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靖市沾益区畜牧产业扶贫探索实践

2017-01-16宋敏芬张明党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德温氏曲靖市

宋敏芬张明党

(1.曲靖市沾益区畜禽改良工作站,云南沾益 655331;2.曲靖市沾益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沾益 655331)

曲靖市沾益区畜牧产业扶贫探索实践

宋敏芬1张明党2

(1.曲靖市沾益区畜禽改良工作站,云南沾益 655331;2.曲靖市沾益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沾益 655331)

2016年来,曲靖市沾益区以招商引进广东温氏集团进驻沾益发展生猪产业为契机,积极探索实践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笔者对沾益温氏大德生猪产业扶贫示范小区项目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以供参考。

畜牧业 扶贫工作

2016年来,曲靖市沾益区按照中央、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关部署和要求,以全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围绕贫困户“增收”“脱贫”目标,依托沾益温氏大德生猪产业扶贫示范小区项目,探索实践“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项目支撑”的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模式,扎实推进畜牧产业精准扶贫,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基本情况

大德村委会是中华孝心示范村、省级文明示范村,同时也是彝族民族村,属于全区的10个贫困村之一。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016年共有农户806户3255人,其中贫困人口52户116人。2016年来,沾益区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积极与温氏合作实施产业扶贫,探索实践“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项目支撑”的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模式,在白水镇大德村投资新建沾益温氏大德生猪产业扶贫示范小区,将贫困户打包入股分红,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产业扶贫探索,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了提高52%。大德村由从前的“空壳村”转变为“资产收益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党的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彻底实现贫困户脱贫摘帽,贫困村脱贫出列,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丰收。

2 主要做法

2.1 抓举措创新,狠抓落实促脱贫

在推进沾益温氏大德生猪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建设中,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要求,实行“一个项目、一位责任领导、一套班子、一支队伍”的包保责任制。区畜牧兽医局作为产业主管部门,主动牵头,从项目选址、手续办理、规划设计、方案制定和技术指导等各方面积极做好工作协调和配套服务,推动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国家统计局曲靖调查队、区司法局及白水镇共派出5名能力强、敢担当的年轻干部,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期驻村指导项目建设。白水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沾益温氏大德产业扶贫示范项目领导小组,“一把手”统筹部署亲自抓。推行“年初建账、平时查账、年底结账”的台账式管理模式,把该项目建设纳入年度综合责任制考核,挂图作战,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2 抓党建引领,创新模式促脱贫

坚持“组织引领出思路,支部引领做带动,党员引领做表率”的党建引领产业扶贫工作。聚焦贫困户,由村党总支牵头将全村建档立卡的52户贫困户作为社员成立大德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设理事会和监事会。由合作社与温氏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大德村委会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扶贫示范小区来发展现代化生猪养殖产业。贫困户每月到养殖小区参加一次“自强、诚信、感党恩”的主题实践活动,义务劳动一天,用养殖小区收益按比例分配给贫困户、村集体及偿还债务。走出了一条“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项目支撑”的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模式。项目从2016年6月16日开工建设到11月建成投产仅用了5个月时间。

2.3 抓龙头带动,合力攻坚促脱贫

立足大德资源禀赋和自然特色,依托温氏集团雄厚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理清发展思路,做规划、选产业、定项目。大德生猪养殖扶贫小区主体及附属工程总投资560万元,其中区委区政府牵头整合部门资金210万元(畜牧局投入资金100万元,扶贫办投入50万元,移民局投入50万元;市调查总队投入10万元);温氏龙头企业投资入股设备共计120万元分期偿还;村集体入股50万元;52户贫困户贷款每户入股5000元共计26万元,由区司法局垫付3年利息;建设企业垫资154万元进行主体及附属工程建设。由沾益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统一提供仔猪、饲料、动物保健品、技术服务和实行最低保护价回收支撑。采用“委托职业经理人+贫困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温氏养殖模式框架下负责养殖经营管理,培训聘用有意愿、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贫困户进行科学养殖,确保高效率管理,高效益产出。2017年5月首批生猪顺利出栏,年收益达120万元,在盘活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52户贫困农户每年户均增收5000元。

2.4 抓重点突破,合作共赢促脱贫

转变扶贫思路,探索推行模式新、可学习、可复制、可借鉴的“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项目支撑”的“五位一体”资产收益产业脱贫模式,通过建立健全资产收益分配、日常管理、卫生防疫、生产例会及技术培训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真正让贫困户 “能脱贫、不返贫、能致富”。根据投资回报分析,该项目每年纯利润约120万元,3.5至4年可收回成本。按照可分配盈余120万的数,按照40%分配给贫困户、合作社和村集体,60%作为分期偿还温氏集团垫资及小区建设工程款的方案。贫困户、合作社和村集体可分得48万元。根据细化的分配方案,这48万的60%分配给周小华等52户贫困户,可分得28.6万元,户均5500元。10%分配给合作社,可分得4.8万元,用于合作社长期发展资金。30%分配给村委会及村小组,可分得14.6万元,用于壮大集体经济。盈余60%的72万元用于分期偿还温氏垫资及小区建设工程款,直到还清为止。通过模式的创新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促“五变”,促进贫困户和村集体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短期扶持变长期扶持,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二是解“五难”,产业支撑破解贫困户增收难,温氏集团提供技术保障破解养殖技术难、贫困户“抱团”脱贫破解融资渠道难、温氏集团保底收购破解市场销售难、资产收益破解壮大集体经济难;三是达“五赢”,在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出列的同时壮大了村组集体经济,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合作社有收益,得到了发展;贫困户能增收、快致富;温氏集团有效益、得口碑;财政资金能保值、能增值,最终实现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五方共赢。

2.5 抓产业延伸,循环发展促脱贫

在做好养殖小区的基础上,以示范小区为依托,逐步延伸产业链,建设有机蔬菜基地、有机林果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投资30余万元建设11.33hm2无公害蔬菜基地,加强与周边企业和中小学校合作,引入堂生公司蔬菜龙头企业,给予群众技术指导,实行订单生产和收购,让贫困户到蔬菜种植基地务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投资10万元,以农户土地500元/667m2·年入股合作社的形式,建设5.33hm2林果基地。生猪养殖小区产生的粪便,通过加工转化成有机肥,作为蔬菜和林果基地的天然肥料,有效解决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持续乏力、小生产大市场等问题。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拓宽群众受益渠道。

3 经验启示

3.1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安排是保障

扶贫攻坚工作面广、任务艰巨、意义重大,需要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认真调查研究,全面统筹规划,周密安排部署,科学调整和完善扶贫思路,提高工作针对性。

3.2 做细精准识别,内容精准是前提

全区坚持把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到户、识别到人。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兼顾一般村贫困人口,坚定不移推进畜牧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3.3 强化主体责任,合力推动是关键

充分尊重贫困户主体地位,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贫困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发动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营造合力推动扶贫攻坚良好氛围。相关职能部门结合部门职责,认真做好政策协调、资金整合、项目监管等工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农业(畜牧)、扶贫、移民、水务等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和聚集社会资金的作用,集中财力办大事。

3.4 强化扶贫措施,促进脱贫是重点

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个关键,注重结合贫困地区贫困人员实际,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突出帮扶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总结探索、挖掘典型、宣传推广。

产业脱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口,是确保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的有效方法。它打破了长期以来扶贫政策对农户的“平均化”扶持,创新了扶贫政策对贫困对象的“瞄准”机制,有效避免了“脱靶”现象,促进扶贫攻坚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猜你喜欢

大德温氏曲靖市
曲靖市成立“珠源少年宣讲团”
曲靖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前景展望
大德歌·冬景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福建会馆今景
上任去任 皆莫放任——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温氏股份拟8.1 亿元收购河南新大牧业61.86%股权
走进温氏,学习与5.54万户农民打交道的奥义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养鸡养出创业板第一股
温氏股份:预计2016上半年净利润为69.73亿元~74.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