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2017-01-15韦砚怀

西部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历史意识高中历史

韦砚怀

摘 要:影响学生历史意识形成的因素很多,有教科书编写问题,有老师的教育实施问题。在学习高中历史中,历史意识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意识。如果缺乏历史意识,对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非常不利,容易造成错误的历史认识,形成错误的历史观,影响深远。

关键词:高中 历史 历史意识

下面主要分析一下学生缺乏历史意识的表现,以及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一、高中生缺乏历史意识的具体表现

(一)缺乏时间意识,立场不够客观

由于时代的隔膜,学生习惯以一种当代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现象。说明他们尚未形成历史感,缺乏时间意识。在学习历史时,以自己在生活中形成的思维来思考历史问题,不能进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空来揣摩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情感,无法正确理解诸多历史现象。古人的举动在他们眼里,不是可笑之举就是英雄行为。用现在或当代性取代历史的过去性,用今天人们的价值观来衡量前人的价值观。他们容易受到民族的、意识形态的、当代的立场的影响,而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去评价历史事件。

(二)跳脱历史背景,片面理解历史

理解古人的所作所为不是易事,不能让学生跳脱历史背景,要求学生必须进入历史的情境中,全面审视各方面的材料,将自己置身于当事人的立场看问题,得出自己的判断。要与前人平等对话,将过去的人和事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待问题。历史教科书在编写时缺乏具体的历史场景,一些老师照本宣科,常常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发生的背景认识不清,导致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是想当然式的臆测,或者仅是对教科书抽象结论的复述。教科书缺乏足够的材料信息,很多结论是建立在理论推导上的,学生对课本结论的复述,并不能说明他们理解了历史。由于缺乏历史的眼光,导致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出现片面化的现象。

(三)用静态的眼光,看待历史发展

学生们没有意识到历史事物的发展性,总是以一种静态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发展问题。很多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的发展具有动态性,不是短期历史发展的结果,而是在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如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的发展,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形成的。只有将这些历史现象的理解置于动态的历史发展中,才能获得更好的认识。人们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阅历的增加对历史的认识会有变化。老师要意识到变化的原因,要让学生尊重过去的基本原则,进入历史情境中,既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又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

二、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时空意识,培养学生史观意识

任何复杂的历史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任何历史事件总是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的基本要素,在学习中必须重视时空观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历史主线梳理知识脉络,要有一种明确的时间感,没有时间就没有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放眼未来,积极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史观有很多种,比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等。培养学生史观意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偏见。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生活的变迁》为例,从革命史观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是伴随着外国入侵而来的,也破坏了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从文明史观看,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的发展都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文明的发展。从生态史观看,近代西方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促进了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破坏等消极作用。

(二)提升历史思维水平,开展历史研究学习

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时,要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老师可以用具体的历史情境来烘托历史人物的情感,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比较与综合的方法揭示历史的规律与本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形象感觉能力、形象储存能力以及形象创造能力,即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借助于历史文物、历史遗迹、模型、影视材料、历史图画以及地图等形象直观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历史,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培养其历史意识;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材料的整理、分类和总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可以依托教材,开展以培养高中生历史意识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等,要指导学生选择具有实际意义且能增强学生历史意识的主题,在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时,指导学生撰写结题报告,让学生在研究学习中及时总结和反思,为下次的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礎。

(三)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培养学生历史意识

历史教科书编写应有助于历史意识的培养。从学生成长、学科特点、课程理念、利于历史意识实施等方面着手设计,将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历史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教科书编写应贴近学生的经验与认知,这才有助于构建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教科书内容设置要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便于他们通过探究学习体验,发展自我的历史学习经验,在反思中养成历史意识。教科书编写者应有意识地将史家工作常用的步骤、方法、层次,循序渐进地呈现在某些课文内容的表述中,便于老师意识到历史意识培养的渐进性,便于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意识的思维形式。历史意识是一种历史感,需要营造一个浓重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打开历史教科书,能够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氛围。要尽可能提供一些有趣的、有助于激发学生反思的历史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需要本着客观公正、史论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提供充分的史料,告诉学生历史发生的本来面目,有助于学生深刻反思历史,从中感悟历史。

总之,历史知识是对历史事实的抽象、概括等主观反映,是一种主观认知。培养学生历史意识,要准确反映时代风貌和特征,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过去,正确地看待现实,从而更好地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 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2] 蒋涛.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科技资讯,2007(32).

[3] 余安娜.历史意识与历史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历史意识高中历史
小人物 大历史
新历史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基于历史意识培养的史料教学优化策略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