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心内科患者发生压疮时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1-15初艳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心内科压疮循证

初艳玲

(大连市社会福利院,辽宁 大连 116013)

预防心内科患者发生压疮时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初艳玲

(大连市社会福利院,辽宁 大连 116013)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心内科患者出现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心内科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前提下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8.60%,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33%,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3.7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67%,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心内科患者出现压疮的预防效果显著,可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心内科;压疮;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对相关行业的要求的也越来越高,医疗单位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础性支撑行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状态具有直接的影响[1]。最近几年,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越来越高,因此,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视。循证护理工作的实施,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医疗工作中采用有限的资源,借助评价实现较好的效果[2]。为了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心内科患者出现压疮的预防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心内科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干预,并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86例心内科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这一期间,全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患者的疾病类型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等。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最小年龄54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65.1±5.5)岁。观察组43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3例,最小年龄53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66.0±6.0)岁。两组患者性别等基本资料的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组间数据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第一,确定循证问题。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通产会因为疾病、经济压力以及药物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压疮。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方案,有助于预防压疮或压疮出现后的应对措施。第二,文献检索。在知网、与万方等数据库对压疮资料进行收集,将文章中产生的具体引发压疮原因与预防措施进行总结,随后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第三,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在循证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皮肤情况给予有效评估,另外,还需要评估患者家属对压疮的认知情况,以此发现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第四,循证护理干预。此种护理方法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①健康知识教育。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将压疮知识向患者介绍,将极易导致压疮的因素、行为与出现后的处理方法告知患者,有助于使护理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误会减少,促使患者接受护理操作的依从性明显增强。②翻身护理。长时间的卧床很容易引发患者出现不适感,也会导致压疮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定时翻身,每隔1~2 h翻身1次,针对病情较特殊的患者来说,可以每隔半小时翻身1次,翻身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动作的轻柔,针对长时间处在受压状态的位置,可采用气垫床予以相对应的按摩,并确保患者和床铺之间保持45°予以翻身,不能在90°的情况下翻身。③环境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更换患者的床单,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此外,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皮肤的干燥与清洁情况充分注意,可采用清水清洗患者的皮肤,不能采用乙醇清洗,确保患者的安全,针对极易出汗的位置可采用爽身粉,并对患者的阴部等特殊位置实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④饮食护理。在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个,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高热量以及高蛋白类食物,倘若患者产生水肿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钠盐摄入量适当降低,针对不能自行进食或其他特殊情况的患者来说,可借助静脉滴注的方式获得充分的营养物质。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出现的压疮情况准确统计,并将压疮发生率进行准确的计算;根据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主要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3个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每一项研究数据准确的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压疮发生率等计数资料描述为[n(%)],检验方法为χ2检验。倘若P<0.05,说明对比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出现8例压疮,发生率为18.60%;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压疮,发生率为2.33%,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0808,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分析:对照组患者满意33例,一般满意3例,满意度83.72%;观察组患者满意41例,一般满意1例,满意度97.67%,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心内科患者因为心衰等疾病的影响,一般都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部分患者还可能禁止翻身。所以,在患者身体某一部位长时间受压后,很容易产生压疮。压疮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的不利影响,也使护理难度与医疗费用明显提高[3]。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转变为败血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的威胁。所以,临床上加强对压疮的预防,对心内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4]。

在传统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般凭借自身经验或前辈的口授实施护理操作,所以,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患者出现不适。相关研究表明:压疮护理中的主要误区有:在危险区域采用酒精进行擦拭、热烤以及冰敷等,另外,由于按摩可能导致更大的创伤出现,所以不可按摩擦拭受压部位[5]。

循证护理也就是在有关护理理论的指导下,将护理理论与工作有效结合,进而使护理效率显著提高的过程。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在护理过程中,积极探寻相关文献证据以此作为支持,同时,与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使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还可以使护理人员自身的基础知识与护理技能进一步提高,对于护理人员与患者而言都有积极的影响[6]。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加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内科患者压疮发生率,还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出现,还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1] 曾宁英.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6,11(4):663-664.

[2] 郭继妩.外科手术中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压疮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347-347.

[3] 刘艳.循证护理干预用于心内科预防患者压疮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5):259-260.

[4] 李程程,于爽,侯秀伟,等.探讨循证护理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3):142-143.

[5] 刘立荣.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1):91-92.

[6] 袁桂琴.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5,21(8):136-137.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269-02

猜你喜欢

心内科压疮循证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