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价值
2017-01-15韩娥
韩 娥
(盘锦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盘锦 124000)
α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价值
韩 娥
(盘锦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辽宁 盘锦 124000)
目的 探讨 α 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 -4 抑制剂联合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收集 2014 年 3 月至 2016 年 1 月我院 2 型糖尿病患者 100 例,分为:研究组(口服二肽基肽酶 -4 抑制剂西格列汀 +α 糖苷酶抑制剂伏格列波糖)和对照组(口服二肽基肽酶 -4 抑制剂 西格列汀)。对比,①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②两组服用药物期间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② 研 究组服 用 药 物期间 1 例发生 恶 心、1 例 皮 疹; 对照组出 现 2 例胃 肠 胀气,1 例便秘,两组不 良 反应结果 比 较无差异(P>0.05)。结论α 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 -4 抑制剂联合使用后可以提高降糖效果,对促进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有积极意义,同时使用时安全性好。
伏格列波糖;西格列汀;2型糖尿病
20 世纪 30 年代,国外学者首次提出了“肠促胰素”的概念,主要包括胰高血糖素样多肽 -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二肽基肽酶-4为一种丝氨酸肽酶,可分解GLP-1和GIP,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可抑制二肽基肽酶-4活性,增加体内活性肠促胰素的水平,此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还能调节胰腺中β和α细胞来调节血糖水平[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小肠α-葡萄糖苷酶,从而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本文旨在分析探讨α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口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α糖苷酶抑制剂伏格列波糖)和对照组(口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西格列汀)。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BMI、病程分别为[(45.2 ±5.3)岁、男性23例,女性27例、(24.1±2.3)kg/m2、(12.8±4.1)年]、[(44.9±6.0)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23.9±2.1)kg/m2、(12.5±3.8)年],两组性别,年龄,BMI、病程无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口服西格列汀(注册证号 H20140153,英国Merck Sharp & Dohme Ltd.),100 mg,每日1次。疗效2个月。研究组西格列汀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加用伏格列波糖片(国药准字H20010308,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0.2 mg,3次/天。疗效2个月。
1.3 观察指标:对比,①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②两组服用药物期间不良反应,主要观察项目有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皮疹、荨麻疹、皮肤血管炎、消化道症状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样本率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24± 1.38)mmol/L、(15.02±2.29)mmol/L、(8.21±1.38)mmol/L]、[(8.19± 1.25) mmol/L、 (14.98± 2.31) mmol/L、 (8.17 ± 1.29) mmol/L]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16±0.79)mmol/L、(12.28± 1.73)mmol/L、(7.09±1.12)mmol/L]、[(7.97±1.14)mmol/L、(13.58 ±1.99)mmol/L、(7.36±1.27)mmol/L],比较有差异(P<0.05)。
2.2 两组服用药物期间不良反应:研究组服用药物期间1例发生恶心、1例皮疹;对照组出现2例胃肠胀气,1例便秘,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
3 讨 论
GIP和GLP-1为体内肠促胰岛素激素,在高血糖时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在正常血糖情况时不增加胰岛素分泌,极少发生低血糖反应,二肽基肽酶-4可以降解GIP 和 GLP- 1的活性。与其他磺酰脲类药物相比,在体内葡萄糖水平较低时,酰脲类药物仍会促使胰岛素的分泌,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不会有此作用,低血糖风险较低[2-3]。西格列汀推荐剂量为100 mg/d,服药1~4 h达到峰值,半衰期约为12 h,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口服后迅速升高GLP-1水平。
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研究组治疗结束时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还有一项对741例患者的随机双盲实验,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西他列汀 100 mg、西他列汀200 mg和安慰剂组,研究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糖化血红蛋白分别降低 0.79% 和 0.94%。还有一项为期24周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分为二甲双胍组(500 mg qd)和二甲双胍(500 mg qd)+西他列汀(100 mg qd)组,研究结束时发现两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有差异,二甲双胍+西他列汀组在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4]。
α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制为延缓碳水化合物从肠道的吸收,从而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目前临床上主要药物种类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还有学者指出α糖苷酶抑制剂可延长DPP-4抑制剂的作用时间,发挥协同作用[5]。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α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使用后可以提高降糖效果,对促进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有积极意义,同时使用时安全性好。
[1]李雁,李融.二肽 基肽酶4 抑制剂治疗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4,54(12):94-96.
[2]金有豫,王汝龙,郭宗儒,等.DPP-4抑制剂的分 子 结 构与药 理学特性[J].中国药学杂志,2013,48(14):1226-1228.
[3]洪旭,陈海平,于 恒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8):571-574.
[4]赵廷启,王黎明.二甲双胍联 合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 胍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5):367 -369.
[5]李丽,刘苗,李 静,等.阿卡波糖 对不同性 别2型糖尿 病患者治疗 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701-1704.
R587.1
B
1671-8194(2017)02-00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