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蒙医金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2017-01-15海艳
海 艳
(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临证经验
简述蒙医金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海 艳
(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脂肪肝属于蒙医学“通拉嘎(食物的精华)未消化”引起的一种慢性病范畴。本文主要讨论脂肪肝的理论认识及用蒙医理论对脂肪肝的病因、发生机制做分析,用蒙医金针针刺疗法结合蒙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给蒙医同仁们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做参考意义。
蒙医;非酒精性脂肪肝;金针治疗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脂饮食、肥胖、糖尿病、酒精中毒、药物中毒及病毒性肝炎等所致的脂肪肝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1]。
1 现代医学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疱样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当今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2]。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与人群体重超重、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增多等危险因素有关。诊断:①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小于140g/周(女性<70g/周)②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③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征象。④可有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肥胖症:腰围>90cm(男性),>80cm(女性),和(或)BMI>25kg/>m2;三酰甘油(TG)增高:TG≥1.7mmol/L,或已诊断为高TG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HDL-C<1.03mmol/L(男性),1.29mmol/L(女性);血压增高:动脉血压≥130/85mmHg或已诊断为高血压病;空腹血糖:(FPG)增高:FPG≥5.6mmol/L或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⑤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⑥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⑦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标准。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3]。
目前西医治疗如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及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降脂药、抗氧化剂、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细胞保护剂,其他相关药物[4]。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长期应用西药副作用大甚至进一步加重肝损伤。
2 蒙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及金针针刺结合蒙药治疗
蒙医学根据脂肪肝发病特点和大量的蒙医临床实践,认识到本病的发病机理与蒙医理论中的巴达肝增多堆积密切相关,主因为饮食、起居不当和肝病未及时治疗而体内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失调,巴达干偏盛引起“通拉嘎(食物的精华)未消化”而肝脏中的变色希拉功能下降,不能把食物精华正常吸收和分解,而巴达干增加堆积在肝脏中,引发本病,属于蒙医学“通拉嘎(食物的精华)未消化”引起的一种慢性病范畴。其病位在肝与胃、脾等脏腑相关。患者出现胁肋或胀或隐痛,食欲减退、腹胀、乏力、肝区隐痛以及右上腹压迫感或饱满感。面色虚浮或晦暗,纳差,或恶心欲吐,黄疸,肢体困重,舌体胖大,或有齿印、或暗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或弦或涩等表现。蒙医药治疗脂肪肝具有确切、可靠的疗效。
2.1 治则:补胃火,注意机体三根与七素的相对平衡前提下对症处理为原则,给予蒙医金针针刺疗法结合蒙药制剂配合进行治疗。
2.2 蒙医金针针刺法:取火衰穴、胃穴、剑突穴、痞穴等使用直径为0.8mm,针身为60mm金针刺入(根据患者体质,每周两次,每次从上述4穴中选2穴针刺,留针30min,为防止灼伤针刺部位,在被针刺穴位皮肤和灸头之间放置隔热纸层加热)。取小肠上穴、脐旁穴、脐旁外穴等使用30号2寸不锈钢一次性毫针针刺后接蒙医RZ-I型电热针治疗仪(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温度为45℃左右(电流为150~180mA)25min,1次/日,5次/周。
2.3 辨证选择口服蒙药:主要选用蒙药三味那如丸、九味青鹏丸、古日古木-13、给旺-9味丸、地各达-8味散、扎木莎-4汤、通拉嘎-5、那仁满都拉-11、地格达-4汤、崩嘎日-13、古日古木-7、给旺-13、额日敦-7、六位安消散、汤钦-25等药物。
2.4 护理:饮食起居注意保暖,一日三餐要规律、合理分配,不能吃得过饱,更不能暴饮暴食,忌贪食生冷、辛辣等食物,如豆类、蛋类、鱼海鲜类、腌制菜、饮料、隔夜饭等。蒙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不仅提高了治疗的疗效,而且减弱了副作用,因此蒙医治疗脂肪肝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禁忌药物滥用、避免急剧体重降低及其他肝病恶化的诱发因素[5]。本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蒙医辨证分析病因、发生机制,主因为饮食、起居不当和肝病未及时治疗而体内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失调,巴达干偏盛引起“通拉嘎(食物的精华)未消化引发本病,属于蒙医学“通拉嘎(食物的精华)未消化”引起的一种慢性病范畴。其病位在肝与胃、脾等脏腑相关。选用蒙医金针针刺疗法为主结合蒙药治疗。本论文中选用金针针刺疗法属于蒙医温针疗法的一种具有“能调升机体热能、增强胃火、助消化、改善气血运行、散积消聚、改善脏腑功能、神志清明……等功效[6]。关于黄金的药理作用,蒙医古籍云“黄金味涩、消化后味苦、性凉、解毒、祛湿毒、补元壮阳、增强骨胳及关节功能、延年益寿,专治老年病…”。因导热最佳,热能维持时间长,补阳最快,故行金针疗法如同喝人参汤。用金针针刺来改善肝功能,调节体内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七素的失衡达到治疗“通拉嘎(食物的精华)未消化”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总之,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从西医医学的角度探索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从蒙医医学的角度辨证分析、辨证实施的治疗效果是可有参考意义的。
[1]萨仁图雅.蒙医治疗脂肪肝的研究[J].北方药学,2014,11(4).
[2]任万华,张娇,王强修.肝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2 ISBN 978-7-5091-7123-3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S].2010年修订版.
[4]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士出版社,2012:437.
[5]常成,薛博瑜.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体质分类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478-479.
[6]乌兰,阿古拉.蒙医传统疗法及现代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67,260
R291.2
B
1006-6810(2017)09-0036-02
2017年7月26日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