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病死率人性化肝硬化

黄 琳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3)

人性化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黄 琳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3)

目的总结人性化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280例肝硬化患者依照不同护理进行分组,A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140例),B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140例)。结果A组肝硬化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A组肝硬化患者住院时间、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实施,患者负面情绪可以明显改善、满意度可以明显提高,还能降低住院时间和患者病死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人性化护理;肝硬化;应用;体会

最近几年,伴随不断转变的医学模式,更多的患者倾向于较高的医疗护理要求,而在这个过程中,护理理念也随之相应变化[1-2]。故而,如何更好的护理患者是摆在诸多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很多研究表明[3-5],在护理过程中,如果重视患者的心理因素,采用合理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使得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以及时疏通,从而让患者有着较为积极的心态投入治疗,还能缓解患者病痛,有着较好效果。我院最近几年在进行肝硬化患者护理时,充分应用了人性化护理,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80例肝硬化患者依照护理干预的不同进行分组,A组给予实施人性化护理(140例),B组给予实施常规护理(140例)。

A组中,有71例患者性别为男性,占50.71%,有69例患者性别为女性,占49.29%;患者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31岁,平均为(49.6±2.29)岁;最长病程为13年,最短病程0.5年,平均为(6.7±1.12)年。B组中,有68例患者性别为男性,占48.57%,有72例患者性别为女性,占51.43%,患者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为(49.7±3.11)岁。最长病程为13年,最短病程0.7年,平均为(6.8±1.1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给予B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A组基于B组模式,还做到了如下几点:第一,在患者住院治疗时,和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知晓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病理常识的认知程度,根据患者自己的认知和所患疾病的具体病情,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知识宣传,让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学习相关的病例常识。宣传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口头传授,也可以发放一些宣传资料,同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对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可以使用动态的视频资料进行宣传。第二,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先是为他们讲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然后根据每一例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他们怎样调节饮食习惯。在住院后,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的饮食,指导他们要多进食松软、易消化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每次不要吃太多,这样会增加肠胃的负担,患者只有养成好的进食习惯,才能及时的预防和控制病情。第三,病房的环境要舒适,要安装空调,保证温度在20 ℃左右、湿度60%左右,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 min,确保空气清新。同时,安装电视,为患者解闷,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床单被褥等织物,建议使用暖色调,每人配发一套,各用各的,预防感染。夏天要备有凉席,冬天要备有电热毯,提升治疗的舒适度。第四,做好对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时间十分漫长,他们的生活必然受到病情的严重影响,而且,治疗的费用很昂贵,这些状况,都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因而,护士需要认真分析患者的情绪,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通过心理护理,提升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配合家属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护患关系更和谐,增强他们和病魔抗衡的决心,用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1.3 评价指标

1.3.1 负面情绪评价:对于患者的焦虑情绪,采取本院的焦虑评价量表SAS进行评价;对于患者的抑郁情绪,采取本院的抑郁评价量表SDS进行评价。

1.3.2 满意度评价:评价标准为本科室自行研制,当分数介于90~100分,属于非常满意,当分数介于70~89分时,属于比较满意,当分数低于70分时,属于不满意,满意度为前二者的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变化比较:就A组而言,护理前,SAS为(43.7±6.11)分,SDS为(48.5±5.66)分,护理后,SAS为(38.2±4.88)分,SDS为(42.1±4.05)分;就B组而言,护理前,SAS为(43.8±5.31)分,SDS为(48.4±6.23)分,护理后,SAS为(40.6±6.32)分,SDS为(47.5±5.24)分;A组肝硬化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治疗后发现,A组肝硬化患者住院时间(13.5±3.2)d、病死率3.57%明显低于B组肝硬化患者住院时间(16.7±4.2)d、病死率25.7%,(P<0.05)。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研究结果发现,A组中,有74例为非常满意,占52.86%;有54例为基本满意,占38.57%;有12例为不满意,占8.57%。B组中,有57例为非常满意,占40.71%;有55例为基本满意,占39.29%;有28例为不满意,占20.00%。A组肝硬化患者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B组80.00%,(P<0.05)。

3 讨 论

最近几年,伴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患者的维权意识也日趋强化起来,患者针对护理标准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因而,医院应该重视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推行,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护理质量。人性化护理作为一个创新型护理模式,目的是为了将更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患者,由此也就给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护理要求,即在护理的时候要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为本。有研究显示,人性化护理的合理实施可以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推进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6]。

肝硬化作为一类慢性的肝病,主要特征是患者伴随假小叶,在肝硬化早期,患者病情症状并不是十分明显,但到晚期,患者将伴随严重的肝功能损坏,同时,因为门脉高压也会伴随乏力腹水都临床症状,身心都忍受很大痛苦,故而难免伴随焦躁甚至厌世情绪[7],因而,针对这些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极为重要,故而,护理人员应该更好的满足这些患者的需求,让他们身心痛苦得到合理缓解,进而将良好的护患关系营造出来。

最近几年,我院在护理肝硬化患者的时候,实施了人性化护理模式,医护工作者在重视及时缓解疾病疼痛的同时,更在护理过程中充分重视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患者心理变化实际也采取了对症的心理疏导,由此,患者也能积极和医护工作人员做好相关治疗配合,最终实现了患者身体康复和心理康复共同恢复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A组肝硬化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A组肝硬化患者住院时间、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P<0.05)。可见,和前人结合类似,人性化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实施,成效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实施,患者负面情绪可以明显改善、满意度可以明显得到提高,还能降低住院时间和患者病死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1] 马莉,郝青凡,张莹英.人性化护理在晚期肝硬化患者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1,32(24):5172-5173.

[2] 胡元凤,薛瑞琴,陈丽.人性化护理在肝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49-50.

[3] 高海燕,吴东波,董丽霞,等.晚期肝硬化病人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1):78-79.

[4] 纪玉秀,于斌,朱萍,等.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工作中的实施与体会[J].齐鲁医学杂志,2009,24(2):176-177.

[5] 曾丽红,谢燕娴,张丽仙,等.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70-71.

[6] 王雪利,张会访.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5.

[7] 郑颖.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202-203.

R473.5

B

1671-8194(2017)28-0201-02

猜你喜欢

病死率人性化肝硬化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