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医学湿热病的形成与学术特色❋
2017-01-16周登威徐志伟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5
周登威,徐志伟(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理论探讨】
岭南医学湿热病的形成与学术特色❋
周登威,徐志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湿热病是指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诸多病证的总称。以广东地区为主体的岭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与气象,其湿热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故从地理、气候、饮食习惯等因素分析岭南医学湿热病的形成,并从发病不拘时令、病种范围广、病性复杂三焦俱见、伏气与体质、常兼见脾胃气虚、气阴两虚等方面总结其学术特色,研究其内在的原因,阐发中医学因时因地制宜的科学实质,以期对中医临证与学术理论有所裨益。
岭南医学;湿热病;学术特色
湿热病是指由湿热病邪所引起的诸多病证的总称,在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中均可见。岭南医学中的湿热病理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研究岭南医学中的湿热病,对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岭南医学中湿热病理论的学术特色,现就教于中医同道。
1 湿热病易发的原因
岭南泛指大庆岭、骑田岭、都庞岭、荫诸岭、越城岭等五岭以南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地区等,其中以广东地区为主体。岭南濒临南海,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其气温炎热,空气潮湿;因近海,地下水资源丰富,水位高;又因常年多雨,地表水面积广。由于这种地理学、气候学特点,导致湿热病很常见。正如清代名医何梦瑶在《医碥5卷六》中所论:“岭南地卑土薄,土薄则阳气易泄,人居其地,腠理汗出,气多上壅。地卑则潮湿特盛,晨夕昏雾,春夏淫雨,人多中湿。”岭南温病学家陈任枚、刘赤选编著的《温病学讲义》述曰:“东南濒海之区,土地低洼,雨露时降,一至春夏二令,赤帝司权,热力蒸动水湿,其潮气上腾,则空气中常含有多量之水蒸气,人在其中,吸入为病,即成湿热、湿温。[1]”何梦瑶、陈任枚等皆从地理、气候方面阐明了岭南地区易于发生湿热病的原因。
从饮食生活习惯看,现代人嗜食肥甘油腻食物,食物过于油腻,脾胃运化吸收不及则内蕴成湿热;岭南地区盛产瓜果与鱼蟹螺蚝等阴湿之品,岭南人嗜食之。阴湿之品易损伤脾胃之阳,脾胃伤、津液运化不利即成湿。外感湿热之邪,机体内部又呈脾虚湿盛之相,外湿引发内湿,内湿招引外湿,内外合邪,蕴久而发湿热。正如薛雪《湿热病篇》所论:“太阴内伤,湿邪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2 学术特色
因为岭南鲜明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特点,其湿热病也具有地方特色。
2.1 四季皆有,不为时令所拘
岭南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每年的降雨量很多,地表水面积广,常年温度较高,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所谓“四时皆是夏”。炎热之气下逼,地表之水上蒸成湿。“湿”长时间处在“热”中,则以雾气的状态长年弥漫于空中。这种雾气状态的“湿热”,即是岭南“瘴气”“瘴乡”的渊源, 所以有“岭南凡病,皆谓之瘴”之说。考“瘴”之实质,丹波元简云:“瘴即温湿之气”[2];《辞海》曰:“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人们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下,湿热侵犯机体则发湿热病。岭南地区四季多是湿热的环境,所以四季亦多湿热病。如广州市名老中医林月初所谓:“广东地处东南,雨湿露风三者居多,与温相合,使人感而成病。[3]”
江浙吴地等濒海地区,虽然湿热病也易见,如叶天士《温热论》说:“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但江浙等地四季分明,其湿邪为患有明确的季节性。岭南地区年平均温度和湿度均较高,较之江浙地区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别,所以湿热病更为普遍。
2.2 病种范围广,外感杂病皆分布
岭南地区的湿热病不仅在外感疾病中分布,内科杂病中亦多涉及。五脏六腑皆有湿热病型的病变,且与内外妇儿各科广泛关联。正如近代岭南名医甘伊周先生所言:湿温一症,湿土为杂气,寄旺于四时,藏垢纳污,无所不受。[4]”
外感方面,湿热导致的感冒、发热、咳嗽屡见不鲜。湿热引发的急性病、传染病在岭南更为常见,此亦是岭南医学的一大特色。从有文献记载起,岭南人民即与“瘴病”作斗争,乃至新世纪以来,非典型肺炎、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皆有湿热病因的存在。
内科方面,湿热眩晕、湿热胸痹、湿热泄泻、湿热黄疸、湿热淋证、湿热腰痛、湿热痹症、湿热痛风等在岭南地区司空见惯。岭南医家何梦瑶更在《医碥·卷一》创立“破伤湿”之证,指出人体凡有破损伤口切勿澡浴,认为湿气可从疮口中入,湿不论多少皆能阻滞正气,气血郁滞不行逆而攻心,使人沉重昏迷。
妇科方面,岭南医家注重湿热、湿毒、热毒所致的妇科疾病,如带下病、热入血室、经病疼痛、月经过多、经行发热、产后发热等。善用清热凉血、化湿除秽、解毒杀虫等治法,按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诊治[5]。
儿科方面,广东大埔杨鹤龄以儿科见著,特设“小儿湿温证”,认为“粤地土卑湿,此症常见,每年春夏即发”[6]。
2.3 “伏气”常引发,体质是关键
“伏气”理论的论述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古人认为,春季温病的流行和发生是由冬季感寒、邪伏于内,待到春天阳气旺盛、伏邪妄动或受新感外邪引发。岭南医家对温病“伏气”学说多有阐发,并据此指导临床实践。刘赤选编著《温病学讲义》,受陈任枚先生“阳热之气内伏,阴精亏虚之体易致温病”之说的影响,认为暑湿伤人,初起即见壮热烦渴、传变迅速,往往卫气证未见,营血证已起,具有“伏气温病”的特征,且病势较重难愈,容易酿成久热不退之症。刘赤选结合岭南温病的特点自创茵陈白薇汤,主用岭南道地药材土茵陈、南豆衣、藿香等辛凉宣通、淡渗利湿,临证验证效果颇佳。
岭南医家对“伏气”理论的认知,已超越“感邪不即发,逾时而发”而注重于体质因素。
岭南地区高温而多雨,导致岭南人多阳热阴虚、胃肠湿热的体质。人身阳热之气蕴积于体内郁伏而发,是为温病,或由外感诱发伏热而发者甚为多见。“外感不限于温之一气也,凡风寒暑湿燥五气皆称外感,一有所感,皆是以触发内伏之阳热而为温病,故温病之外感,以兼他气者为尤多。[7]”岭南人的体质特点,容易招致阳热之气潜伏于体内。而岭南炎热的气候特点又使伏热易发,此与传统的“感邪后,病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的伏气温病有一定差异。
2.4 三焦俱见,下非先受
岭南之湿热谓之“瘴气”“湿气”,其湿被热所蒸而在空中呈现雾象,此不同于中原江浙等地湿在地表、“湿性重浊”之性。岭南人感受空气中的湿热雾气,病常三焦俱见,且“上先受之”的状况在岭南亦是多见。广东地区常见原因不明的顽固性咳嗽,以常规治法多半难愈。究其原因,此咳嗽多为风热挟湿或湿热犯肺,而以宣肺止咳、芳香化湿之法治之,疗效即显。而清末岭南名医潘名熊则认为,岭南暑湿证多见上焦心肺的病变,多以暑热夹湿为临床特点;暑湿之邪从口鼻侵入首先犯肺,故用轻清之品宣畅上焦肺气,气机调畅,湿气乃化,湿不与暑热互结则势必分消,使暑湿病邪不犯中下二焦,病可速愈[8]。
岭南有“骨火”证,其因是“湿困”,未能得到及时清透,则成湿郁化热而周身骨节肌肉痛、疲乏重倦、内热烦躁或口舌生疮等,此是湿热侵犯三焦证[9]。
2.5 兼见脾胃气虚,久成气阴两虚
《岭南卫生方》载:“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炎热,热则耗气;潮湿,湿则碍脾,二者均与脾胃相关。人常年处在这种炎热潮湿的气候之中,逐渐形成了岭南人的特有体质,即脾气虚弱兼有湿热。如国医大师邓铁涛诊治胸痹,喜用温胆汤加党参、五指毛桃、黄芪等补气药,以温胆汤清利湿热,参芪补益脾胃之气,收效颇速。这种患者常见舌苔白腻或黄腻,同时舌质淡、齿痕明显,此异于北方常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治法。
又岭南气候炎热,夏季长冬季短,“一年皆是夏”。阳热宣于外时多,导致平人体腠理疏松,汗液外泄。正如《岭南卫生方》论曰:“人居其间,气多上壅,肤多汗出,膜理不密,盖阳不反本而然。”何梦瑶在《医碥》中亦说:“热盛伤气,壮火食气也。又气为汗泄,则益耗散矣。”汗常泄,阴津亏耗,气随汗泄,导致营阴不足则湿热邪气易侵。热犯营血,直伤阴血,即成“湿邪留恋,阴液内耗”之证。所以岭南地区湿热病常兼见气阴不足。此类患者其舌苔虽白厚或黄厚,却干燥少津,甚者呈现裂纹舌。治疗需清热利湿、增液养阴并用。如岭南温病学家杨鹤龄论治湿温证,常化湿健脾、清营泄热、凉血养阴兼顾,治以素馨花、白莲花、玫瑰花、冬瓜子、玄参、葛根、红条紫草等配伍应用[10]。
3 结语
基于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其湿热病也具有不同于中原江浙地区的特点。岭南医家在长期的临证中,不断完善认知形成独到的特色,在保障人民健康和防治疾病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梳理其特色、研究其内在原因,对于岭南医学的研究和湿热病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1] 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1.
[2] 郑洪,罗启盛.岭南医学的瘴气病因和瘴湿病机理论[J].中医杂志,2014,55(12):995-998.
[3] 康旦霞.林月初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J].新中医,1982,1:1-5.
[4] 刘小斌,郑洪.岭南医学史(中)[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294.
[5] 罗颂平.岭南医学之妇科学术与临证特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3):519-521.
[6] 王侃,秦霖.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2004,34(2):30-33.
[7] 杨逸淦,刘耀岽,柯丽萍.岭南近代名医梁子居温病学术思想浅析[J].新中医,2013,45(1):168-169.
[8] 肖衍初.潘兰坪及其学术成就[J].新中医,1984,8:50-51.
[9] 孔炳耀.岭南湿邪致病特点及其论治[J].新中医,1998,30(5):4-6.
[10] 朱志华,容福庆.杨鹤龄.《儿科经验述要》临证用药初探[J].中医儿科杂志,2008,4(6):53-5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岭南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国中医药科技发[2012]27)
周登威(1987-),男,山东菏泽人,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药的临床与研究。
△通讯作者:徐志伟(1954-),男,江苏溧阳人,教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药的临床与研究,Tel:020-36585390。
R222.15
A
1006-3250(2017)08-1052-02
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