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

2017-01-16曹诗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染源公猪口蹄疫

曹诗艳

(大方县顺德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贵州大方 551600)

猪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

曹诗艳

(大方县顺德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贵州大方 551600)

1 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急性热致死性败血症为其特征。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5~6d,最短的2d,最长的21d。最常见的是急性和慢性型。

最急性型:发病急,死亡快。主要表现为高热、食欲废绝、黏膜充血、无力,呈现急性败血症。

急性型:持续高热,体温40.5℃以上。患猪精神委顿、被毛粗乱、寒战、喜卧,喜钻草窝或较温暖的地方。食欲减退,喜饮水。初便秘,后腹泻,排恶臭稀粪,常附有黏性渗出物,有时带血。结膜潮红,有大量黏性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耳、颈下、四肢内侧、腹下及会阴皮肤上有针尖状出血点。公猪阴茎鞘膨胀积尿,用手可挤出恶臭乳白色浊液。

病程1~2周,死亡率高。

病理剖检:脾出血性梗死;心内外膜、肺、肾、膀胱、会厌软骨及胃肠道黏膜小点出血和回盲口附近有纽扣状溃疡。

本病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不受品种、年龄、性别的影响,各种猪都可感染。发病急,传播迅速,一旦发病,往往在短期(1~3周)内波及全群,甚至波及邻近猪群,造成广泛流行。

防治: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圈内干燥,定期搞好圈舍消毒。用猪瘟冻干苗或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预防注射做好季节性防疫和新增猪只常年补勉工作。病死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此病无治疗药,对病死猪应无害化处理,更好的消灭传染源。

2 猪肺疫

猪肺疫又名猪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咽喉肿胀和呼吸困难,又称“锁喉疯”。急性病例呈败血症,主要侵害肺,引起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本病多在冷热交替、闷热、潮湿、多雨季节发生呈地方性流行性或散发性。病原体经消化道和呼吸道、皮肤、伤口和蚊蝇叮咬而侵入健康猪体引起发病和流行。

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三型,潜伏期1~5d。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有时未见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体温升高40℃~42℃,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卧地不起。咽喉下部出现高热、坚硬、红肿,可延及耳根甚或前胸。呼吸困难,黏膜发绀,犬坐喘鸣。口鼻流出白色甚或红色泡沫样物,耳根、腹侧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病程1~2d。

急性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胸膜肺炎。病初体温升高,呈短而干的痉挛性咳嗽,后变为湿咳。呼吸困难,呈犬坐。鼻流脓性黏液或有时带血的分泌物。可视黏膜发绀,常见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病猪消瘦无力,卧地不起。皮肤瘀血或有小点出血点。病程5~8d。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病初呼吸困难,持续咳嗽。鼻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下痢。体况消瘦,发育迟缓,如不及时治疗,一般1~2周衰竭而死。

[病理变化]最急性病例主要呈大叶性肺炎。此外病变为全身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大量出血,尤咽喉炎及其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浸润为特征。全身淋巴结出血,切开呈红色。心外膜和心包膜有小出血点。肺急性水肿。脾有出血,但不肿大。胃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变化。皮肤有出血斑点。

[防治]本病除强毒菌珠致病外,还由于猪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引起。①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②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③定期用猪肺疫菌苗预防接种,搞好防疫注射。④发生后可选用青霉素、链霉素、广谱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治疗。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种猪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厌食、发热、繁殖机能障碍和呼吸困难,主要危害公猪和繁殖母猪。

临床症状: 种母猪感染后食欲废绝、流产、早产、死产、胎儿木乃伊化、产弱仔、呼吸困难,少数病猪发热,耳部发紫。 种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喷嚏,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和运动障碍,性欲减弱,精液质量下降,射精量少。 新生仔猪感染后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后躯瘫痪,共济失调,有时发生结膜炎和眼周水肿。早产乳猪当时或几天内死亡,死亡率较高。

防治:目前主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及时对症疗法: ⑴控制好传染源:消除病猪,带毒猪,保证养殖场户无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猪的存在。选择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免疫疫苗定期对公猪、母猪、仔猪进行免疫注射。⑵截断传播途径;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管理程序,加强购进猪的检疫和本疫病监测。

4 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偶蹄兽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冬季节,牛、猪、羊均可发病,人亦可被感染。本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流行猛烈,畜群发病率可达100%(但死亡率较低,在5%左右)。口蹄疫病毒在低温下,可保持毒性达70d以上。高温和紫外线能杀死此病毒;患畜与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伤口、黏膜和呼吸道直接或间接性传染。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40℃~41℃),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在口腔黏膜舌面、鼻镜及蹄趾间,有蚕豆大小到核桃大小不等的水泡,水泡泡裂后,形成边缘整齐的红色烂斑或溃疡,严重时形成化脓性坏疽,蹄壳脱落。

死后剖检,除了在口、鼻黏膜及蹄部有水泡和溃烂红斑外,主要表现为心肌呈红白相同的条纹状变性坏死,形状似虎班(称虎斑心),全身肌肉也有不同程度的灶性坏死。牛羊的瘤胃肉柱上可见大小不等的水泡和圆形溃疡,严重者整个前胃粘膜上都会出现水泡和溃疡。

防治: 做好辖区内的口蹄疫疫苗定期和时适补勉工作,应加强平时猪只的检疫工作;发病后,一是要加强隔离、封锁、消毒、治疗;

有疫性发生应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组织开展对本病的综合扑灭和防控工作;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好传染源,截断传播途径。针对发病病毒的血清型,用特异性疫苗对未发病毒群进行紧急接种预防。 对疫区的封锁,必须在最后一头病畜痊愈后14d进行全面大消毒后才能解险。

猜你喜欢

传染源公猪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口蹄疫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