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于胸肺肿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01-16杨真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效能常规情绪

杨真真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胸外科,辽宁 大连 116021)

基于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于胸肺肿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杨真真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胸外科,辽宁 大连 116021)

目的观察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于胸肺肿瘤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胸肺肿瘤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况、抑郁情况以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并且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对比,P<0.05。结论为胸肺肿瘤术后患者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胸肺肿瘤术;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焦虑;抑郁;生存质量

胸肺肿瘤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均会对患者产生影响,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有所降低,并且患者身体素质有所下降[1]。有研究资料认为[2],为胸肺肿瘤术后患者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本研究选取100例胸肺肿瘤术后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胸肺肿瘤术后患者进行研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50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为28~65岁,平均年龄为(46.43±12.32)岁。干预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为27~69岁,平均年龄为(47.3±13.1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为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监测生命指征、创口护理、心理护理、预防感染护理等。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第一,语言指导。运用集中讲座、个人指导、发放传单等方式,为患者讲解和普及肿瘤相关知识,包括术后注意事项、治疗意义、并发症预防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升患者自我效能。第二,经验指导。护理人员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护理经验,指导患者健康训练和运动训练,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通过患者成功开展自我训练经验,组织患者交流经验,每2周1次。组织自我控制比较好的患者,为其他患者讲解和介绍自身经验。第三,调控情绪。分析患者情绪和心理状态,明确患者不良情绪和不良心理,对患者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将患者对于胸肺肿瘤术存在的畏惧心理和不良情绪消除,促使患者提升自我效能训练水平和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第四,培养自我调控能力。鼓励患者建立良好心态,提升朋友、亲友、社会、家庭等预防患者不良情绪的能力,促使患者在良好、和谐环境中生活。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况、抑郁情况以及生存质量情况。运用SAS和SDS调查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调查,患者得分越低,则患者心理状态越好。运用GSE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价,包括社会关系、环境、生理、心理四个项目,得分越低,则患者生活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比较: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2.11±7.54)分、(41.01±7.23)分;常规组分别为(49.83±8.53)分、(49.98±7.34)分;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比较: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的社会关系、环境、心理、生理评分分别为(72.58±5.89)分、(71.87±4.89)分、(69.53±4.29)分、(66.36±4.98)分,常规组分别为(62.21±5.42)分、(63.10±4.81)分、(61.12±4.35)分、(60.22±4.29)分;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3 讨 论

胸肺肿瘤患者会因为术后放疗药物所具有的不良反应,而承受很大的心理痛苦和生理痛苦,很多患者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抑郁、不安、焦虑、恐惧等情绪和心理障碍[3],这些负面情绪和心理障碍均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进行改善,因此,常在恶性肿瘤、难治愈慢性疾病、危重疾病护理工作中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4]。有研究资料表明[5],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加强患者正确和客观认识疾病,将患者护理信心和治疗信心增强,进而将患者自制能力增强,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生存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胸肺肿瘤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1] 杨杰,谷寅煜,李淑霞,等.基于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于胸肺肿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13(18):2997-3000.

[2] 代红,张阳春.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肺肿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延边医学,2015,9(14):176-177.

[3] 谢琴.围术期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对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10):2076-2077.

[4] 赵峰.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8):1143-1145.

[5] 邱萍萍,李伟.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与健康信念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8):342-344.

R473.73;R473.6

B

1671-8194(2017)28-0236-01

猜你喜欢

效能常规情绪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常规之外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别受限于常规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