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培育志愿服务文化
2017-01-15彭莉莉
摘 要:社会实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效途径;是大学生服务社会以及大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本文针对大学志愿服务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志愿者队伍结构、推进志愿服务教育进程教育、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完善志愿服务内容、促进志愿服务交流、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志愿服务
社会实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效途径;是大学生服务社会以及大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目前在高校,志愿服务文化已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志愿者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二是志愿者的培训不到位;三是志愿服务的形式较为单一;四是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可以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工作为例主要探讨一种新的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模式。
一、优化志愿者队伍结构
志愿者队伍是志愿工作的基础,学校每期初组织开展“在服务中提升自我”主题班会,做好招募工作,让学生了解学校志愿服务的历史、学校政策和志愿者典型,让更多学生了解志愿者、加入志愿者行列,这个学年学校大一新生注册志愿者是百分之百,全校注册率98%。
同时完善志愿服务银行系统。开发全国首个“志愿服务储蓄银行”系统,不断提高志愿者工作数字化管理水平,“志愿服务储蓄银行”已完成义工申请、义工活动申请、义工活动上报、义工培训、学分置换、志愿服务证书打印等功能。每个学期进行一次志愿者骨干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志愿服务理念、心理、礼仪、活动策划,同时每个学年进行一次志愿者骨干团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推进志愿服务教育进程教育
志愿服务培训是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志愿者自身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在学校开设《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念与实践》选修课程,记两个学分,可以有志愿服务时数置换学分。 三是按照《深职院志愿服务培训方案》,每学年对全校新生注册志愿者开展了“志愿服务理念与实践”的专题5个模块6个学时的通用培训:《志愿服务理念与心态》、《志愿服务的文明礼仪》、《活动的策划与宣传》、《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和《医学救护》,和14个学时的实践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意识和实践技能。
三、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创建“志愿者+社团”新型志愿服务模式。将社团文化和志愿文化深度结合,深入学校和社区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我校与西丽二中牵手打造的深圳市首个“社团+志愿服务”活动基地,社团学生进入中学课堂义务为学生带去相应知识。
推进“志愿者+专业服务”志愿服务模式。各二级学院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将志愿服务活动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組建了40个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如“食品药品安全义工”、“深圳地铁义工”、“节能节水义工”、“四点半课堂义工”、“医护知识宣传义工”、“法制宣传义工”等等。
志愿者活动逐步转型升级。一方面我校志愿者工作从传统意义上的指引、搬运、围场等工作,逐步转型到参与学校管理甚至是社会管理当中来。如校内的节能义工、安全宣传义工,校外交通义工、治安义工、城管义工等志愿服务,以更加温馨的形式,在“润物细无声”中履行学校和政府管理职能。另一方面开展以志愿服务补齐民生服务短板,如每月在留仙居社区、366大街开展义诊检查、空调义务清洗等。
四、完善志愿服务内容
丰富校内志愿服务。在校内开展“校园因你而更美”校园主题志愿者活动。开展了节能行动、光盘行动、低碳行动、节俭行动、排队行动、守时行动、平安行动八大主题校园志愿服务活动。
拓展校外志愿服务。巩固基地是志愿服务长效化、社会化的重要保障。一是在校外推行社会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基地相结合,本学年学校共包括深圳市儿童医院、福永敬老院和华富街道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在内的64个志愿服务基地。二是在校内建立爱心义站。充分利用学生宿舍和生活园区,建立一批集教育、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爱心驿站。
五、促进志愿服务交流
加强志愿服务校内之间和校际之间的交流。一是学校内部校义工联和各义工分会的交流,每半个月组织校义工联和义工分会的交流会,每个学期召开志愿者之校建设座谈会,总结经验交流心得。二是每个学期组织我校义工骨干去其他义工组织交流学习,如与市义工联、深圳市其他高校都有很好的交流联系,汲取经验,增强合作力度。
六、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一是志愿服务时数可在志愿服务储蓄银行置换选修学分,二是每年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表彰大会,评选出了志愿服务校长奖6名(个人及组织奖各3名)、星级义工、优秀基地、优秀项目、十佳校内志愿服务项目和“百优”义工。三是在评选各级别优秀党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各类荣誉和推优入党时,结合志愿服务业绩予以优先推荐。
作者简介:彭莉莉(1987—),女,湖南益阳,研究生学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大学校园文化和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