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蜜蜂承载起陇上人家的致富梦
——天水地区开展蜜蜂资源调查侧记

2017-01-16刘彩云汪应祥韩爱萍师鹏珍申如明

中国蜂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养蜂蜜蜂养殖

刘彩云 汪应祥 韩爱萍 师鹏珍 申如明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741022)

小小蜜蜂承载起陇上人家的致富梦
——天水地区开展蜜蜂资源调查侧记

刘彩云 汪应祥 韩爱萍 师鹏珍 申如明

(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天水741022)

为了全面掌握甘肃省蜜蜂资源现状,根据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整体工作安排,我们第五调查小组继2014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和康乐县蜜蜂资源调查之后,2015年对天水地区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秦安县展开全面调查。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直至金秋十月我们小组才着手开始调查工作,然而一方面由于前期委托了清水县百寿康养中蜂合作社社长李全健、秦安县西川乡高堡村养蜂夫妇高红平和贾小英,对清水、张川、秦安等县的蜜蜂养殖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摸底,因此小组成员对本次调查工作基本是心中有数、成竹在胸。另一方面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进行蜜蜂资源调查时,有幸得到该县畜牧局铁局长、洪书记以及各乡镇领导的积极配合,正好弥补了前期准备工作中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养蜂人员资料不全的缺憾。加之,调查过程中采取了得当的调查方式方法,首先专业技术人员开箱查看蜂群,指出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其次养蜂人员就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问,我站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解答;再次调查小组通过谈话、询问方式了解养蜂人员生产状况和生产需求。与此同时,调查期间天公作美,连续的艳阳高照、风清气爽,给这次调查工作创造了很好的天时、地利与人和条件,使调查工作得以顺利圆满地完成。

天水古称成纪,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年均日照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在46~50%,气候温和,降水适中,素有“陇上小江南”的美称。清水、张川、秦安三县下设14镇36乡946个行政村,蜜粉源植物资源相对丰富,主要有油菜、山花、杏、刺槐、紫花苜蓿、椴树、漆树等,其中秦安县养蜂条件虽然一般,但养蜂数量较多,是养蜂技术和培训的重点县区之一。经调查,这三个县区中华蜜蜂与西方蜜蜂的饲养量较大,其中中华蜜蜂主要以旧法饲养为主,养殖方式各种各样,有棒棒巢、砖砌、土砌加套木箱、自制木箱等,大多为家庭传统式饲养。养蜂生产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养蜂从业人员年龄老化;二是知识层次普遍较低,养蜂技术和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养蜂水平参差不齐,遇到突如其来的蜜蜂病虫害往往手足无措;四是缺乏资金,养殖规模小,没有发展后劲。尽管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不足,然而他们喜欢养殖蜜蜂的热情却是一致的,从他们发展壮大养蜂事业的决心和坚毅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陇上人敢于开拓创新,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也看到了小小的蜜蜂翩翩于花海之中,已然承载起了广大陇上人家的致富梦。

·让蜜蜂养殖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张川县恭门镇灵台村

近年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力发展贫困村产业扶贫互助协会试点工作,采取“政府拿、扶贫投、企业捐、会员缴和双联单位补”等形式筹措,县财政计划为每个村注入资金50万元,同时配套扶贫互助资金,力争使每个试点村的互助资金达到100万元,有效帮助贫困村贫困养殖户解决畜牧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与此同时,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刺槐等蜜粉源植物的栽种面积逐年扩大,为发展蜜蜂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看到村中少数蜜蜂养殖者获取了稳定的收入,恭门镇灵台村的包村干部马剑锋将发展中华蜜蜂养殖确定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目前,张川县产业扶贫互助协会出资20万,县科协出资20万,用于蜜蜂养殖基地的建设,下一年开春将聘请养蜂专家在蜂箱、蜂群、蜂具、蜂药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培育壮大全村蜜蜂养殖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身残志坚的养蜂达人——李全健

对于清水县的李全健,我虽然很早就认识了,但却从未攀谈过,甚至他还不认识我这个同处于养蜂战线上的战友。因为他每次都积极组团参加我们单位举办的各种养蜂培训班和学术交流活动,且下肢瘫痪、行动不便,所以每次开会,都会注意到他,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李全健在13岁时因一场大病,落下终生残疾,自己摸索学习各种小手艺和养蜂技能,从8箱蜂发展到60多箱,到现在的550箱。2005年组织成立清水县蜜蜂产业协会,为蜂农提供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帮助养蜂会员提供产品销售渠道。在县城开设了蜂产品专卖店,主销自家生产的巢蜜、散装蜂蜜、王浆、花粉等蜂产品,并兼营蜂箱、摇蜜机、巢础、蜂蜜瓶等养蜂生产用具。为了推广中蜂新法饲养,改良蜂种,尽管行动不便,仍深入山区,指导过箱技术。养蜂产生经济效益后,李全健出资帮助建设小学校舍和困难学生,带动全县养蜂爱好者进行规模化养蜂,帮助大家走上脱贫致富路。

·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武富余

谁也没想到,1990年出生于清水县白沙乡马沟村的年轻后生武富余,从事蜜蜂养蜂已经10个年头了。15岁那年初中没有毕业,他便跟随师傅在云南临沧学习养蜂技术了。武富余是从18岁开始养蜂的,头几年由于蜂场规模小、产量小、效益低,并不被同行业的人看好。而在村里部分人的眼中,养蜂就像当年四处漂泊的“瓜客”一样,属于讨吃要饭的下贱行业,因而也常常遭受别人的白眼和歧视。但武富余却始终痴迷于养蜂事业,任凭别人冷嘲热讽而不改初衷。尽管已有一定的养蜂技术,但仍虚心向同行师傅请教,并邮购养蜂书籍,自己研究摸索,经过辛勤努力,饲养技术大幅提高,蜂场规模由几十群发展到110群,2015年生产蜂蜜5T,纯收入4万多元。与此同时,自己还培育出浆王、蜜浆王等优良蜂种,拼搏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

·发展养殖产业的多面手——高杜娃

走进张家川县回族自治县刘堡乡高家村回民高杜娃家的庭院,一架既遮荫又能满足口食之快的葡萄架便眏入眼帘,给这个小小的院落平添了些许静谧与安闲,整齐的玉米错落有致的架在树杈上,鸽子房、奶牛房、鸡舍有序地归置于院子的各个角落,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经营有道的人家。的确,在他们那个峡十乡八村中,高杜娃算得上是个能人。不仅蜜蜂养得好,而且是个爱动脑筋、善于钻研的养殖多面手。为了给蜜蜂遮荫,在院中自己创意性地砌了一道道土墙。与此同时,还动手制作蜂箱,销售蜂药、蜂具,供给附近的养蜂者。高杜娃饲养的观赏鸽,每对价值七八千至1万元左右,按鸽房中鸽子的群势掐指算算,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了扩大进钱的门路,他还养了两头奶牛,一群鸡,种了七八亩玉米,平时还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一些养殖方面的书籍,自己摸索发展养殖产业的新思路,他说:“只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干,养蜂也能富起来”。

·古稀之年仍痴迷养蜂——何世有

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这便是初次见到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南街的养蜂老人何世有时留下的第一印象。听说我们是来自省蜂业技术推广站的蜜蜂资源调查工作者,他一脸的兴奋,仿佛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朋友。看到我们赠送的书籍、蜂药和割蜜刀等养蜂用具更是乐不可支,还饶有兴致地请编写该书籍的专业技术人员签名留念。随后,70多岁的何世有老人一边将我们引进自己的蜜蜂家园,一边谈起自己漫长而有趣的养蜂历程。1958年何世有家中便开始养殖蜜蜂了,小时候就在一旁看着爷爷养蜂,后来协助父亲养蜂,耳濡目染地学会了很多养蜂经验和技巧。到现在为止,何世有老人已经饲养蜜蜂50多年了,现有中华蜜蜂40群,2015年生产蜂蜜200 kg,都以60元的价值售出。这些年来,依靠蜜蜂养殖,何世有供养了四名大学生,现在在龙山镇开了一家蜜蜂养殖厂,主销自家生产散装蜜。

·挚爱养蜂的夫妻搭档——高红平和贾小英

因为从事了同一个行业,所以很早就听说了秦安县西川镇高堡村的养蜂夫妇——高红平和贾小英,但直至2015年5月,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为他们养殖场举行试验示范蜂场授牌仪式时,才有缘相识。一番攀谈之后,很快就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典型的男主内女主外的养蜂人家。丈夫高红平的少言寡语恰恰显示出了一个农村实干家的气质,妻子贾小英性情开朗、勤学好问、善于沟通,夫妻二人凭借着一股创业热情,通过各种渠道寻求发家致富的门路。只从那次县妇联、县畜牧局负责人出席授牌仪式,足见他们在秦安县影响之大了。高红平夫妇于2003年开始饲养意大利蜜蜂,至今已有10多年之久。初学养蜂时,由于二人经验不足,蜜蜂损失惨重。后来,经过我站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蜂群壮大很快,从以前的4群逐渐壮大到了现在的100群,年产蜜1万多斤,产值20多万元。与此同时,还在网上开起了“小英农家乐蜂产品”微店,主要销售蜂蜜(包括油菜蜜、洋槐蜜、枣花蜜)、蜂王浆、花粉、蜂蜡、蜂胶等蜂产品。这几年,养蜂已经使他们脱贫致富奔向小康了,也带动了周边地区众多养蜂爱好者。

事实上,从我站2015年重点对兰州、白银、天水、定西、陇南等市区蜂业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发展养蜂已不仅仅是养蜂者个人的行为,有些县市的政府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把养蜂作为当地发展致富的“命脉”,计划将扶贫资金、资源用在该“使力”的点上,走出一条符合当地文化、环境背景的特色致富路。比如陇南地区的宕昌县为加快养蜂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举办多期中蜂养殖技术培训班,以技术促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定西地区的岷县成立了“高原红”等5个养蜂专业合作社,培育出了“黄芪蜜”等品牌,并借助“互联网+”,促使养蜂产业成为岷县助农增收、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特色产业之一。

由此可见,把养蜂业与当地“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让小小蜜蜂承载起众多农村家庭的致富梦想,这是改变贫困地区的现状,迎来“春天”,达到共同富裕的又一条道路。

猜你喜欢

养蜂蜜蜂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蜜蜂
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