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胸腺肽抗结核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2017-01-16蒋红球
蒋红球
(吉林省通化市结核病医院内科,吉林 通化 134001)
联合胸腺肽抗结核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蒋红球
(吉林省通化市结核病医院内科,吉林 通化 134001)
目的分析胸腺肽联合抗结核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纳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2例,依照数字法分组。31例入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其余31例入实验组,给予胸腺肽联合抗结核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两组中实验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改善较明显,治疗有效率高,且病灶吸收率高,痰菌转阴率高,空洞闭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肽与抗结核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效果确切,临床可推广。
糖尿病;肺结核;抗结核治疗
糖尿病和肺结核均为慢性病,糖尿病可引起免疫功能降低,而肺结核是由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致使的疾病,具有传染性,故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治疗难度大,效果不理想。由于糖代谢异常,蛋白质与脂肪代谢加快,体液偏酸性,利于结核菌生长,因此,临床主张除常规抗结核治疗外,还应联合胸腺肽,促进疗效。此文研究年度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纳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2例,总结胸腺肽联合抗结核治疗疗效,具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年度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纳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2例,依照数字法分组。31例入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病程均为(6.58±1.23)年,范围3~13年,女12例,男19例,均龄(66.58 ±6.61)岁,范围54~79岁,13例伴空洞,其中6例2个空洞,7例1个空洞;5例累及4个肺野,18例3个肺野,8例2个肺野。其余31例入实验组,给予胸腺肽联合抗结核治疗,病程均为(6.55±1.20)年,范围3~13.5年,女11例,男20例,均龄(66.52±5.96)岁,范围53~79岁,14例伴空洞,其中6例2个空洞,8例1个空洞;5例累及4个肺野,17例3个肺野,9例2个肺野。两组均经血糖检查、胸部CT和痰涂片阳性等确诊。排除条件:①其他全身性慢性疾病;②严重免疫系统、心、血液、肝、肾等疾病。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有对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对照组:抗结核方案为2HREZ/4HR,选用E(乙胺丁醇片)、H(异烟肼片)、Z(吡嗪酰胺片)和R(利福平胶囊)。乙胺丁醇片1日1次,口服,0.75克/次;异烟肼片1日1次,口服,0.3克/次;吡嗪酰胺片1日3次,口服,0.5克/次;利福平胶囊1日1次,口服,0.45克/次。治疗时间12周。
1.2.2 治疗实验组:胸腺肽,取1.6 mg给予皮下注射,1周2次。抗结核方案为2HREZ/4HR,选用E(乙胺丁醇片)、H(异烟肼片)、Z(吡嗪酰胺片)和R(利福平胶囊)。乙胺丁醇片一日1次,口服,0.75克/次;异烟肼片1日1次,口服,0.3克/次;吡嗪酰胺片1日3次,口服,0.5克/次;利福平胶囊1日1次,口服,0.45克/次。治疗时间12周。
记录两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组间比较。观察肺结核症状缓解情况,如盗汗、咳嗽、乏力及发热等,评定对比疗效。CT观察两组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记录痰菌转阴情况,组间对比。
1.3 疗效标准:分无效、好转和有效。治疗无效:经治疗,盗汗、咳嗽、乏力及发热等无缓解;好转:经治疗,盗汗、咳嗽、乏力及发热等有所减轻;有效:经治疗,盗汗、咳嗽、乏力及发热等消失。有效+好转=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指标:对照组治疗前CD4+T细胞(24.59±2.93)%,CD8+T细胞(32.78±1.69)%,CD4+/CD8+(0.76±0.16)。实验组治疗前细胞(24.52±2.83)%,CD+T细胞(32.66±1.27)%,CD+/CD+848(0.73±0.18)。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CD4+T细胞(27.51±1.66)%,CD8+T细胞(31.47 ±0.74)%,CD4+/CD8+(0.87±0.22)。实验组治疗后CD4+T细胞(43.23±1.90)%,CD8+T细胞(23.81±2.62)%,CD4+/CD8+(1.82± 0.62)。两组中实验组指标改善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2.2 疗效对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87%(无效5例,好转13例,有效13例)低于实验组的96.77%(无效1例,好转11例,有效19例)。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2.3 病情改善:对照组31例中,26例病灶完全吸收,病灶吸收率83.87%;22例痰菌转阴,痰菌转阴率70.97%;13例空洞中,10例空洞闭合,空洞闭合率76.92%。实验组31例中,30例病灶完全吸收,病灶吸收率96.77%;29例痰菌转阴,痰菌转阴率93.55%;14例空洞中,13例空洞闭合,空洞闭合率92.86%。两组中实验组病灶吸收率高,痰菌转阴率高,空洞闭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与单纯肺结核对比,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肺组织病灶的感染更为严重,传染性强,痰菌阳性率高,为结核病重要传染源。糖尿病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可直接影响肺结核效果[1];如肺结核未得到及时治愈,也能加剧代谢紊乱。糖尿病与肺结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有研究分析,病患外周血T淋巴细胞扩增明显减少,CD8+T细胞增多,而CD4+T细胞减少,二者比例降低,可见免疫功能有程度不同的紊乱。糖尿病属于消耗性疾病,病患蛋白质代谢极为紊乱,抗体补体生成减少,免疫力低下;肺结核免疫反应主要为T淋巴细胞介导免疫,在此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参与。CD8+T细胞可释放大量可溶性抑制因子,对细胞免疫发挥抑制作用;CD4+T细胞起到辅助诱导的作用,致敏后对巨噬细胞的增殖进行诱导,吞噬杆菌[2]。病患痰菌的阳性率较高,空洞多,传染性强,排菌量较大,单纯给予抗结核治疗疗效不佳,且异烟肼等药物长期应用影响糖代谢,降低糖耐量,导致视神经炎、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对疗效有很大影响,致使病情恶化。报道指出,结核菌属于抗酸分枝杆菌,患者血糖利用明显障碍,蛋白脂肪合成减少,分解多,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增多,形成酸性环境,利于杆菌繁殖和生长;在肺结核病情影响下,长期机体消耗,细胞免疫低下,造成细胞杀菌性、趋化性及吞噬性降低,由此,患者易发生肺部空洞、干酪样坏死及排菌,且血糖若控制不佳,则抗结核疗效差;单纯给予抗结核治疗,无法直接纠正异常免疫。胸腺肽属于小分子多肽类激素,生物活性高,由小牛胸腺组织内提取而成,可使骨髓干细胞向T细胞转变,对T细胞分化发育起持续诱导作用,利于细胞分化成熟,对细胞免疫进行增强及调节,协助抗结核治疗促进效果[3]。胸腺肽为细胞免疫增强剂,促进T细胞细胞因子产生,如IFN-α、IL-2、IFN-γ、IL-3等,以此增强T细胞的易感染细胞或抗原反应。胸腺肽调节免疫功能较独特,可满足此病患者需求,增强免疫,恢复正常免疫,消灭休眠菌及滞留菌。
在此文里,实验组联合治疗,即在给予抗结核治疗同时,应用胸腺肽;而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结核。结果显示,实验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改善较明显,由治疗前CD4+T细胞(24.52± 2.83)%,CD8+T细胞(32.66±1.27)%,CD4+/CD8+(0.73±0.18),改善到治疗后CD4+T细胞(43.23±1.90)%,CD8+T细胞(23.81± 2.62)%,CD4+/CD8+(1.82±0.62);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96.77%>83.87%;病灶吸收率高,96.77%>83.87%;痰菌转阴率高,93.55%>70.97%;空洞闭合率更高,92.86%>76.92%,证实抗结核治疗联合胸腺肽为有效可行方法,疗效确切,病情改善显著。
综上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病灶吸收、痰菌转阴及空洞闭合情况佳,值得运用。
[1] 司果.联合胸腺肽抗结核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134-136.
[2] 刘建春.胸腺肽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0):1838-1841.
[3] 刘纯钢.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3):560-561.
R587.1;R521
B
1671-8194(2017)11-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