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7-01-15马驷驹
摘 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是制约和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发展教育是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根本,因此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对策一直备受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总结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其发展的主客观原因,并探究解决对策,旨在推进和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 现状调查 对策
一、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本文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展开调查。数据显示,北川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100%,在《北川羌族自治縣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中提到,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以上。北川县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严格实施国家规定的学费和书费全免的政策,做到“把握一个目标、构建两大机制、落实三项措施、突出四大引领”,努力构建均衡公平教育。在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的专项评估当中,督导评估组认定:北川县已经达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为97.5 %。从整体上说,该县学生的义务教育的权利已得到可靠保证。
(一)义务教育课程的开设。北川县中小学都开设了美术、音乐和体育等按照义务教育阶段所要求开设的课程,并且随着县政府对义务教育资金投入量的逐年增长,该县中小学的硬件得到有效改善,如有的中学教室内增添了多媒体教育技术设备,教具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北川县每所中小学都实现了光纤或者是宽带网入校,使得教师和学生能享受到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
(二)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北川县有在职中小学专任教师1261名,教师已达到100%专科学历,并且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数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在北川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中也不乏在全省、全市教学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教师,一支义务教育骨干教师的队伍也在筹建中。
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毋庸置疑,资金投入是发展义务教育的物质保障。目前,政府的经费投入是义务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虽然,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在逐年递增,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导致政府投入的资金还是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条件改善的速度受到了制约。从调查的北川县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政府的资金投入仅仅能保证教职员工工资的按月足额发放。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校舍改建、教学设备的更新与现代化教学用具的引进,政府的资金便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出现教室面积小、桌椅板凳破损严重、教师办公条件差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二)师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客观现象与事实的存在,教师的进修和培养便受到制约,这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有一种趋势是,由于城市物质条件优越,进修的机会多,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农村教师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学校。这样就出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人才的流失,部分学校出现了教师紧缺的问题。优秀教师的流失,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当农村和城市的教学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时,就会出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跳进城市学校学习,农村学校生源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形成农村义务教育的恶性循环。
(三)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度有待提升。社会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关注主要应在扩大社会力量对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方面。帮助学校改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为农村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打下坚持的基础。同时提升农村家庭对义务教育的重视,首先改变落后的教育观点,如“读书无用”,提升家长送子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履行让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法律责任。
三、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对策
(一)以经济发展带动“教育扶贫”。归根到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提升和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才能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因此,针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政府要有所作为、有所担当。为了提升农村的经济水平,政府既要支持和鼓励农村居民广开渠道创业致富,又要在重视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和思想素质。政府要制定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方面,政府要把中小学学校经费这一难题当成头等主要的事情来解决;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补给的相关政策,奖励教学质量高或者是成绩优秀的学校或个人,以提升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基础的建设。在农村义务教育基础建设方面,政府应该强调教育公平建设的问题。无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学生都应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政府应该着力实现的目标。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基础的建设方面,政府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硬件设备,提高网络的使用率,目的就是让农村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和城市的学生同样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职业和业务素质培养,完善农村教师的考核和评优机制,以达到既能促进每位教师都能胜任教育教学的工作,又能为农村教师的提升提供与城市教师同等的机会和平台。政府要做好教师培训和进修的相关安排,使得农村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把其应用于教学的实际工作之中。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包括学校领导队伍建设。作为中小学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学校领导的队伍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办学的水准。所以,学校领导的综合素质,如政治道德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四、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政府、全社会和广大农村居民家庭三方需要通力合作,协调社会各种资源,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落实和积极推进,确保每个农村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到平等优质的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1] 12县(市、区)教育情况(2016年). 熊建中总编,四川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342-346,年鉴.
[2] 满忠坤.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四川、贵州的教育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Z2):33-39.
[3] 蒋小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48):8-9.
作者简介:马驷驹(1994—)男,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