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情探讨不寐的辨证论治
2017-01-16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616
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616)
许 赟 许 良1△
从七情探讨不寐的辨证论治
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616)
许赟许良1△
通过阅读中医文献并结合临床体会,从七情角度对不寐病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进行系统阐述。同时,阐述了不寐病本身与七情的关系。七情不节,内伤五脏,致使脏腑功能紊乱,发为不寐。肝主情志,在不寐的治疗中应从肝论治,随证辨治。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精神调摄,克服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良情绪,保持精神舒畅,从而得到良好的睡眠。
七情 不寐 辨证论治
不寐,指西医中的失眠,即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的一类疾病。[1]中医主要是因为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致心神被扰所导致[2]。而当今,临床发现不寐患者常伴有情志病。
清·费伯雄指出:“夫喜、怒、忧、思、悲、恐、惊,人共有之境,若当喜而喜,当怒而怒,当忧而忧,即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也。”因而,情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明朝《医学正传》云:“七情通于五脏,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七情内伤则有所亏损,疗之不易,须识其何所伤,观其色,察其脉,验其形神,详具太过及不及,而后调济之。”若再“起踵权豪,竟逐荣势,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焉能不病,“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可见七情的太过,皆可内伤五脏,致使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和,疾病也相应发生了。
以下拟从七情与不寐的关系来探讨不寐病的病机以及治疗体会。
因机证治
1.过喜致不寐
《素问·举通论》曰:“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然过喜易致病,《景岳全书·虚损》曰:“盖心藏神,肺藏气,二阳脏也,故暴喜过盛则伤阳而神气因以耗散。”《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到“治不寐以清心火为第一要义”,临床遇到不寐伴心烦者,均应注意清心。因而,喜乐过度,则耗伤心气,久则损伤心阴,阴血不足,虚火内扰,心神不安,症可见失眠多梦,心悸健忘,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等。方用熟地黄、天门冬、玄参、人参、茯苓、当归、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丹参、五味子,滋阴养血,清心安神。
2.过怒致不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肝在志为怒,怒伤肝。”《灵枢》云:“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又云:“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吴澄《不居集》对此称为“忿怒不寐”,认为其病机是“忿怒太过,肝气上逆,内邪蕴滞,烦扰不寐”[4]。恼怒伤肝,易致肝阳上亢,或肝郁化火,患者常表现为心情急躁易怒,精神紧张,患者在某一阶段常合并严重失眠。按肝病不寐论治,常以柴胡、牡蛎、龙骨、钩藤、郁金、菖蒲、赤白芍、丹参、合欢皮、远志等为基本方,平肝解郁,活血安神。[5]
3.过忧致不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肺“在志为忧,忧伤肺”。《灵枢·本神》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过忧所致咳嗽难眠,数月不愈,症见呛咳阵作,咽痒少痰,时升火,辄晚为甚,夜卧难寐,或早醒多梦,一夜睡2h~4h。在五行关系上,肺属金,肝属木。在生理上,木受金所克,肺气主降,能制约肝气肝火的上升,在病理上,忧能致肝郁阳亢化火,反侮肺金,形成“木火刑金”之证[6]。临床表现主要为呛咳阵作,时而升火,辄夜为甚,重则咳嗽而引激胸闷胸痛,心烦不安,急躁易怒,口干咽燥,大便偏干或便秘,数日一行,常并彻夜难寐,或仅睡 2h~3h。听诊心肺无特殊,肺部透视(一) ,证属肝郁化火,耗伤肺阴。以平肝活血基本方加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焦山栀、麦冬、北沙参、生地、知母等平肝润肺安神,呛咳甚加旋复花、代赭石、款冬花、桑白皮等。[5]
4.过思致不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脾在志为思,思伤脾。”《素问·举痛论》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景岳全书·不寐》中指出“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类证治裁·不寐》也说:“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如思虑过度,不仅耗伤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乏源,可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血液妄行,亦会导致心血不足,症见心悸失眠,纳差神疲,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方用党参、白术、甘草、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茯苓、木香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思过久易生痰湿。脾喜燥恶湿,燥则脾之清气上升;胃喜润恶燥,润则胃之浊气下降。如果脾胃气机运动升降失常,则清阳不升,津液不化,浊气不降反而随经脉上逆,聚而生痰湿。痰湿所致不寐可有多种表现,若痰湿阻络,经气不畅,则有失眠眩晕心烦、头重痰多目眩、胸闷恶心吞酸,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等一系列心脾同病的症状。[7]方用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香附、青皮、郁金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5.过悲致不寐
《景岳全书》曰:“盖悲则气消……必伤脾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气主降。过度悲伤,则肺气消散,宣降不利,心气涣散而致不寐。症见失眠多梦,心神不宁,甚则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手足舞蹈等。方用炙甘草、淮小麦、大枣益气安神,甘润缓急。
6.过恐致不寐
《灵枢·口问》云:“夫百病之始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在志为恐,恐伤肾。”又曰:“恐则精却。”《内经》认为恐惧伤人,主要是伤及人体的精、气、神,扰乱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灵枢·本神》曰:“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说明过度恐惧,可使精神荡散,精气难以收敛,进而出现神志恍惚,心悸冷汗,甚则二便遗失,虚脱昏厥。症见精神痴呆,健忘恍惚,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生殖功能低下,舌淡脉弱等。男性可见精少不育,女性可见经闭不育。方用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龟版胶、鹿角胶、菟丝子、川牛膝益精补肾,滋补真阴。
7.过惊致不寐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认为:“惊伤胆,其气乱。”《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举痛论》曰:“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惊者平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秦伯未对此解释为惊惕得用平镇法[8]。金代张从正认为:“惊者平之,平者常之,平常见之,则无惊。”[9]惊吓侵袭,扰乱心气,则心神不宁而致不寐。症见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心神不安,舌淡苔白,脉散乱。方用朱砂、龙齿、远志、石菖蒲、茯苓、党参补心益气,安心养神。
由此可见,七情不节,脏腑功能失调,而发为不寐。同时,不寐与七情存在相互关系,七情可致病,因病亦可致情志失常。《素问·调经论》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魄,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恐作悲,《甲乙经》及《太素》并同。”杨上善注云:“肝血不足于目,所以多悲也。”由此可知,不寐本身亦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七情病。七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致病、相互治病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思伤脾,怒胜思;喜伤心,恐胜喜。”[10]
体 会
在不寐的治疗中,七情的调制很重要。内伤杂病之因,七情居首,而肝主情志,主疏泄,调畅气血。《血证论》曰“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强调了肝对人睡眠的调控作用。[11]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提出从肝论治失眠,随证辨治,在临床实践中屡取良效。[12]吾师许良主任医师统计分析提出当今失眠症,其病理基础是肝木偏旺,病理易转归为肝郁瘀阻。[13]同时,许师强调重视精神调摄和合理作息的必要性,积极进行心理情志调节,克服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良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尽量以放松的、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睡眠,从而得到较好的睡眠。故笔者注重从七情的角度去对待不寐证病人的问诊、用药及心理指导,往往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7- 260.
[2] 柳清.足底反射区按摩配合灸术治疗失眠症88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3):6.
[3] 王中男.不寐证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J].吉林中医药,2007,27(5):7- 8.
[4] 吴澄.不居集[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社,1998:577.
[5] 许良.学习“五脏皆有不寐”证治经验的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2):155- 156.
[6] 胡国华.草庐师承心悟[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57.
[7] 周乃强.失眠从脾胃论治[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3):1131.
[8] 秦伯未.秦伯未医学名著全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435.
[9] 萧国钢.儒门事亲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510.
[10] 上海中医学院.全国高等医药院使用教材·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74- 179.
[11] 戴珍.从肝论治失眠症经验[J].河北中医,2010,32(9):1344- 1345.
[12] 于立恒.王翘楚从肝论治失眠医案举隅 [J]. 吉林中医药,2012,32(6):571- 572.
[13] 许良.失眠症从肝论治——附1000例临床资料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9(9):16- 17.
R256.23
A
1006-4737(2017)05-0012-03
2017- 03- 03)
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