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龋齿的病因及其预防和干预简述

2017-01-15张琛作者单位110011沈阳沈阳市沈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龋病菌斑龋齿

张琛作者单位:110011 沈阳,沈阳市沈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儿童龋齿的病因及其预防和干预简述

张琛
作者单位:110011 沈阳,沈阳市沈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龋齿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患龋后,除进食时会感到疼痛外,还可能引起虹膜睫状体炎、风湿热、心肌炎、肾炎、关节炎等多种疾病,龋齿不仅对儿童的局部牙齿和口腔造成伤害,同时也对其整个身心造成多方面的伤害。文章对龋齿的病因及其预防和干预进行简述,旨在提高对儿童龋齿的认识,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

龋齿;儿童;病因;危害;预防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为儿童多发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当代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另外两种疾病分别为癌症和心血管病。龋齿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残留在牙齿上的食物残渣经过长时间地发酵,形成菌斑,菌斑中的细菌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酸,侵蚀牙齿,使牙齿脱钙,发生破损,最终形成龋洞。我国儿童患龋率很高,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显示,5岁年龄组患龋率高达66.6%,12岁年龄组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8.9%。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对儿童龋齿相关病因、危害和预防进行介绍。现报告如下。

1 致病因素

1.1 “四联”要素所谓“四联”要素指“细菌-食物-宿主-时间”四个要素,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的龋齿形成的主要因素。

1.1.1 细菌 致龋细菌主要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和产酸菌两种,对龋齿形成起主导作用。细菌借助菌斑附着于牙齿表面,大量细菌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釉质表面脱钙、溶解,目前公认的致龋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1]。

1.1.2 食物 食物中的钙、磷和多种维生素为牙齿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如果食物残留在牙齿上,尤其是含糖类食物,长期发酵后产生酸,为菌斑生长制造了环境,同时也易造成牙齿脱矿,降低了牙齿的抗龋性。

1.1.3 宿主 这里所说的宿主,是指牙齿和唾液,与患龋有着直接的关系。牙齿的结构、形态、生长发育情况、矿化程度等都影响龋齿的患病率。如果牙齿排列不整齐,拥挤或稀松,都容易造成食物残渣残留,而牙齿的矿化程度则关系到牙齿抗龋性,含氟量高则抗龋性强。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唾液的流量和流速影响牙齿冲刷和洗涤效果,同时,唾液具有抗菌作用,也是龋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1.1.4 时间 龋齿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龋洞的形成需要1.5~2年,并且在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当儿童感觉到疼痛时,表明已形成龋洞。

1.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是指不良的生活习惯、对龋齿认知程度低、防龋意识薄弱三个方面。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患龋的直接条件,不注意口腔的清洁、爱吃零食、饮食结构单一、营养供给不足等都增加了儿童患龋齿几率。对龋齿认知程度低主要表现在不防龋、不治龋,许多家长不知道什么是龋齿,常认为儿童长虫牙是正常现象,不予治疗,虫牙最后会被新牙替换掉,没有意识到龋齿不仅对儿童牙齿造成伤害,还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防龋意识不强,不能指导儿童刷牙漱口,没有选择适宜的牙刷、牙膏等防龋措施,未能有效防龋。

2 主要危害

儿童患龋齿后,可引起牙周感染,进食时产生疼痛,导致咀嚼功能降低,食物不能充分咀嚼,增加了胃肠负担,造成消化吸收能力减低,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主要危害如下。①龋齿给患儿带来最直接的伤害就是疼痛,如治疗不及时,严重时可导致牙周炎、牙髓炎、根端肉芽肿、面部肿胀,这些都会引起更加剧烈的疼痛[2]。②患儿口腔内温度较正常儿童偏高,龋洞内容易残留食物,时间长可产生发酵,造成口臭。③牙齿缺失、龋齿变黑或牙齿排列参差不齐,造成发音不准确,并影响美观,给患儿心理造成压力,拒绝或不愿意开口说话,形成孤僻的性格,影响人际关系发展。④患龋齿后,如果口腔清洁不好,龋齿上的细菌可能通过消化道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引起其他疾病,如发热、胃炎、肾炎、扁桃体炎、风湿热等。⑤由于患龋齿侧疼痛,儿童会习惯性地使用健侧牙齿进行咀嚼,长时间的不对称使用,会造成患侧失去生理刺激,颌骨发育不良,产生轻重不等的畸形 ,面部 不对称[3]。⑥ 患儿血 中红细 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增加、血色素水平下降、血清总蛋白发生变化[4]。

3 心理干预

儿童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对医护人员产生畏惧心理,不能配合诊疗,所以护理人员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思考分析,加强心理护理。

儿童面对医院检查或治疗时,多会表现出恐惧、抵抗情绪,或哭或闹,而在口腔科就诊的患儿尤为突出,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依赖型:儿童多表现为认生、不敢说话、依赖父母,诊疗时可以让父母陪同。恐惧型:此型儿童多因为疼痛或经历过治疗而心生畏惧,完全不配合诊治。配合型:此型儿童多已上学,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可以和医护人员很好地沟通[5]。

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与患儿及家长沟通,与患儿交谈、一起玩耍,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交谈时语调要温柔、缓和,加强关爱,稳定患儿的情绪,并给予一定的鼓励[6]。其次,要注重诊室的布置,应多以彩色为主,避免纯白色,在墙上画一些动画人物、花草等,并提供一些儿童读物、漫画书,或放映动画片,这些都有助于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使患儿积极配合诊治,提高治疗效率。

4 预防

4.1 孕期防龋孕期防龋主要是指孕期中孕妇的保健,胎儿的牙齿在怀孕6周后开始发育,孕妇应及时补充高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7],多吃鱼类、禽类、蛋类、骨头汤、乳制品和豆制品,以保证胎儿牙胚发育和牙齿矿化。

4.2 保持口腔卫生清洁牙齿、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龋病的重要措施。保持口腔卫生的有效方法就是刷牙和漱口,这样能有效清除口腔内的细菌,所以,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口腔卫生教育,使孩子从小养成按时刷牙的好习惯。婴幼儿主要依靠家长来清洁牙齿,尤其在哺乳后,可选用软布或纱布,用清水浸湿后擦拭牙齿表面,以清除食物残渣及菌斑,建议进行母乳喂养[8]。孩子3岁左右,家长可以指导其自行刷牙,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一般早晚各刷牙1次,并使用竖刷法,每次刷牙3 min,要刷牙的3面:外面(唇颊面)、内面(舌面)、咬合面,对牙齿进行彻底的清洁[9]。另外,要注意儿童牙刷和牙膏的选择,牙刷要尽量选择刷头小、刷毛软的儿童保健牙刷,以免对牙龈等造成损伤。牙膏要根据儿童年龄区别选择,虽然氟化物有抗龋作用,但<3岁的婴幼儿不宜使用含氟牙膏,以防止产生氟牙;<6岁的儿童可使用含氟量<1 000 mg/kg的牙膏[10],且刷牙后要进行彻底的漱口。

4.3 加强饮食管理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儿童很少吃粗粮。粗粮不宜发酵,有利于清洁牙齿,所以,家长要加强儿童的饮食管理,粗细搭配,营养均衡。除主食外,还要注意果蔬供给,控制糖果、蛋糕等甜食摄入。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锌和多种维生素,有助于增加牙齿的抗龋性,而糖类食品易黏着于牙齿表面,有利于细菌的产生和繁殖,造成牙齿脱钙,引发龋齿[11]。此外,要多喝水,少喝饮料,尤其是碳酸性饮料对牙齿具有极强的腐蚀性,需着重管理,提倡儿童适量喝茶或用茶水漱口,因为茶叶中含氟量较高,茶水可抑菌消炎、袪除污渍,有效保护牙齿。

4.4 氟化物防龋氟可以抑制细菌,增强牙齿结构,能够有效防龋。常用氟化法有:饮用水氟化法、含氟牙膏刷牙、氟溶液漱口等[12]。使用氟化法时需注意氟化物的剂量,避免形成氟斑牙。

4.5 分泌唾液防龋研究显示,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有效的抗龋因子,正常情况下的唾液可有效预防龋齿,是人体自身防御机制。首先,唾液可以冲掉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破坏细菌的生长环境;其次,正常唾液呈偏碱性,能中和菌斑产生的酸,直接抑菌;最后,唾液还具有抗溶作用,通过所含钙、磷、氟等增强牙齿抗酸能力,减少溶解度。所以,要保证儿童的喝水量,以保证充足的唾液分泌。

4.6 窝沟封闭的应用窝沟是指后牙咬合面上凹凸不平的纹路,这些窝沟深浅不一,刷牙时很难清除夹在其中的食物残渣,极易形成牙菌斑,形成龋洞。窝沟封闭又称点隙裂沟封闭,即在牙齿咬合面上涂上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高分子合成树脂材料,相当于为牙齿罩上了一层保护膜,阻止食物残渣和微生物进入窝沟,同时可断绝窝沟内原有的细菌营养供给,使其逐渐死亡,从而达到防龋目的[13]。窝沟封闭后不会影响正常咀嚼,并且操作简单,是目前预防龋病的常用方法。

4.7 加强防龋宣教和定期检查龋齿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家长及儿童防龋意识薄弱,不能及时防龋,或忽略牙齿病变,产生龋洞才就医,所以,防龋宣教和定期口腔检查意义重大。

4.7.1 防龋知识的宣教 防龋知识的宣教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组织防龋知识讲座、观看录像、使用宣传板、发放科普读物,还可以在幼儿园中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护齿防龋知识。采用多种防龋宣教方式,有效降低龋齿的发病率。

4.7.2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一般建议儿童每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X光片、咬合片、根尖片等都可准确显示出儿童是否患有龋病[14],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做到有效防龋。

5 小结

龋齿是儿童常见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其身心产生双重伤害。龋齿的致病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细菌、口腔环境、饮食结构、生活习惯、防龋意识薄弱等,所以,对龋齿的预防也应是多方面的,从孕期保健、保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饮食管理,到防龋知识的宣教和定期检查等,进行综合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保证儿童拥有健康的牙齿和强健的体魄。

[1] 贺庆华.儿童龋齿及相关因素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3):97-98.

[2] 黎淑芳.龋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研究现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101-102.

[3]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

[4]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

[5] 胡运苑.儿童龋齿发病规律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2):74-75.

[6] 卫淑平.2~6岁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10):813-814.

[7] 赵红芳,侍学琴,程小云.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9,7(19):34.

[8] 钱萍.儿童龋齿的危害与预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239-240.

[9] 王亚文.儿童龋病相关因素分析及其预防[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2):110-111.

[10] 张惠玲,秦秋菊.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110-1111.

[11] 孙国能.探析3~6岁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J].中外医疗,2008,27(19):175-176.

[12] 苏义拉其其格.儿童龋病的预防保健及体会[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09,3(12):757.

[13] 王永秀,涂德蓉.儿童龋齿治疗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3):608.

[14] 刘丽平.儿童龋齿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保健[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2):107.

R781.1

A

1672-7185(2017)03-0021-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7.03.008

2016-12-20)

猜你喜欢

龋病菌斑龋齿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
预防龋齿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饮食与龋病
预防儿童龋齿要尽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