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传染性鼻支气管炎的防治
2017-01-16刘敏
刘 敏
(昌乐县畜牧兽医局,山东昌乐 262400)
猫传染性鼻支气管炎的防治
刘 敏
(昌乐县畜牧兽医局,山东昌乐 262400)
猫传染性鼻支气管炎是一种对猫尤其是幼猫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会对猫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 病原体
猫传染性鼻支气管炎的病原体为猫疱疹病毒I型(FeHVI),属于疱疹病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该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弱,干燥环境下,12h以上即可丧失毒力。病毒可被甲醛和酚灭活。
2 流行病学
该病毒只感染猫和猫科动物,病猫、自然康复猫或处于潜伏期的病猫都可成为传染源。病猫可通过分泌物大量排毒,可持续2周左右,排出的病毒经接触和飞沫迅速传染其他动物。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2~3d。病初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病猫出现精神沉郁、厌食、体温升高、咳嗽、打喷嚏、流泪,眼睛和鼻部有分泌物,分泌物开始为浆液性,随着病情的加重变为脓性。有的病猫出现口腔溃疡、肺炎和阴道炎,有的皮肤出现溃疡。血检可见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慢性病例可出现咳嗽、鼻窦炎、呼吸困难等症状。带毒猫所产幼猫体质弱、嗜睡,严重的因呼吸困难而发生死亡。该病对幼猫危害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50%以上。
4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表现为鼻腔、鼻甲骨、喉以及气管黏膜呈弥漫性出血和局灶性坏死,扁桃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并有出血点。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鼻窦炎。组织学检查可见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周围组织坏死,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出现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5 诊断
该病从临床症状上无法与猫上的一些呼吸道疾病如猫杯状病毒、猫呼肠孤病毒、鹦鹉热衣原体等疾病相区别,确诊必须依靠实验室检查。可采取病猫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进行包涵体染色,可见典型的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也可采用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但是临床上应用较少。
6 治疗
6.1 抗病毒
可以注射猫用干扰素,同时对有眼部疾病的患猫可以应用阿昔洛韦或是利巴韦林眼药水,对于有上呼吸道症状的病猫可以采用雾化治疗。
6.2 抗菌消炎
发生猫鼻支的动物往往会继发细菌感染,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使用抗菌药,所用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等都可以。
6.3 对症治疗
对于饮食欲废绝的动物应当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葡萄糖、维生素等,特别应当补充赖氨酸,因为当缺乏赖氨酸时容易降低机体对疱疹病毒的抵抗力。此外,对于患病动物尤其是幼猫要注意保暖。
7 预防
对于猫鼻支的预防主要是采用注射疫苗的方法,临床上最常用的疫苗是猫三联苗,该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猫瘟、猫鼻支气管炎和猫杯状病毒病。进行免疫的猫首年防疫应当注射三次,以后可每年注射一次。另外,要将健康猫和病猫进行隔离,同时对发病的环境要进行彻底消毒。
[1]卢国卫.浅谈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治[J].畜禽业,2015,(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