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7-01-15马岩波
马岩波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辽宁 丹东 118002)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马岩波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辽宁 丹东 118002)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比组各29例。研究组患儿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参比组患儿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参比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上腹部不适和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同时用药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利巴韦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效果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属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一种,主要致病原因为感染科萨奇病毒,具有流行性特点,发病人群集中在1~4岁的儿童,多发于夏秋季节[1]。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喉疼痛和流涎等,疱疹的分布不集中,可能在眼部、两颊或者硬腭等,少数病情严重的患儿还有可能发生溃疡。针对该病临床中大多采用抗病毒治疗手段干预,利巴韦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仍然不显著,还有可能造成不良反应,对患儿的生活造成影响。本组中,对研究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产生明显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现将方法与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急性发热的表现,部分患者伴随有咽痛和流涎现象,常见病变部位可见疱疹。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比组各29例,研究组中男患儿17例、女患儿12例;年龄最小的为6个月、最大为7岁,平均为(4.1±0.4)岁。参比组中有男患儿16例、女患儿13例;年龄最小的为8个月、最大为7岁,平均为(4.4±0.6)岁。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实施统计学处理,发现组间差异小,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研究组29例患儿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进行治疗,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每次5 mL,每天3次;年龄在5岁以上的患儿则每次10 mL,每天3次,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参比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治疗,将15 mg药物加水冲服,每天3次。两组患儿均以10 d作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临床效果。
1.3 研究指标
1.3.1 临床有效率:治愈:通过10 d的治疗之后患儿的体温正常,咽痛、疱疹以及流涎等症状消失;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咽痛、疱疹以及流涎等症状改善50%以上;有效:患儿体温改善,疱疹与溃疡面积缩小30%~50%[2]。
1.3.2 症状改善时间:统计两组患儿用药之后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溃疡修复时间(缩小50%)。
1.3.3 不良反应发生率:了解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出现的恶心、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治疗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比较通过卡方值检验;症状改善时间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值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和参比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29例中评价为治愈的有15例(51.72%)、显效患儿有11例(37.93%)、有效患儿3例(10.34%)、无效患儿0例(0),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9.66%和100%;参比组29例患儿中,通过治疗评价为治愈的有9例(31.03%)、显效患儿有10例(34.48%)、有效患儿5例(17.24%)、无效患儿5例(17.24%),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5.52%与82.76%。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显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参比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和参比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研究组29例患儿的发热症状改善时间在2~4 d,平均时间为(2.42±0.57)d;溃疡修复时间在5~7 d,平均时间为(6.03±0.94)d。参比组29例患儿的发热症状改善时间在3~7 d,平均时间为(3.84±0.57)d;溃疡修复时间在5~7 d,平均时间为(7.85±1.03)d。研究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参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研究组和参比组患儿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29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参比组29例中出现2例恶心、1例上腹部不适,1例食欲下降和1例皮疹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4%。对比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肠道病毒而造成的,其中大部分患儿感染科萨奇病毒,从口咽部与鼻咽部入侵到小儿的消化道局部黏膜及呼吸道,通常感染的人群为5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在幼儿园等区域流行,采取合理的手段控制病情、缓解临床症状非常关键[3]。
疱疹性咽峡炎在中医中主要归类与“喉痹”的范畴,肺主呼吸,咽喉则是呼吸出入的重要通道,在感染风热毒邪之后侵犯到肺部。其发病机制在于肺胃积热,感染风邪,导致内外热毒集结在咽喉部位。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在感染之后4~6 d内能够好转[4]。但是临床中有很多患儿由于咽喉疼痛而影响到进食与口腔清洁工作,既然造成细菌感染,不利于病情的康复。因此,在发病之后及时寻求治疗手段干预对于促进儿童健康的意义重大。利巴韦林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DNA及RNA从而影响其复制[5-6],能够通过口服与静脉等方式用药,但是患儿对于静脉用药与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差,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此外,利巴韦林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还可能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属于中药提取液,其主要成分为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和黄芩,主要作用为抗炎、解毒、清热等,在腮腺炎、淋巴结炎、咽喉炎等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7]。本组中,对研究组患儿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参比组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最终结果提示研究组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结果均优于参比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刘玉清,丁樱.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3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1):80.
[2] 温春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185-1186.
[3] 陆红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1(8):122-122.
[4] 张正磊.利巴韦林喷剂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315.
[5] 江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7):550-551.
[6] 孙晓鸣,贺海燕,刘莉英,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81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0):86-87.
[7] 胡晓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48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3):169-170.
R766.12
B
1671-8194(2017)16-01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