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集产业要素建设“中国蜜都”
——宝鸡蜂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2017-01-16杜世敏付乃安张建刚

中国蜂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蜂业蜂产品宝鸡

杜世敏 付乃安 张建刚

(陕西宝鸡市兽医局)

聚集产业要素建设“中国蜜都”
——宝鸡蜂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杜世敏 付乃安 张建刚

(陕西宝鸡市兽医局)

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国家规划建设的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紧扣“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审时度势,科学谋划,提出“小蜜蜂,大产业”发展战略,把蜂产业开发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农业经济新的增长极的重要举措来抓。计划利用5~10年时间,把宝鸡建成中国“蜂蜜之都”,成为全国优质蜂蜜集散中心、蜂产品价格形成中心、蜂产品信息发布中心。新的战略和决策,为宝鸡蜂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创造了机遇、注入了活力。

一、宝鸡发展蜂产业的优势

1.气候条件适宜

宝鸡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2℃左右,年均降雨量590~900 mm,光照充足,无霜期214天,特别是南北山区县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蜜蜂的最佳饲养区。

2.蜜源植物丰富

全市横跨秦岭、关山、千山三大山系,森林面积1465.7万亩,草原面积390余万亩。植被丰茂,有刺槐、狼牙刺、五倍子、漆树、果树、油菜、玉米等主要蜜粉源植物13科21种,辅助蜜粉源植物500多种,面积975万亩,开花期长达8个月,素有“中华蜜库”之美誉。

3.种质资源优良

秦岭中蜂是我国的原生蜂种,耐寒抗逆、采集力强,能维持大群,曾出口德国、越南等国家,引种广东等地区。全市中蜂资源丰富,山区蜂农历来就有“养蜂不买种,只要勤做桶(蜂桶),有桶就有蜂”的农谚。

4.区位优势独特

宝鸡位于欧亚大陆桥第三个大十字,是通往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国蜂农北上、西去的重要中转地。每年4月开始,云南、四川等地大批蜂农途经宝鸡转地放蜂,蜂群流量超过20万箱;上海、江浙、河南等地大量蜂产品客商汇聚宝鸡,交流贸易、研判行情。宝鸡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蜂产品集散地和全国蜂产品指导价格形成地,蜂产品年吞吐量达3万多吨。

5.加工能力较强

宝鸡蜂产品加工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加工企业14家,年加工能力2万多吨。其中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蜂产品3个。蜂产品加工销售份额占全省的近60%。

6.蜂产品质量口碑好

全市养蜂多居深山,采百花香蕊,食草药精华,饮甘泉之水,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宝鸡蜂蜜的卓越品质,备受市场青睐,远销山东、湖北、福建、甘肃、宁夏等13个省区。

二、宝鸡蜂产业发展现状

宝鸡蜂产业基础较好,蜂蜜交易量大,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和份额。但规模化养殖程度低,产业聚集度不高,品牌杂乱,总体处于松散、自发的低层次发展状态,蜂产业本身的优势、价值以及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力没有充分发挥。2016年,宝鸡市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小蜜蜂,大产业”发展战略,充分调研、学习考察基础上,提出“双轮驱动,发展本地中蜂,吸引外地西蜂,做大蜜源基地;引大招强,培育蜂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打造发展引擎;搭建质量溯源、“互联网+”蜜蜂、金融+保险、技术支撑四大支持平台,完善保障体系;建设蜂产品交易中心、蜂产品检测中心、蜂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蜂产品加工及相关配套产业集群、标准化养蜂示范场、蜂文化主题产业园六个产业实体,聚集产业要素,促进三产融合,提升宝鸡蜂业综合实力”的工作思路,并牵头抓总,强化措施,全力推进蜂产业开发。

1.双轮驱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方面,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产业脱贫项目支持等措施,建设标准化养蜂示范场,发展家庭养蜂农场,壮大中蜂养殖规模。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养蜂生产,重点县区都把中蜂养殖作为精准扶贫的首选产业予以扶持。2016年末,全市养蜂户达到6384户,比2015年增长81.5%;养蜂专业合作社51个,同比增加1.5倍;蜂群16.4万箱,同比增长76.3%,其中中蜂15.3万箱,占全省一半以上;蜂蜜产量2680吨,蜂农户均养蜂增收2.1万元。另一方面,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在市、县、镇三级设立41个养蜂接待服务站点,协调解决外来蜂农养蜂用地,积极开展蜂群检疫、信息登记、蜂农生产资料补给和技术服务,吸引外地蜂农来宝发展。累计接待外地蜂农700多户,在行业赢得广泛好评。

2.多方招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市场化运作”的理念,加大招商引资,落实投资主体,建成“互联网+蜜蜂”平台、蜂产品电子交易中心、蜂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种蜂繁育场等实体,并全部投入运营。“互联网+蜜蜂”平台集电子商城、在线科普、社交讨论、招商投资、产品展示、实时视频质控为一体,可为生产者、消费者获取创新成果、开展项目合作、实现产品交易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蜂产品电子交易中心设计开发了蜜源管控和蜂产品电商交易软件,配套蜂产品展示馆等线下实体,可容纳百万用户,为蜂农提供生产、生活、产品贮存等便捷服务和B2C零售、F2F田园直供等交易模式,拓宽了宝鸡高端名优蜂产品挺进国内、国际市场的贸易渠道。蜂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引进全球顶尖的蜂产品检测机构德国QSI检测公司技术力量,设立8个重点实验室,可对蜂产品感观、理化等6大类31项质量指标进行综合检测,为宝鸡蜂蜜品牌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背书。

3.外引内联,着力培育市场主体

洽谈引进陕西、青岛两家企业来宝投资蜂文化休闲养生和优质蜂蜜基地开发项目,协议引资13亿元,以企业为主体,推进蜂产业市场化运作。组织本地蜂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养蜂合作社和蜂农,发起成立宝鸡蜂产业联合会。以联合会为主体,筹划创建“宝鸡蜂蜜”区域公共品牌,开发运营蜂产品交易中心,投资建设形象店、体验店等线下实体,带领本土企业合作发展。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推进”良性发展格局。

4.校地合作,增强产业技术支撑

以宝鸡市蜂业集团公司为主体,依托西北大学蜂产品研发中心的技术力量,组建成立宝鸡蜂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蜜蜂饲养关键技术及蜂产品研发、质量安全控制、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引领蜂业科技创新。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建立校地合作,长期为宝鸡蜂业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成果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支持。邀请国内蜂业科研院所和陕西省蜂业协会专家教授,深入开展蜂农技术培训,初步建立市有专家团队、县有技术师资、镇有技术指导员的培训网络。累计举办技术培训137场次,培训蜂农8012人次,实现养蜂技术培训全覆盖。

5.宏观引领,指导产业健康发展

邀请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等多名业界专家教授,举办两次蜂产业发展形势报告会,召开了宝鸡蜂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聚焦产业发展,论述蜂业经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宝鸡蜂产业研判把脉、出谋划策。凝聚思想共识,提升发展境界,增强了各级、各部门抓好蜂产业开发的信心和本领。

三、宝鸡蜂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养蜂业前连种植业,后接加工业、食品业、旅游业,产业链条长,发展潜力大。发展养蜂生产,既不与种植业争土地,又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利用百花资源便可获得丰富的蜂产品。同时,蜜蜂授粉可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维持生态平衡。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健康美丽中国,为养蜂业大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赋予了重要使命。

《宝鸡市“十三五”蜂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优质安全、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发展蜜蜂健康养殖,实施蜂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建设优质蜜源生产、中华蜜蜂繁育、高端蜂产品研发三大基地,努力把宝鸡打造成为蜂产业链条最全、技术最先进、产品种类最多、产品品质最优、交易数量最大的中国“蜂蜜之都”。到2020年,全市发展中蜂50万箱以上,建成中国蜜蜂之乡;蜂蜜产量达到1.5万吨,成熟蜜占90%以上;蜂蜜及其产品吞吐量达到6万吨;年接待外来西蜂15万箱;蜜蜂授粉农作物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种植业新增效益10亿元;实现蜂业总产值50亿元以上。建设“中国蜜都”,为宝鸡蜂产业发展绘就蓝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审视机遇和挑战,总结经验和不足,宝鸡蜂业当继续秉承“全产业链开发”的发展理念,在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服务体系、扩大规模总量、推进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效益上下功夫。

1.构建五大区域,优化产业布局

一是优质蜜粉源植物保护区。按照“统一规划,分区栽培,相对集中,花期互补”的原则,在浅山区及川塬县区旅游沿线,扩大蜜源植物种植,建立优质蜜粉源基地,吸引外地蜂农来宝放蜂。二是中华蜜蜂饲养区。以建设10万箱蜜蜂养殖基地县、千箱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百箱家庭养蜂农场为载体,打造标准化中蜂养殖基地,扩大蜜蜂饲养量。三是蜜蜂授粉优势区。在果品和蔬菜产业规模集中的县区,开展蜜蜂授粉技术试验示范,建立蜜蜂授粉专业服务队,在农作物提质增产、增效增收上做文章,提升生态效益。四是蜂产品加工贸易区。在蜂产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基础较好的县区,加大扶持,引大招强,建设销售收入千万元、超亿元级别的龙头企业,培育高端蜂产业加工集群。配套建设蜂产品电子交易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仓储物流、价格结算等功能设施,搞好蜂产品流通贸易。五是蜂产业旅游文化示范区。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建立蜜源种植观赏、养蜂生产体验、蜂文化旅游观光等主题产业园,开展“健康之旅”活动(参观+体验+购销+旅游+养生),促进蜂产业与健康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完善保障体系,支撑产业发展

一是建立技术支持平台。聘请国家蜂产业体系及行业有关专家,组建宝鸡蜂产业发展智库,引领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建立校地合作、院地合作机制,建立市场化运作的蜂业工程技术研发机构,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增强蜂产业科技实力。二是建立金融+保险支持平台。建立蜂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及贸易。建立养蜂生产保险机制,增强养蜂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的能力。建立蜂产品质量投保制度,实行宝鸡蜂蜜产品质量商业保险赔偿,赢取消费信心,增强宝鸡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建立蜂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建设蜜蜂产业数据库和质量追溯体系,从蜜蜂养殖、蜂产品加工、蜂产品流通、渠道终端全环节控制蜂产品质量安全。四是优化资源配置。跟进、完善宝鸡蜂产品电子交易中心、蜂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种蜂繁育场等产业实体的后续建设,完善功能,全面运营,有效发挥各个实体在市场流通、质量检测、良种供应等环节的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蜂产业发展。五是增强各级蜂农接待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以良好的服务,吸引外地蜂农、蜂企来宝投资兴业,参与蜂产业开发。

3.加强品牌建设,做靓优势品牌

一要精深加工。尽快改变以原料蜜购销为主的局面,开发王浆、蜂胶、花粉、专用蜂蜜等系列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二要高端定位。扩大成熟蜜、巢蜜等优质蜂产品生产份额,走“高端、精品”的路子;加强蜂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打“绿色、生态”牌子;鼓励、支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开发拳头产品,创建知名品牌,把宝鸡蜜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品牌优势。三要突出特色。深度挖掘宝鸡蜂业的优势,开展“宝鸡蜂蜜”地理标志认证,做靓宝鸡最具特色的“洋槐蜜”、“土蜂蜜”等优势品牌。四要资源整合。着力解决本土企业品牌杂乱、各自为政的问题。以宝鸡蜂产业联合会为主体,创建区域公共品牌,带领本土企业合作共赢。五要借势发展。与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等行业权威紧密联系,共建“中国蜜蜂之乡”,积极申办中国蜂业大会等全国性会议,宣传造势,提升宝鸡蜂业知名度。

4.加大政策扶持,增强发展动能

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蜂产业发展,重点支持蜜源植物种植保护、蜜蜂养殖、良种繁育、蜂产品研发、品牌建设、产品营销、技术培训、行业监管、蜜蜂授粉等环节。在土地使用、加工企业税收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举办产业高峰论坛、承办全国性蜂业大会等形式,加大宝鸡蜂产业的对外宣传力度。优化投资环境,营造发展氛围,调动社会资本和广大群众参与蜂产业开发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蜂业蜂产品宝鸡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河南卓宇蜂业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