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B超的应用价值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浅表病理学B超

刘 欢

(辽宁省本溪钢铁(集团)胸科医院功能科,辽宁 本溪 117000)

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B超的应用价值

刘 欢

(辽宁省本溪钢铁(集团)胸科医院功能科,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讨论患者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用B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笔者医院进行颈部浅表淋巴肿大结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将所有被选患者分别进行术后病理学检验与B超检查,其中观察组为B超检查,对照组为病理学检验,以病理学检验为标准,比较观察组B超检查结果的正确性,以及成像特点。结果对照组良性结果为46例,恶性结果为14例,观察组良性结果为44例,恶性结果为16例,两组结果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B超诊断中,良性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淋巴结门髓质主干动脉收缩期的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末的血流速度(Vmin)及阻力指数(RI)均低于恶性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结论颈部浅表淋巴结的良恶性诊断以病理学检验为标准,但病理学检验相对复杂并且费用较高,临床B超检查的结果正确性与病理学检验结果相似,是一种简便、无创,又有效的诊断手段。

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B超;诊断

淋巴结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是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的重要作用[1]。颈部淋巴结位于颏下三角内,收纳着颏部、舌尖以及口底的淋巴。临床常见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其原因多数由咽、喉、口腔等炎症或者癌肿转移引起[2]。患者一旦患有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有良恶之分,以往的分辨良恶性颈部浅表淋巴结都以术后的病理检验结果为准,但往往会造成许多局限[3]。随着医学影响学的快速发展,在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上有了新的发展,本次研究B超诊断在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60例患有颈部浅表淋巴肿大患者进行实验,其中男性有38例,女性有22例,所有被选患者的年龄分布35~75岁,其中35~45岁的有13例,46~55岁的有19例,56~65岁的有18例,66~75岁的有10例,平均年龄在(53.6±12.9)岁。选取标准:①所选的患者均是在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选取的。②所有患者所患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③所有患者除患有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外,并无其他严重疾病在发生(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重度贫血等)。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均经过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观察组:进行B超检查,由专业的检查人员进行操作,患者检查时取仰卧位,将检查部位(颈部)暴露出来,垫高,检查中调节B超探头频率,可以适当增减强度(8.0~12 MHz),在靶器官上进行聚焦检查,确保对靶器官的全面检查。实验中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图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血流情况,用脉冲多普勒检测患者的Vmax、Vmin、RI值,实验操作各项结果要进行详细记录。对照组:60例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将肿大的组织进行病理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1.3 评价指标:对两组颈部浅表淋巴肿大良恶的正确性以及B超诊断的成像特点进行评价,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良恶性以病理学检验结果为标准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设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良恶的正确性:对照组良性结果为46例,占76.7%,恶性结果为14例,占23.3%;观察组良性结果为44例,占73.3%,恶性结果为16例,占26.7%,两组结果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检查组(观察组)正确率较高。

2.2 B超诊断的成像特点:良性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B超特点:Vmax值为(26.8±5.3)cm/s、Vmin值为(7.3±2.7)cm/s、RI值为0.62±0.1;恶性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B超特点:Vmax值为(29.2±4.3)cm/s、Vmin值为(12.3±3.1)cm/s、RI值为0.92±0.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良恶对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传统的病理学检验方法虽然检验结果准确,但其创伤性、滞后性、复杂性等都造成了一定临床诊断阻碍,不利于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据临床调查发现,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疾病,不仅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对外形美观和正常生活都有严重的影响,因此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良恶性对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随着临床诊断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中B超的诊断价值不断的被发现[4],本次研究对B超在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良恶性上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以术后病理学检验结果为正确标准,B超检查的正确性与病理检验结果相似,B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并且B超成像特点中,良性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Vmax、Vmin、RI值明显低于恶性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B超在诊断淋巴结内部组织及血流情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B超检查对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良恶性有重要诊断意义,是一种经济、无创、快捷、又简便的诊断手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 李铭强.淋巴结大小对结肠癌淋巴结分期的预测价值[J].广东医学,2016,37(z1):148-150.

[2] 蔡招华,佐日汗,刘亚黎,等.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为首发症状的川崎病特征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0,18(4):237-239.

[3] 蓝思荣,张淼源,周剑辉,等.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经皮穿刺活检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14(3):331-333.

[4] 李俐.B超诊断颈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意义[J].医学信息,2014,28(30):233.

R739.91

B

1671-8194(2017)28-0093-01

猜你喜欢

浅表病理学B超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