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7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阿奇肺动脉

蔡 睿

(吉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诊治中心呼吸科,吉林 长春 130021)

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蔡 睿

(吉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诊治中心呼吸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以及FEV1、FVC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压力以及6 min步行距离相较对照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并降低其肺动脉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阿奇霉素;辛伐他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当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类型,患者由于肺血管阻力以及肺动脉压力不断升高而出现呼吸困难、周围性水肿、胸痛疲劳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1]。本次研究将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选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55~85岁,平均(66.8±4.5)岁,病程2~12年,平均(4.8±1.5)年;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54~85岁,平均(66.6±4.5)岁,病程2~13年,平均(4.8±1.6)年。两组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2]且经右心导管测定平均动脉压符合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3],排除携带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以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将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化痰、平喘、利尿、抗凝等综合治疗措施,同时给予抗感染药物以预防感染。

对照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67793,规格:10 mg×10片)治疗,患者口服20毫克/次,1次/天。观察组患者同时添加阿奇霉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J10960112,规格:0.1 g×6袋)治疗,患者将阿奇霉素溶于水中口服且1袋/次,1次/天。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4]: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FVC)的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以及6 min步行距离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表达方式包括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两种类型,检验方式则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若最终P<0.05则表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氧分压等指标对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aO2(66.3±5.6)mm Hg、PaCO2(65.3±7.6)mm Hg、FEV1(0.77±0.22)L、FVC(1.58±0.36)L,而对照组患者PaO2(65.7±6.0)mm Hg、PaCO2(65.2±7.5)mm Hg、FEV1(0.75±0.22)L、FVC(1.56±0.30)L,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79.2±4.5)mm Hg、PaCO2(49.8±6.2)mm Hg、FEV1(1.09±0.17)L、FVC(1.96±0.14)L,而对照组患者PaO2(59.2±5.2)mm Hg、PaCO2(60.3±6.6)mm Hg、FEV1(0.84±0.30)L、FVC(1.60±0.26)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以及FEV1、FVC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2.2 肺动脉压力指标对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力(38.2±4.5)mm Hg、6 min步行距离(100.4±12.8)m,而对照组患者肺动脉压力(37.6±4.6)mm Hg、6 min步行距离(100.8±12.5)m,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动脉压力(28.2±3.5)mm Hg、6 min步行距离(122.2±12.5)m,而对照组患者肺动脉压力(34.4±3.3)mm Hg、6 min步行距离(138.5±11.3)m。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压力以及6 min步行距离相较对照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COPD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存在显著的持续气流受限特征,具有反复发作、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同时患者体内存在长期气道肺实质以及肺血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病程越长则炎性反应越明显,导致患者出现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血管结构重构等诸多症状,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这一严重并发症,对患者治疗难度以及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5]。

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降低患者肺动脉高压是其治疗的关键[6]。辛伐他汀是COPD患者常用的一项治疗药物,其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上,能有效降低患者胆固醇水平以及调节其体内脂质水平,具有抗血液凝聚、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重构、抗氧化能力以及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指标等多项功能,是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抑制炎症、血管重塑所用的重要药物类型。而阿奇霉素则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能有效预防COP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肺部感染情况,同时能有效松弛患者的气道平滑肌,改善其呼吸困难症状,降低患者体内由于炎性反应而出现的细胞、组织、结构以及功能破坏情况,促进患者体内巨噬细胞的分化、成熟而发挥抗炎作用,对肺动脉高压有着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此外,阿奇霉素还能有效缓解患者血管重塑过程中的血管损伤症状,修复患者体内血管内皮损伤以及血液凝聚状态。二者联合,在治疗COPD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有效预防、改善患者肺动脉高压针状。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及肺动脉压力指标均优于对渣组(P<0.05),证明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并降低其肺动脉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1] 朱协坤.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J].海峡药学,2015,27(12):134-135.

[2] 范荣梅,邝军,龚兴瑞.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5,8(6):730-733.

[3] 党静.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23-24.

[4] 马肖龙.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4):250-258.

[5] 李素芳.罗红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4,12(10):66.

[6] 冉群钗,夏碧桦.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3,6(2):6-8.

R56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7-0057-02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阿奇肺动脉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载辛伐他汀PCL-Gt/PCL屏障膜对兔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阿奇,出发
我院辛伐他汀的临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