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难治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治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鼻窦炎难治性鼻腔

王 东

(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浅谈难治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治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王 东

(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浅谈难治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治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另外40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对照组围手术期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对缩短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引荐和推广应用。

围手术期治疗;手术效果;难治性鼻-鼻窦炎

慢性鼻-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部分患者经过FESS(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和内科综合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但依然有20%左右的患者存在头痛、流脓涕、鼻塞等反复性症状的情况。术后给予内镜检查可发现鼻腔黏膜处于慢性炎症改变状态中,且出现息肉样组织不规则增生的变化;鼻窦中清晰可见黏液脓性分泌物、黏膜水肿、息肉等。临床将这种情况称之为难治性鼻-鼻窦炎(RRS)[1]。本文分别选取两组RRS患者评定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效果,现作以下整理与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4例,女26例,患者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8.5±3.2)岁。选取同期收治的另外40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27例,患者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6.3±3.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予以统计处理,未见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围手术期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具体方法:①术前治疗措施:术前7~14 d内给予患者服用抗生素、激素、鼻腔冲洗等综合治疗,具体为:0.15 g罗红霉素分散片口服,2次/天,共治疗1周;确定患者为非激素禁忌证,早晨用1次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每侧鼻腔喷1次,共治疗1周;晨起顿服0.05 mg/kg泼尼松片,共治疗1周;采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冲洗,1次/天,共治疗2周。②手术治疗:协助患者选择仰卧位,确定其病情和耐受能力,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局麻或全麻,术前给予表面麻醉处理,同时收缩鼻腔,以拓展操作空间,采用1%地卡因联合肾上腺素棉布进行局部麻醉处理,再将少量肾上腺素和1%利多卡因注射于黏骨膜下,按照Messerklinger路径将钩突、筛泡切除,并进行额筛隐窝清除术和前后组筛窦开放术等操作,另外,还要进行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等,待蝶窦自然开口得以扩大后尽量切除干净所有的病变组织,完全开放各窦腔后将肉摘除。术后采用鼻腔填塞的方法进行止血。③术后治疗措施: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给予相应的止血药、激素、抗生素等治疗,出院后医护人员要定期随访和换药。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接受FESS手术操作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记录,两组之间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处理器SPSS20.0统计处理所有相关数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描述,两组之间行t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P<0.05作为代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 结 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5.6±15.4)min,术中出血量为(64.1±42.4)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5.6±16.4)min,术中出血量为(105.6±56.4)mL,组间进行统计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难治性鼻-鼻窦炎经过FESS手术治疗,虽然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但依然存在复发或者手术失败的情况。正因为是在鼻腔这个相对狭窄的空间里进行手术操作,所以即使是很少量的出血也会对整个术野产生影响,这不仅会延长手术用时,还会使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性都随之增加,围手术期处理工作中,术前综合治疗是影响手术术中出血的关键点所在,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对提高手术术野、减小操作难度、缩短住院时间等具有重要意义[2]。

无法确定难治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和病因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病情慢性发展进程中多种感染、炎症因素直接参与又增加了其复杂性。择期手术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的主要方法,术前充分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开始手术操作前必须对患者以往和出血相关的全身性疾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合理应用激素、抗生素,以便对鼻腔炎症和鼻息肉体积进行有效改善,并对炎性细胞的浸润进行抑制。进行鼻腔重启可将鼻腔鼻窦中的炎性分泌物清理干净,最终达到对局部炎症进行控制、减少出血量和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的目的。术中手术器械的选择必须适宜,避免直接撕拉鼻腔黏膜,以免增加术中出血量。术后有效止血和抗菌、消炎治疗,有利于巩固治疗效果。

本组试验发现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对缩短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引荐和推广应用。

[1] 韩想利,张文,刘晖,等.难治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治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4,45(7):816-817.

[2] 余良才,马政旺,潘阳春,等.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临床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2):294-296.

R765.4+1

B

1671-8194(2017)28-0061-01

猜你喜欢

鼻窦炎难治性鼻腔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鼻腔需要冲洗吗?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清洗鼻腔治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