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研究

2017-01-15田宏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溃疡病

田宏伟

(辽宁省灯塔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灯塔 111300)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研究

田宏伟

(辽宁省灯塔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辽宁 灯塔 111300)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内科防治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4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随访,将复发者设为观察组,未复发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不良生活方式、服非甾体抗炎药、精神因素、季节、继续维持治疗、溃疡愈合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消化性溃疡复发180例,复发率33.3%(360/1440),复发8个危险因素:男性、年龄大、不良生活方式、服非甾体抗炎药、精神因素、春秋季节、未维持用药、S1期愈合。结论溃疡病复发的原因较多,机制复杂,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溃疡愈合后的维持治疗等消化内科方法预防复发。

消化性溃疡;复发;危险因素;内科防治;预后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通常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0%~12%,接受胃镜检查者有16.5%~28.9%为溃疡病[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新药的不断问世,临床有效治愈率明显提高,但仍可复发,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经常复发者,可能会出现其他并发病,如何防止和降低其复发率仍是消化系统的热门课题。笔者通过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探讨消化内科的防治效果和预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经本院胃镜检查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1440例,男760例,女680例,年龄18~70岁,平均46~50岁;表现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部分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予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常规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者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1.2 方法:对1440例患者进行随访,有复发预兆行胃镜检查,将胃镜确诊复发者设为观察组,未复发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不良生活方式、服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精神因素(多愁善感、焦虑、失眠多梦等)、季节、继续维持治疗、溃疡愈合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并且进行统计学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录入、整理及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消化性溃疡复发360例,复发率33.3%(180/720),复发8个危险因素:男性、年龄大、不良生活方式、服非甾体抗炎药、精神因素、春秋季节、未维持用药、S1期愈合。

3 讨 论

3.1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的无非是消除症状,促进愈合,预防复发,避免并发症。虽然对溃疡病的治疗目前并不困难,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使溃疡愈合疗效显著提高,但仍未能完全防止其复发,不能达到溃疡病的根治,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有其内在原因及外部因素,而且机制极为复杂,本组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复发率仍高达33.3%,表明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并非幽门螺杆菌感染单一因素,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年龄大。由于老年人胃黏膜普遍呈退行性变,且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黏膜血流减少,呈慢性进行性营养不良,容易复发[2]。②性别。男性面临着各种的竞争与挑战,精神压力大,而且存在饮酒、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而易诱发溃疡复发。③不良生活方式。

饮食无规律或暴饮暴食,进食生冷、粗硬、辛辣食物以及烟酒等刺激常可诱发溃疡复发,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影响幽门关闭,引起胆汁反流,破坏胃的黏膜屏障,又能抑制胰液和胆汁的分泌而削弱其在十二指肠内中和胃酸的能力,因而吸烟是胃溃疡延缓愈合和导致复发的一个肯定因素;酒精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多,高度酒精的急性作用还可破坏黏膜黏液屏障;咖啡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茶叶中的茶碱具有抑制磷酸双脂酶活性,使壁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活力延长和提高,致胃酸分泌增多。④药物因素。非甾体抗炎药可对胃黏膜直接刺激造成的损伤,同时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阻断前列腺素合成,从而通过抑制胃黏液分泌、减少黏液层厚度、降低黏液黏滞度、增加H+对黏膜的渗透力以及抑制黏膜分泌碳酸氢盐并减少黏膜表面的疏水性,导致消化道黏膜损害[3],导致溃疡复发;⑤精神因素。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一系列与胃溃疡发生、发展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各种应激、心理创伤等均可促使消化性溃疡病发生或复发,反过来溃疡疾病本身又可导致情绪障碍的发生或加重,当机体受到压力、焦虑、无助等负性影响时,通常情况下都会引起溃疡的形成或加重,但其程度个体差异较大。⑥季节。复发于秋冬或冬春之交,春秋季节易发生病变,机体对此不适应,导致迷走神经功能失调,兴奋性增强。刘梅等[4]认为还与当地气候特点、风俗习惯因素相关。如节假日期间多不愿就医,部分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⑦若疗程短未维持治疗,胃黏膜修复不完善,胃黏膜屏障防御功能仍较弱可复发。⑧近年来有研究从溃疡愈合质量角度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991年Tamawski 等首次提出了溃疡愈合质量的概念,强调修复和再生的上皮组织必须具有完整的黏膜防御能力,其研究发现,初愈的溃疡虽然上皮完整,但组织结构明显异常,这些异常降低了细胞氧和能力、能量供应和黏膜防御功能,成为溃疡复发的病理基础[5],本组观察也发现S1期愈合的溃疡复发率较S2期。

3.2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内科防治对策:综上所述,导致溃疡病复发的原因较多,机制复杂,对于同一患者可能只有一种致复发因素,也可能有几种因素,因此要详细了解病史,找到真正原因给予相应治疗才能达到预防复发目的:①健康教育,宣传烟酒对溃疡病发生发展的危害性,与患者共同制定戒烟酒计划,并取得家庭的支持与鼓励,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嘱患者遵医用药、配合治疗、定期复查;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对于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时,宜选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给予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要定期复查,规律服药,尤其对溃疡较大、龛影较深、愈合较困难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②心理干预。狄亚琴等[6]通过合并心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结果看出,心理干预可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卫生状况及防御方式与应对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缓解心理社会应激对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因此,开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他们的精神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并对预防复发起积极作用。③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强调规范、规律、足疗程的服用抗溃疡病药物,必要时延长疗程;指导患者一定按医嘱坚持全程服药维持治疗,尤其是幽门螺杆菌阳性者[7];春、冬季发病率最高的时期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雷尼替丁季节性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④溃疡愈合后的维持治疗。酌情采用间歇疗法和症状自我控制疗法或阶梯性疗法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时间为0.5~1年[8]。

[1] 满江红,苏华,江文杰.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分析与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16,20(3):161-163.

[2] 钱贤,石巍,廖爱军.不同年龄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胃镜特点[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43(3):442-444.

[3] 吴嘉媛,刘晓红.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胃肠道损害及其防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2):141-143.

[4] 黄寅,杨拯,曾理,等.生活方式对胃溃疡的发生与康复影响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5,17(3):122-123.

[5] 刘梅,周国华,冷明芳.消化性溃疡出血季节发病的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4):98.

[6] 袁帅,舒建昌,刘胜雄.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胃溃疡愈合质量及复发的影响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4):252-254.

[7] 狄亚琴,于瑞彦,田桂平,等.心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防御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5,24(1):23-25.

[8] 孙静,李华丽,陈希杰.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分析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6,33(3):163-166.

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150-02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溃疡病
澳大利亚:拟利用狗检测柑桔溃疡病
四川认定两个抗溃疡病猕猴桃新品种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夏季嫁接猕猴桃注意啥
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处方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