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使用多样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

2017-01-15路彩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病情常规冠心病

路彩霞

(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珲春 133300)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使用多样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

路彩霞

(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珲春 133300)

目的研究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90例,常规组45例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样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病情管理能力上,护理组情绪管理、疾病认知、症状管理及生活习惯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后患者FBG及2 h PBG明显低于常规组,冠心病治疗显效率44.4%、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常规组,无效率6.7%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病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冠心病及糖尿病的疗效,值得推广。

糖尿病;冠心病;多样性护理

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具有遗传倾向且病发率高的终身性疾病,有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庞大,患者人数位居世界前列[1]。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冠心病等心血管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呈高发病率趋势,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也随之增多,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风险。我院近年对该类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模式,现对具体护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如下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90例进行回顾分析,入选患者均严格符合糖尿病、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严格排除:①重度营养不良,合并神经、循环、免疫、呼吸系统原发疾病者;②合并严重低血糖、严重感染及结缔组织病变;③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脏器疾病者;④存在精神或认知障碍者。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常规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8~75岁,平均(53.8±3.2)岁,病程1~16年,平均(9.4±1.6)年。护理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5~73岁,平均(54.1±2.7)岁,病程1~18年,平均(8.6±2.2)年。

1.2 护理方法:常规组给予血糖监测、健康宣教、日常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多样性护理,方法为:①心理疏导: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一般病程较长,且病情复杂,容易反复,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在饮食及生活方式上也有诸多限制。因此患者容易滋生长期的烦躁、恐惧、焦虑等消极心理,长期的负面情绪反过来又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2]。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聆听患者主诉,对症疏导其消极心理,多鼓励患者。明确告知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对稳定病情的重要性。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知识及治疗预期效果,消除其疑惑。②用药指导: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需要进行长期药物治疗,故护理人员应同时用口头和书面方式告知患者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完全掌握用药方法。告知患者药物治疗机制及其不良反应、禁忌证等信息。用药时注意合理把握用药时间和剂量,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情况,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师处理。③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科学饮食,可告知患者饮食以新鲜的蔬菜水果、豆制品为主,多食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食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量,少食多餐。注意预防便秘[3]。④运动指导:住院早期可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床上、床边被动或主动运动,每日3次,每次20~30 min。对身体状况相对稳定者,可结合患者身体状况和自身兴趣,教导其进行练太极拳、慢跑、伸展运动等多种运动方式,运动时一定要有家属在旁照看。⑤康复护理: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的动态变化,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措施,积极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状况。整个住院期间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包括心绞痛发作处理方法、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科学的运动方法及效果、药物治疗效用及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利于其积极配合治疗[4]。⑥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卫生,定时通风、通气,确保温度和湿度适宜。每月定期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指导患者注意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损失。告知患者应每日泡脚,坚持每日三餐后刷牙。

1.3 效果评价。我院从3个方面评价护理实施效果:①病情管理能力:从情绪管控、用药依从性、疾病认知、症状管理、生活习惯5个方面进行评价,每方面20分,百分制,分数与病情管理能力呈正比。②糖尿病疗效:实施护理干预3月后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水平(2h PBC);③冠心病疗效:治疗后心悸、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较治疗前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介于1~2级为有效;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值 、%表示,分别进行轶检验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情绪管理、疾病认知、用药依从性、症状管理、生活习惯管理能力分别为:常规组(16.7±0.9)分、(15.9±3.1)分、(16.9±3.1)分、(15.1±3.9)分、(16.3±2.9)分,护理组(19.8±2.2)分、(19.3±2.9)分、(18.9±1.8)分、(18.6±2.8)分、(19.0±1.9)分,两组各数据差异显著,P<0.05。

2.2 2组FBG、2h PBG基线水平为:常规组(9.2±1.8)mmol/L、(14.7±3.6)mmol/L,护理组(8.9±1.6)mmol/L、(6.8±2.1)mmol/L;干预3个月后常规组(7.6±1.3)mmol/L、(12.1±2.8)mmol/L,护理组(14.3±3.2)mmol/L、(10.4±2.1)mmol/L;治疗后观察组FBG、2h PBG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2.3 2组治疗后常规组显效12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0%;护理组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两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存在药物治疗及饮食依从性差、血糖控制差等危险因素[5]。因此,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有研究认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实施多样性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6]。

本研究中,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环境护理、康复护理等多样性护理方法,从实施效果来看,护理组患者的病情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治疗3月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优于常规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综上,笔者认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病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冠心病及糖尿病的疗效,值得临床退工应用。

[1] 元莲.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5):159-160.

[2] 张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3例全面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40-41.

[3] 胡冬冬.糖尿病合并冠心病96例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329-330.

[4] 倪菊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6):69.

[5] 张丽,赵锡丽,朱伟,等.探讨强化糖尿病知识教育后200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作用[J].重庆医学,2012,41(15):1552-1553.

[6] 吴小红.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6):955-956.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259-02

猜你喜欢

病情常规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常规之外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