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发病病因与预防

2017-01-16唐燕花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败血症出血性养殖业

唐燕花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有机畜牧业开发中心,青海黄南州 811599)

浅析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发病病因与预防

唐燕花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有机畜牧业开发中心,青海黄南州 811599)

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在不断的发展,许多畜牧疾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防御,新的防治方法层出不穷。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这种病症没有季节性,主要在冷热交替的时间发生,通过消化道等方式传播。本文主要就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发病原因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并列举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高原牦牛 出血性败血症 预防

高原牦牛的养殖规模在逐年扩大,牦牛的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保障好牛养殖业的顺利发展,避免病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养殖人员一定要做好病害防治。其中,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病会影响牦牛的食欲,导致牦牛精神不振,甚至死亡,从而对牦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养殖人员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染和扩散,对患病牦牛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治疗,确保当地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病病因

1.1 病原体

该病症的主要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这种杆菌不能运动,也不会出现芽孢,且抵抗能力不强。在湿度较低的空气中只能存活3d以下;而在血液或者分泌、排泄物之中,可以生存6~10d之久;在腐烂的尸体内则可以生存更长时间,约为1~6个月。这种病菌受到太阳照射便会死亡,无法在高温下生存。

1.2 临床症状

该病症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急性、水肿性和肺炎性。不同种类的血腥败血症出现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急性的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皮毛松散凌乱、牦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排泄物臭味较大且可能出现血丝,鼻液中也可能带有学习,急性败血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牦牛会在1d内死亡。会有水肿型败血症的牦牛的咽喉、脖颈、头等部位会出现水肿的现象,用手指按压后悔发现水肿毕伟比较硬,且舌头和咽喉也会出现严重的肿胀问题,大量流泪、呼吸困难,如果不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窒息而死或下痢虚脱而死。患有肺炎性败血症的牦牛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表现。对牛的胸部进行叩诊,会出现湿音,听诊会出现支气管呼吸音。2岁以下牦牛会出现下痢出血的情况,不及时治疗会虚脱而死。

1.3 流行特点

患病动物和带有细菌的动物会将这种疾病传播和扩散,多杀性巴氏杆菌会随着动物的粪便、分泌物等向外界传播。该病症不仅会感染消化道、呼吸道等器官,还会通过蚊虫进行间接传播。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等都有可能产生这种疾病,人类也会被该疾病传染。如果牦牛出现这种病症,主要由饲养管理不善、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原因引起。

可以通过剖检的方式进行病症的检查,通常会发现动物的内脏器官出血明显,舌头、肺部等位置也有出血情况。淋巴结出现水肿现象,胸腹腔中会有很多渗出液。切开水肿会出现深黄色液状物质。

2 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2.1 预防政策

在牦牛疾病防治的过程中,预防是主要手段,要从初始阶段开始进行防御,避免疾病的出现。为此,要加强牦牛免疫。首先,对牦牛进行活菌菌苗接种,如果牦牛重量<100kg,那么注射4ml疫苗;如果牦牛重量>100kg,则注射6mL疫苗。在注射的过程中要注意,该疫苗不能同时匹配其他疫苗,第二次疫苗注射要在3周之后。不仅如此,牦牛的日常管理也要进一步加强。首先,嘉庆病情检测力度,做好牦牛的日常观察和饲养,如果发现牦牛可能患病一定要及时的处理;其次,要提升饲养人员的防治意识,加大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疾病防治和科学饲养等相关知识,使牦牛的饲养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根本上减少病情发生的可能;再次,严格监督产地和运输过程中的检疫工作,避免患病牦牛的流动,减少疾病传染的可能性。加强败菌苗的研究,了解目前牦牛流行病的发展状况,研制出高效的防疫菌苗。要严格检测菌苗的使用效果,从根本上保障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最后,饲养人员要做好牦牛饲养场地的清洁,注意牦牛的日常饮食情况。如果发现患病牦牛,一定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并且将患病牦牛使用过的饮食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牛圈要定期清扫,避免病菌的传播与扩散。

2.2 治疗方案

如果牛群中出现患病的牦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病牛的治疗:首先,隔离病牛,对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其他牛群进行观察,避免牛群之间的相互接触,对患病牛及时进行药物治疗。根据牦牛的临床反应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通常,如果牦牛病情较轻,可以将浓度为10%的磺胺嘧啶钠注射在牦牛的两侧肌肉位置,注射剂量为50ml,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3d。如果牦牛患病严重,可以采用浓度5%的葡萄糖和青霉素钠盐、浓度10%的磺胺嘧啶钠、浓度40%的乌洛托品、浓度10%的维生素C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剂量分别是300ml、200ml、40ml、40ml,每天注射1次。如果出现肠炎症状,要注射葡萄糖盐水和300IU氯霉素,葡萄糖盐水的浓度为5%,注射剂量为250ml。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d。

3 结语

综上所述,出血性败血症是牦牛在饲养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牦牛的大量死亡,从而严重影响牦牛饲养的经济效益,甚至会传染给饲养人员,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在牦牛饲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病害的防治,避免疾病的影响,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马国兰.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频发的原因分析[J].中国牛业科学,2016,(1):91-92.

[2]马超龙.祁连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频发的原因分析[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5,(3):56.

[3]马万红.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2):21-22.

猜你喜欢

败血症出血性养殖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