆液性乳腺炎是乳房充血,在乳房腺小叶间结缔组织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物和白细胞的一种急性乳腺疾病,多发于产后头几天。浆液性乳腺炎的病原微生物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它们在乳房发生创伤和挤乳不当造成损伤时,通过皮肤或血管侵入乳房结缔组织中而引起发病。浆液性乳腺炎有的也是胃肠或子宫疾病的继发病。

3.2 卡他性乳腺炎

卡他性乳腺炎是乳腺泡上皮发生变性而形成的卡他性炎症。卡他性乳腺炎的病原菌是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当乳头黏膜受到损伤,乳头括约肌松弛,乳房受冻时,即侵入乳房而发病。

3.3 乳房脓肿

乳房浓重的特征是一个乳叶形成许多小脓肿,且大小不一致,有的脓肿彼此合并成一个大脓肿。病原菌多数是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这些病原菌通过创伤而侵入。

3.4 乳房坏疽

是乳腺炎的并发症,由腐败细菌通过乳管、血液循环系统或乳房创口而感染发生。

4 诱因分析

4.1 饲养管理方式不当

牛舍消毒不够,粪尿喷溅及挤奶前后乳房、乳头的消毒不全面等,使奶牛较易发生乳腺炎。牛舍及牛床的构造不合理,如牛床太窄、太硬、不平或潮湿等容易使乳头擦伤,也可增加本病的发生率。同时挤奶不卫生,挤奶设备低劣和挤奶操作不当,使乳房和乳头受到损伤,破坏乳头管的构造,减弱乳房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从而使奶牛发生乳腺炎。

4.2 环境因素

持续的高温、多湿或严寒、贼风等不良气候环境,除了会影响体温和呼吸等生理机能外,还会使泌乳量及乳质等生产性能降低。此外夏季蚊、蝇和吸血昆虫等疾病传播媒介增多也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4.3 遗传因素

乳头不规则会导致挤奶不正常,或容易遭到践踏受伤而较易引起本病。同时高泌乳能力、乳腺组织的构造或个体吞噬细胞功能等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本病的发生。

4.4 其他因素

激素分泌状态会引起微血管通透性亢进,乳中钙离子或pH,Na+、Cl-和白细胞数等增加,免疫不全,乳房中注入药物等也可成为诱因。

5 临床症状

乳腺炎是乳房间质、实质或间实质的组织炎症,一般特征为:乳汁变性、乳房组织不同程度地出现红、肿、热、痛及机能障碍。

急性型:突然发病,多见于一个乳区。乳房局部发红、肿胀、变大、变硬、发热,体温升至41.5℃~42℃,发紫,乳房内可摸到大小不等的硬块,疼痛显著,乳房上淋巴结肿大、乳汁排出不畅或困难,泌乳减少或停止,奶泌乳量显著下降,乳汁稀薄,呈灰白色,内有乳凝块或絮状物,有时混有血液或脓汁,有时仅能挤出1~2把黄色或淡红色的血水,食欲减退或消失,反刍减少或停止。

慢性型:多数由急性型转来,炎症反复发生,病程较长,呈现出发作→正常→发作的循环往复,泌乳量下降,药效不明显、疗效低,有时乳中可见到块状物或絮状物,以后又无,牛奶放置后可见到分离的乳清和脓汁,乳房有时有大小不等的硬块,乳房弹性降低,乳头管呈绳索样硬条状,挤奶困难,多无全身症状。

隐性乳腺炎:无临床表现,乳房及乳汁肉眼看不到异常变化,但乳汁在理化性质上、细菌学上已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为乳汁呈碱性,乳内有时有细碎的絮状物、纤维、细菌数增多及盐分含量增高。

6 预防措施

6.1 搞好环境卫生

牛舍的设计要合理,保证阳光充足,牛床保持干燥,渗水性要好;排便尽量落入尿粪沟,减少粪便污染牛床。牛舍冬春季应注意保温,夏季防暑降温,注意通风,防止水气过大。保持舍内的清洁并定期消毒,牛舍每天应清扫1~3次,保证牛床干净,冬天牛床和运动场最好铺消毒后的麦秸、稻壳或锯末等铺垫物,地面、墙壁、栏杆、饲槽至少一周消毒1次。

6.2 搞好挤奶卫生

任何消毒剂和挤奶程序都无法克服不清洁环境产生的污染,清洗乳房时应用管道流水,一牛一巾清洗,洗液内可加碘25~75mg/L,并在清洗不同牛之前洗手。选择药物药浴的种类要根据该牛群的病原菌、环境、挤奶程序、卫生条件,以及对正在流行的乳腺炎的类型有透彻地了解。药浴用于第一个和第二个泌乳期的乳牛最有效,应用1%的碘附溶液药浴,持续20~30s后用单独的纸巾擦干,对于肠杆菌和乳房链球菌效果好。

6.3 改善挤奶技术和设备

设备功能不适当可造成触染性病原的传播、乳头末端损伤或乳头末端奶倒流,因而可诱发乳腺炎。正确的挤奶程序可显著降低乳腺炎的发病率。挤奶前处理,清拭乳头,干燥乳头,清除挤奶杯滑动现象,挤奶结束时处理,消毒乳头。

6.4 疫苗免疫利用

疫苗防治奶牛乳腺炎有很多优点:首先没有药物残留问题;其次疫苗有助于降低乳腺感染的严重程度,控制亚临床型乳腺炎。

7 治疗

7.1 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因其疗效显著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除了青霉素等以外,还有红霉素、头孢噻呋、头孢菌素、多粘菌素B等。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与抗生素本身的性质、到达乳房的有效浓度、用药次数及给药时间等有关,而且乳汁的pH值也影响药物在乳房中的分布。治疗中要按泌乳期分别用药。泌乳期:可用氨氯林(泌乳期)、强安林进行乳房灌注,药物与乳腺组织直接接触,可以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干乳期:可在最后一次挤奶后,每乳区灌注1支氨氯林(干乳期),可以有效预防干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如果在上个泌乳期有乳腺炎,可在第20d每个乳区重复灌注1支,可以有效地预防干乳期乳腺炎和下一个泌乳期的乳腺炎。

7.2 中药

中草药在治疗奶牛乳腺炎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已有多种产品出现。如中草药复方制剂、中草药提取物制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等在防治奶牛乳腺炎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用中西医治疗奶牛乳腺炎疗效非常显著。如在进行乳房灌注的同时,结合口服使用“乳消散”,会有更明显的效果。

7.3 细胞因子

病原菌感染机体后,机体释放和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干扰素(IFN)和白细胞介素(IL)等,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调节局部的炎症反应,国外学者以此在治疗乳腺炎方面进行了许多探讨。

总之,单独采用一种方法防治奶牛乳腺炎,效果并不理想。只能通过综合防治乳腺炎,才能更好地减少奶牛乳腺炎的发生。

[1]毕永胜,马娟,李海芳.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5,(22):283,269.

猜你喜欢

乳区泌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奶牛乳房炎对主要牛奶成分的影响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扬大康源乳业牧业示范基地干奶流程与操作
饲粮脂肪对高产母猪泌乳期乳成分和必需脂肪酸平衡的影响
新疆石河子地区某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
牛的乳腺炎和乳腺肿瘤
泌乳期水牛饲料中添加亚麻籽并提高蛋白质含量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养水平对肉用绵羊空怀期和泌乳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奶牛左右乳区温度温差作为隐性乳房炎检测指标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