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口腔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16郑妍
郑 妍
(辽宁省锦州市口腔医院正畸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
32例口腔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郑 妍
(辽宁省锦州市口腔医院正畸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在改善成人牙周病症状方面的疗效。方法入选64例我院接收的成人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n=32)与实验组(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n=32),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牙周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人牙周病在牙周基础治疗下结合正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口腔健康,增强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成人牙周病;疗效;口腔正畸治疗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患者可表现为牙齿松动、伸长、移位等,从而继发牙颌畸形及咬合创伤,反之这一现象又会进一步加重牙周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美观。牙周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其中最常见因素为牙齿错位扭转等畸形,且牙周病也会加重错颌畸形。因此,牙周病的治疗应联合正畸治疗,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牙周病采用正畸治疗的疗效,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64例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成人牙周炎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牙周病正畸的适应证;②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均能按计划坚持正畸治疗;③无牙周病相关的全身性疾病;④牙周炎症均得到有效控制;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齿松动、牙龈出血萎缩、伸长、移位、口臭、牙体呈扇形改变、牙间隙较宽等情况,所有患者X线片均显示牙槽骨吸收。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n=32)与实验组(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n=32)。实验组中,患者年龄25~46岁,平均(35.6±3.3)岁,其中女15例,男17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4~45岁,平均(35.8±3.1)岁,其中女14例,男18例。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两组成人牙周炎患者比较大体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药物治疗、龈下刮治、口腔卫生指导,必要时给予牙周手术治疗。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待牙周炎有效控制后,进行口腔正畸治疗。选择局部麻醉法,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排齐牙齿、关闭间隙,适当调合。初始弓丝为0.014直径的镍钛圆丝,逐步更换将牙列排齐,用不锈钢方丝滑动式关闭牙弓间隙,矫治力通常为60~90 g,并定期加力,依据患者的反应及牙周支持组织剩余情况,调整正畸力,待牙列排齐后使用平面导板打开咬合,散开伸长的前牙用多用唇弓关闭间隙。矫治期间,做好口腔卫生宣教,做好牙周基础治疗,定期检查牙周状况。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估[1]:显效:牙周探诊深度在3 mm以内,牙齿整齐、美观,牙齿松动度为Ⅰ~Ⅱ度,前牙位置恢复正常,上下牙齿吻合度较高,X线表现为牙槽骨吸收停止;有效:牙周探诊深度4 mm以内,无溢脓,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停止,牙齿错位纠正;无效:牙齿松动程度未改善或加重,个别牙齿牙周袋加深,牙周脓存在,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未停止。本文将有效、显效归纳为临床有效。②观察牙周探诊肾素(PD)、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PBI)、牙龈指数(PI)、牙齿松动度变化(TM)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以t检验,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疗效情况分析:实验组32例患者中,3例无效(9.4%),临床有效29例(90.6%),对照组32例患者中,10例无效(31.3%),临床有效22例(68.8%),P<0.05。
2.2 治疗前后牙周指数比较:治疗前,实验组GI、PBI、PD、TM分别为(0.36±0.25)、(1.52±0.81)、(4.25±0.72)、(0.29±0.15),对照组分别为(0.38±0.22)、(1.53±0.74)、(4.21±0.69)、(0.28±0.12),治疗后,实验组上述指标分别为(0.20±0.18)、(1.11±0.43)、(3.28±0.62)、(0.19±0.09),对照组分别为(0.30±0.22)、(1.48±0.55)、(4.06±0.55)、(0.25±0.12)。治疗前,两组各项牙周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而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
3 讨 论
牙周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侵及患者牙周支持组织,早期可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随着时间推延晚期可出现牙齿松动、牙列缺失等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及美观[2]。此外,牙周病本身还会成为感染病灶,影响全身健康状况,因此应加强对牙周病的重视,给予积极的治疗。牙周病的发生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牙齿松动、错位、扭转、伸长等畸形是较常见的因素。反之,牙周疾病又会使牙齿畸形加重。因此,牙周病患者只有在行牙周基础治疗,直至牙周炎得到控制后,方可酌情开始正畸治疗,否则会加速牙槽骨吸收,进一步损害牙周。正畸治疗针对成人牙齿生长发育基本完成的特点,通过缓慢加力治疗,使牙周病引起的前牙移位、牙周袋过深等症状逐步改善,取得显著疗效。需要注意的是,在矫治过程中,黏结剂、矫治器等会刺激和破坏牙周组织,使临床症状加重,因此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应进行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加强日常口腔卫生维护的宣教,严格控制炎症,并定期随访,维持牙周组织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牙周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其牙周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成人牙周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下结合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口腔健康,增强疗效,与文献报道一致[3]。
综上所述,成人牙周病在牙周基础治疗下结合正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口腔健康,增强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1] 鲁光炜,焉钰.直丝弓矫治成人牙周病30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0):14-15.
[2] 辛欣.27例口腔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101-102.
[3] 金云寅.两种保持器联合用于成人牙周病保持效果比较[J].淮海医药,2013,31(4):325-326.
R783.5
B
1671-8194(2017)28-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