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证素特征看五脏功能特性与痰饮形成的关系

2017-01-16李爽姿王勤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水湿痰饮水液

李爽姿 王勤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从证素特征看五脏功能特性与痰饮形成的关系

李爽姿 王勤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证素作为近年来证候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得到同行学者的普遍关注。同时,其发挥的作用可渗透和体现到中医理论的很多方面。此文中,我们结合证素的特征,就五脏与痰饮形成的关系(五脏生痰)当从五脏的功能特性加以分析这一命题,展开讨论和研究。

证素特征;五脏功能特性;痰饮

中医理论和临床均认知痰饮作为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其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不可分。但在临床中,我们还应看到其形成当与相邻两脏的功能变化息息相关。证素作为近年来证候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不仅得到同行学者的普遍关注,并且,其发挥的作用可渗透到中医理论的诸多方面[1]。下面我们结合证素的特征,就五脏与痰饮形成的关系(五脏生痰)当从五脏的功能特性加以分析,这一命题展开讨论。

1 五脏病位要素与痰饮形成的关系

我们知道,五脏的部位特征和功能特性决定了其病位要素,并且也做为痰饮形成的诊断依据[2]。临证具体有如下表现:

1.1 脾与痰:脾为土脏,位居中焦。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脾气通过运化把水谷精微、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之宣发肃降雾布全身,滋润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保证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正常,故有“脾为后天之本”之说。脾胃健强则水湿得化,痰无从产生。“脾为后天之本”,根据五行理论其功能属土,所处解剖位置当属中焦。由此看来,脾脏由于其在五脏中特殊的功能性质,使其在肺脏宣发肃降功能的帮助下,充分发挥其运化水谷和水湿的作用。脾脏运化功能正常,水湿疏布自然正常,不会出现水湿停滞,聚液成痰的现象。这自然是脾脏运化功能的重要表现。但若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病而成痰。

1.2 肾与痰:肾为水脏,主一身之水。肾脏的解剖位置为脏腑之最下,水液至此重浊而无力上升,只能依靠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将其蒸腾布化。这一功能主要依靠肾阳来完成。肾阳有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化气的功能,能促进气的产生、运动和气化,而气的运动推动着血和津液的运行,使津液的产生、输布和排泄加快。由于肾阳发挥温煦和推动的气化作用,使其虽位居下焦,所产生的水液虽黏滞重浊,仍可使存于下焦之津液,蒸腾输布和排泄,故痰无从所生。

1.3 心与痰:心为君主之官,位高统领五脏之司。主血脉,为脉之宗,血脉通利则水液代谢有常。如果血脉不得通利,则水液停聚而成痰。血脉通利需要心之阳气的温煦、推动。心之阳气不足则温煦、推动功能失职而致水液停聚生痰。心位居上焦,五脏之首,因此决定了其对于全身气血的统摄作用,由于心具有统领血脉的功能,毕竟推动心之阳气,发挥温煦推动的作用,因此,痰饮水液由何而生呢?

1.4 肝与痰:肝之疏泄有度,因同属中焦。故能调畅脾胃气机,使脾升胃降,行其运化之职肝气条达,能助肺宣发肃降,行其通调水道之能,还可顺畅三焦行运转升降之能,使五脏协调,水湿不生。若肝失条达,疏泄无度,气机不畅,升降失常,干及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则可致津液代谢失常,因而凝结成痰。此处强调了肝脏处于中焦的重要作用,即其调达疏泄,助肺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功用,从而协调三焦上下升降之功,使五脏调和,痰湿之邪无以生存留驻。反之,若肝失疏泄可导致肺脾肾三脏水液代谢失衡,聚湿生痰。

1.5 肺与痰:肺主宣发主要表现在布津液、呼浊气等方面。若外邪袭肺,或他脏之邪犯肺,肺失宣发,津液不布,聚而成痰。肺司肃降主要表现在散水精、肃痰浊、通水道等方面。肺为上焦,位高主降,肺的肃降功能不仅能够吸入清气,而且能够将体内津液:如“雾露之溉”,向下向内布敷于脏腑组织,发挥滋润、濡养作用。正由于肺脏处于上焦,故其肃降功能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其具有通调水道之功,使津液和清气全方位疏布、滋润和濡养全身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另一方面,可散精化湿浊,防止水液潴留,痰浊凝聚等证的出现。

2 五脏病性要素与痰饮形成的关系

同样,证候学研究认为,五脏功能的性质特征和临床治疗中出现的加重缓解因素,常常决定了,其病性要素的特点[3]。就于其与痰饮形成的关系上,可见一斑。

2.1 脾与痰:痰邪内生正如《景岳全书》说:“脾家之痰,有虚有实,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制水者,脾之虚也。”所以形成“痰”的一个重要内因就是脾的功能失调。若外感湿邪,或思虑劳倦,或饮食失宜,或先天禀赋不足,以致脾气不足,脾阳万虚,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水湿停滞,聚而成痰。运化水湿当时脾脏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当此功用失调,可表现为虚实两种情况,其结果均可造成水湿停聚,痰饮内生的状况。同时,内外双重因素,均可导致脾之运化功能受损。即,外感、情志和饮食的外因;以及脾气和脾阳的不足之内因。临证可见脾虚痰盛、痰浊中阻、痰热郁中等证。

其中脾虚湿盛当多出现四肢乏力、食欲减退、畏寒肢冷、口中乏味、纳呆便溏,脉缓滑或濡滑,舌质淡胖,边有齿痕等临证表现,经过临床上施以健脾温中化痰之法,如选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可使上述诸症状因素得到相应缓解,出现食欲增进、畏寒腹胀减轻、消化吸收功能改善,大便成形,免疫力和抵抗力上升,精力渐复,喜运动。那么其他两证,采用健脾燥湿化痰、清中降火化痰等治法的干预,均可见到相应症状由加重转为缓解的趋势。

2.2 肾与痰:肾阳为一身之元阳,肾阳亏虚,势必累及他脏之阳虚,致使气化失常,有碍津液的产生、输布和排泄,津停水聚而成痰。如果肾阴不足:一方面,阴损及阳,肾阳亏虚,生化乏源,也可使津液成痰。如陈修园云:“痰之本,水也,源于肾”。另一方面,阴虚则生内热,热灼津液也可成痰。肾阴肾阳同属于肾精,肾阴肾阳的不足势必导致肾精的衰惫。肾精的衰惫必然引起肾的一系列功能的失常而导致或加速痰的产生。

临证可见,由于痰浊流注于肾,多表现为腰酸腰痛、耳鸣耳聋、少气、尿频、遗精等症。因肾藏精,只宜固密,不宜耗泄,故其病证,多属虚痰。常见肾阳虚水泛为痰,肾阴虚煎津为痰等证。可治以温肾化痰的金匮肾气丸,从而缓解其临症所出现的腰酸腰痛伴畏寒肢冷,肢体倦怠、小便清长、少气遗精、痰浊清晰等证候;另与滋肾化痰之法所用之六味地黄丸,临床上多可缓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口苦、咳痰黏腻或伴血色等证候的出现。切记不可妄用攻伐,以免损伤正气。

有关肾与痰饮形成的关系,当主要考虑肾精耗竭,痰饮积存在体内的概率就会加大。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肾精是由肾阳和肾阴组成的。又根据“肾为先天之本”; “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的理论。那么,一方面,肾阳虚(或阴虚导致阳虚)可致其温煦和气化的作用减弱,影响津液的正常运化和疏导,化湿生痰;另一方面,肾阴虚所致阴虚火旺,焦灼津液,而致炼液成痰。

2.3 心与痰:心之阳气不足则温煦、推动功能失职而致水液停聚生痰,心阳衰惫进而可导致痰瘀痹阻。心阳为君火,如君火衰惫,不能“离照当空”,致肾阳、脾阳、肺阳等诸脏之阳虚,不能正常温煦、推动水液输布,从而生痰。心气衰弱不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则血运迟缓,瘀阻脉道,血行不通,最终可致血中津液停聚生痰,或津液外渗生痰。心藏神,主神志。这一功能的完成必须依靠阴血的濡养。如果阴血亏虚,心失濡养,一方面致使心神不宁而诱发惊悸,“君主之官”不能行其君主之职,则其主宰人体一切生理活动的功能失常,也必将不能正常代谢津液而生痰饮。可见,心之气血阴阳诸不足,皆可导致痰的产生。

临床诊疗应针对心气、血不足或心阳不振而致心血瘀阻,以及心阴虚或心火亢盛所致灼津炼液为痰之证,例如临床常见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痰阻心脉、心虚痰结等证。治以化浊涤痰开窍、清心豁痰、通阳化痰、养心导痰之法等。从而缓解了相应症候,如利用清心豁痰法,使得患者心胸呕恶、头目昏眩、神识不清、语言不利,甚而谵语妄言等症候得以缓解;通阳化痰法又可改善由于寒凝痰阻所致的胸痹证之胸痛彻背、背痛彻心伴有痰涎壅盛等症候表现。

这里我们要从“心为君主之官”的重要生理地位,全面解析其与痰饮形成的关系。“心为五脏之大主”因此,心之阴、阳、气、血虚,均可导致痰饮的生成。首先,心阳虚可致诸阳虚,体内津液得不到温煦和推动,运行缓慢,易停滞为痰;心阴血亏虚不能濡养神明,出现的惊悸怔仲之证,多为痰作祟;心气虚当于心血虚协同为患,导致有血脉运行障碍、瘀阻,而出现的生痰停饮之候。

2.4 肝与痰:肝失条达,疏泄无度,气机不畅,升降失常,干及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则可致津液代谢失常,因而凝结成痰。可见,肝的疏泄功能对于脏腑的气化及水液的吸收、输布、排泄等有重要意义。临床诊疗中常见肝的疏泄失常包括疏泄太过和疏泄不及。如果肝气太盛,或肝藏血功能失常,阴血不足,不能制约阳气,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横逆犯于他脏,或由于肝的疏泄不及,气机不畅,气的升降出入活动障碍,都影响心、肺、脾、肾、三焦的水液代谢功能而内生痰邪。同时,情志抑郁是影响肝气的条达舒畅而郁结,使气血津液运行受阻郁而成痰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常见肝风夹痰、肝经痰热、肝郁痰结、肝虚痰郁等证。可分别治以平肝熄风涤痰、清肝化痰、疏肝化痰、养肝化痰之法等,均在临床上受到恰当的疗效。如在平肝熄风涤痰法的作用下,所出现的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胁痛、性情急躁易怒、咳痰黄稠黏腻及大便黏滞不爽等证候,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另外,临证利用白芍、甘草为君药缓肝阴以养肝,增强肝的疏泄调达作用,通调水道以利于临床化痰之用。

我们知道,肝的疏泄功能有可能出现太过和不及两种反常现象。均可导致气机紊乱,调达失常。当其疏泄太过而累及他脏时,可能会影响与津液代谢相关的肺脾肾三脏,对于水液的输布和运化,易造成痰饮。而当肝疏泄不及,又有可能引起气机升降出入不畅,与此同时与水液代谢相关的各脏腑,功能失司,痰饮随之而成。

2.5 肺与痰:邪气犯肺,肺失清肃,则阻滞气机,不能散水精、肃痰浊,使其壅积体内。如《医门法律》所言:“一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肺气壅浊则周身之气易致横逆而犯上”。肺的肃降功能还表现为调节三焦水道方面。肺主肃降,调畅气机,代谢多余的水液,通过三焦水道,下达膀胱。可见,水液的输布、排泄,有赖于肺之清肃与通调。如果肺失清肃之职,则气机郁闭,水液不得通调,聚于体内而成痰。正如陈修园所云:“痰之成,气也,贮于肺。另外,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灼津成痰”。 临证可分为:肺虚痰恋、燥痰结肺、痰浊阻肺、寒痰阻肺、痰热壅肺等证。可分别治以补肺化痰、润燥化痰、宣肺化痰、温化寒痰、清肺化痰等治法。如就润肺化痰法来说,患者可见咳痰难出、痰如抽丝、咽干口燥、伴衄血、咳血及午后潮热盗汗、大便干等症状,经过桑杏汤及加入沙参、梨皮、百合等润燥药的治疗和调理,可见上述因素的缓解和改善。选用三拗散和止嗽散等方剂,突出苏子、杏仁、桔梗等具有“提壶揭盖”之效的方药用以宣肺化痰,从而缓解咳嗽气喘、胸闷气短、二便不利等肺气不利之证。

由于肺的功能变化与失调可以导致痰饮形成。从其临床证候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出其因素多与其宣发肃降功能密不可分。肺失清肃可导致气机不畅,从而使机体内的水液失于运化而壅滞体内。同时,其通调水道的功能,通过疏导三焦,打通水液可行之处。在此,我们可以看到,肺之清肃与通调,是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的。清肃失调必然影响到通调障碍,从而形成痰饮。并且,肺阴虚又是造成机体炼液成痰的重要因素[4]。

就以上研究结论,我们可以看到,结合五脏的病位要素和病性要素,以及由此关联的五脏部位特征和功能特征,及其功能性质特征和临证加重缓解因素等。在痰饮病症形成的过程中,无不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并且,充分解读了其功能属性导致痰饮形成的重要作用。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于痰饮病的形成因素,做了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

[1] 于东林,张磊,王义国,等.证候要素的诊断依据是症状的临床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2):1624-1625.

[2] 徐嫚丽.浅析痰与五脏的关系[J]江西中医药,2008,39(10):5-6.

[3] 李晓琴,周新颖,廖明星.生痰之源非独脾也[J]河南中医,2006,26 (6):13-14.

[4] 杨敏.脏腑生痰与五脏痰证辨治特点[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 19(3):23-24.

R2

A

1671-8194(2017)11-0216-02

猜你喜欢

水湿痰饮水液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背后七颠百病消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好事近·中秋感怀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基于气化论浅述水气病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