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7-01-15孙晓俊
孙晓俊
(辽宁省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孙晓俊
(辽宁省本溪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 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获得EVR、SV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获得RV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治疗效果
丙型病毒性肝炎也被称之为丙型肝炎,是因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而导致的疾病,血源性传播是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肝功能异常、消化道症状以及发热等。我院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具体情况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b型患者8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丙型肝炎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2],并经过病例检查和临床诊断确诊,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过正常值的1.5倍,总胆红素<17.1 mmol/L;另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精神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近期接受抗病毒和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全部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17~57岁,平均年龄(36.2±4.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9±0.8)年;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300万U干扰素皮下注射,隔日1次,口服利巴韦林,每天1000~1200 mg,治疗1~2周后,如果患者没有发现显著的不良反应,则将干扰素的给药剂量调整为500万U,隔日1次。实验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 μg,1次/周,另口服利巴韦林,给药剂量为每天1000~1200 mg;两组患者均给予为期48周时间的治疗。
1.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治疗前检测患者的HCVRNA载量(采用美国Roche公司COBAS Amplipreo/cobas TaqMan HCV test试剂(Roche试剂))和基因分型(均为1b型),并在治疗第4周、第12周、治疗结束时、停药后24周对患者的HCV-RNA进行检测。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是指患者治疗第4周时HCV-RNA载量未检测到(Target Not Detect);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是指患者治疗12周时HCVRNA载量未检测到(Target Not Detect);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是指患者在治疗结束时HCV-RNA载量未检测到(Target Not Detect);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是指患者在治疗结束后24周时,HCV-RNA载量依然未检测到(Target Not Detect)。利用病毒学应答来对临床疗效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实验组患者中获RVR31例(77.5%),获EVR34例(85.0%),获SVR26例(65.0%);对照组患者中获RVR27例(67.5%),获EVR29例(72.5%),获SVR20例(50.0%);实验组患者的获得EVR、SV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获得RV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实验组患者共有38例患者发生寒战、血细胞减少、肌肉痛、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0%;对照组患者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抗病毒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常用方法,普通干扰素是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之一,但是普通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并不理想,只能间歇性抑制病毒,进而让药物治疗效果降低[3-5]。利巴韦林在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能有效抑制病毒的产生,进而来有效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然而利巴韦林的稳定性不好,患者服用后的HCV-RNA转阴率不高,发生复发的概率较高。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是由聚乙二醇蛋白和干扰素α-2a合成的,能让干扰素α-2a分子的分子量增加,进而来对蛋白酶水解进行有效抑制,另外还能有效延长血清半衰期,减缓新陈代谢速度[6];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能让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肝细胞长时间处于高浓度的干扰素环境中,从而让临床治疗效果提高[7]。
分析本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的获得EVR、SV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获得RV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在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8-9],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路宝川.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5):83.
[2] 蔡峻岭.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00例慢性丙肝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171-172.
[3] 朱顺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2):148.
[4] 蔡峻岭.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00例慢性丙肝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171-172.
[5] 杜斌斌.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在慢性丙肝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3):1368-1368.
[6] 白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在慢性丙肝治疗中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5):215-216.
[7] 伍灵南,罗林,龙云升,等.派罗欣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3,4(18):201-202.
[8] 朱顺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2):148.
[9] 曹冬凌.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2-13.
R512.6+3
B
1671-8194(2017)14-0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