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与米索药物在中期引产中的临床价值
2017-01-16宋天姝
宋天姝
(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与米索药物在中期引产中的临床价值
宋天姝
(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目的对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与米索药物在中期引产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孕周为14~20周,且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应用利凡诺引产,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结果研究组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行清宫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中期引产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能够显著提高引产成功率,减少分娩出血量,缩短产程,并降低清宫率,可推广。
中期引产;米索药物;利凡诺;米非司酮
中期妊娠引产指的是妊娠16~24周,孕妇由于各种原因终止妊娠,且无禁忌证,通过手术或者药物等方式,将胎儿以及附属物排到体外,进而终止妊娠的一种方法。以往临床常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液引产,具有引产成功率高、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但具有发热、蜕膜残留等缺点,引产后大多数孕妇需要行清宫术,并使产后出血量大大增加[1]。且如为初产妇,还会导致出现延长产程、引产失败的情况,严重者导致出现子宫阴道瘘、子宫破裂等并发症。本次研究对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与米索药物在中期引产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有效的引产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58例孕周为14~20周,且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其中,平均年龄为(23.2±1.2)岁,平均孕周为(25.6±4.8)周,平均胎次为(1.1±0.4)次。平均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9例,两组年龄、孕周、胎次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2]。纳入标准:①纳入无应用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利凡诺羊膜腔内穿刺禁忌证的患者;②纳入无引产禁忌证的患者;③纳入术前常规检查正常的患者;④纳入未出现死胎、病理妊娠等患者。
排除标准:①排除全身状况不良的患者,如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贫血以及结合活动期等;②排除处于各种疾病急性阶段的患者;③排除子宫壁手术瘢痕少于2年的患者;④排除有生殖器官炎症的患者。
1.3 方法:对照组首先进行利凡诺过敏试验,如患者无过敏,则经B超检查确定羊膜穿刺部位后,对其应用100 mg利凡诺,严格按照常规羊膜腔穿刺法进行操作。研究组患者首先口服米非司酮(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80;25 mg)治疗,患者口服250 mg,分为3次口服,间隔12 h,服药前、后2 h禁食;治疗第3 d,为患者阴道放置200 μg米索前列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73696;0.2 mg),如24 h后,胎儿仍然未顺利排出,则再次为孕妇阴道内放置200 μg米索前列醇。
1.4 观察指标:患者服药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下腹疼痛、阴道出血开始时间、胎盘、胎儿以及胚囊排出时间等进行观察。如患者排出胚囊,则对胚囊大小进行测量;如排出胎儿,则对胎儿身体长度、足底长度进行测量;应用同一型号的卫生巾,采取称重法对患者流产24 h内的阴道出血量进行测量;并对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与月经复潮时间进行随访观察。
1.5 清宫指征[3]。主要包括以下指征:①用药后胚胎、胎儿或者胎盘未排出,且阴道出血量超过100mL;②排出胎儿后,有活动性出血或者阴道出血量超过100mL;③排出胎儿1h后,未排出胎儿;④胎儿、胚胎或者胎盘排出后,阴道出血量超过100mL;⑤胎盘明显缺损。
1.6 统计学方法:通过应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加以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应用(n/%)和(±s)表示,分别进行卡方与方差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引产时间和出血量对比:研究组引产时间(10.0±4.5)h,产时产后出血量为(73.2±10.3)mL;对照组引产时间(28.9±5.8)h,产时产后出血量为(97.5±14.6)mL;研究组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产后清宫情况对比:研究组20例由于胎膜不清行清宫术治疗,占68.9%;对照组27例行清宫术,占93.1%;研究组行清宫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引产后出血情况对比:产后24 h应用月经日记卡对患者出血情况进行记录,研究组从产后至随访结束时间为(45.6±9.5)d,对照组为(43.8±8.5)d。研究组出血持续时间为(14.0±2.2)d,月经恢复时间为(36.7±3.2)d;对照组出血持续时间为(15.3±3.4)d,月经恢复时间为(38.5±3.7)d;两组出血持续时间与月经恢复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研究组出现2例轻微呕吐、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患者不良反应自行消失;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终止中期妊娠主要采取两种方法,分别为手术引产与药物引产,其中,手术引产主要包括水囊引产、插管钳刮、小型剖宫取胎等方法;药物引产主要应用利凡诺、催产素、前列腺素、黄苑花以及天花粉等药物。临床研究[4]指出,应用利凡诺引产,引产成功率约达到95.0%。中期引产是否成功主要受到宫颈软化程度、有效宫缩以及宫口扩张等方面因素影响[5]。本次研究主要对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与米索药物在中期引产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对照组应用利凡诺引产,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结果显示,研究组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行清宫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通过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够大大降低清宫率,缩短宫缩时间和产程,并减少阴道出血量;另外,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率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
其中,米非司酮属于一种拮抗孕激素药物,和孕酮竞争受体结合共同发挥出拮抗作用,使绒毛组织变性坏死、妊娠蜕膜;胎盘和子宫壁易剥离,在妊娠中期可发挥出明显的药物作用;与此同时,蜕膜坏死、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会使宫颈软化成熟,促进子宫收缩,进一步提高前列腺素敏感性;米索前列醇为一种人工合成PGE类似物,能够有效降解宫颈纤维组织软化胶原,并使子宫平滑肌出现收缩;另外,在妊娠任何阶段,均能够起到促进宫颈成熟、扩张宫颈的作用;二者配伍应用,可发挥出较好的子宫收缩作用,并大大减少单独应用利凡诺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6]。
综上所述,在中期引产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能够显著提高引产成功率,减少分娩出血量,缩短产程,并降低组织残留率和清宫率。
[1] 胡顺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凡诺尔联合用于终止15~24周妊娠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5):936-937.
[2] 王艳丽.益母草胶囊联合利凡诺治疗在中期引产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中医,2013,34(3):268-269.
[3] 胡浩梅,杨华,楚素炜.中期妊娠并边缘性胎盘前置患者的引产方法及效果[J].山东医药,2013,53(27):65-67.
[4] 郭其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27.
[5] 李行,蒙广阔.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引产中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128.
[6] 马孟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未婚青少年中期引产78例[J].临床医学,2013,33(4):85-86.
R719.3
B
1671-8194(2017)15-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