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卒中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康复效果分析

2017-01-15戢炳金赖晓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针康复训练针刺

戢炳金 赖晓英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康复科,重庆 400700)

急性脑卒中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康复效果分析

戢炳金 赖晓英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康复科,重庆 400700)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和效果,并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8月17日至2014年8月17日期间选取的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将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实验组(48例),实验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康复训练,将实验组患者(48例)和对照组患者(48例)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将实验组患者(48例)和对照组患者(48例)的MBI、F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MBI、FMA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脑卒中;针刺;康复训练;临床效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在不断地严重,每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地上升。脑卒中疾病较危险,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同时严重伤害了患者的健康。急性脑卒中患者大部分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现在选取我院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将我院从2013年8月17日至2014年8月17日期间选取的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将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以及实验组(48例),实验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康复训练。

患者需要符合以下标准:①生命体征不会大幅度变化,比较平稳。②通过昏迷量表测试得分在9分以上。③通过FMA测量运动总分低于50分。④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需要排除:①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逆性缺血性神经障碍等。②发病前有其他影响肌肉或者神经的骨骼疾病。③有脑卒中史[2]。

其中,实验组患者48例:男性患者数量与女性患者数量的比值为25∶23,患者年龄在65~78岁,平均年龄为(72.15±1.26)岁,脑叶出血患者18例,脑叶梗死患者20例,基底节区梗死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48例:男性患者数量与女性患者数量的比值为24∶24,患者年龄在66~79岁,平均年龄为(73.09±1.35)岁,脑叶出血患者17例,脑叶梗死患者19例,基底节区梗死患者12例。两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较小(P>0.05),因此两组患者能够进行良好的比较、分析。

1.2 临床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针刺法包括头针治疗以及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法。

1.3 观察指标:将实验组患者(48例)和对照组患者(48例)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为基本治愈、进步、无变化3个层次;将实验组患者(48例)和对照组患者(48例)的MBI、FMA评分进行比较,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的功能缺陷以及功能障碍越差,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越健康[3]。

1.4 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束后,将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MBI、FMA评分数据情况准确地录入到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测定。当P<0.05时,表明实验组患者(48例)和对照组患者(48例)数据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48例)基本治愈患者数为20例,进步患者为27例,无变化患者为1例,治疗有效率为97.92%(47例);对照组患者(48例)基本治愈患者数为10例,进步患者为28例,无变化患者为10例,治疗有效率为79.17%(38例)。两组患者(各48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将患者治疗前后MBI、FMA评分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48例)在治疗前MBI、FMA的评分为(31.27±2.38)分、(42.19± 2.29)分;治疗后MBI、FMA的评分为(73.77±2.45)分、(74.69± 2.56)分。对照组患者(48例)在治疗前MBI、FMA的评分为(32.07 ±2.19)分、(41.89±2.31)分;治疗后MBI、FMA的评分为(50.47 ±2.26)分、(52.51±2.72)分。两组患者(各48例)的治疗前后MBI、FMA改善效果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头针治疗:针型选择30号1.5寸毫针,在患者的偏瘫对侧的感觉区以及双侧足运感区进行针刺治疗,应用捻转补泻手法技巧,针刺的频率控制在每分钟200次,停留一分钟后留针,再间隔十分钟后重新实施捻转补泻法[4-5]。

3.2 电针治疗:在患者的弛缓阶段,选择内关穴、曲泽穴、极泉穴、青灵穴、尺泽穴,上肢以阴经穴为主。下肢则以阳经穴为主,选择解溪穴、足三里、环跳穴、阳陵泉、伏兔穴等。选择30号1.5寸的毫针,实施捻转提插方法,随后将患肢接上G6805-Ⅱ电针仪,给予持续波。根据患者的耐受度,对波的强度进行调整。每天治疗1次,每次时间约0.5 h。患者在痉挛阶段则选取上肢的阳经穴和下肢的阴经穴,阳经穴包括外关穴、曲池穴、支正穴、消泺穴等,阴经穴包括三阴交、阴包穴、委中穴、箕门穴、阴陵泉等[5]。

3.3 康复训练:训练患者进行正确的垫上活动、轮椅转移、卧位以及坐位等,再训练患者的下肢立位练习,需负重。要反复训练患者立位和坐位。指导患者进行脱衣服、穿衣服、用厕、淋浴、用餐活动等等。不能太过心急,每天给患者安排适当的训练量,约40 min,1周训练5 d,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适合的技术指导。

康复理论中提出,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具有一定的改变性和可塑性。电针手法和头针手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同,头针主要强调扩张患者的脑血管,降低阻力,帮助建立脑血管侧支循环,使得脑血流量得到提高,缓解血管的痉挛现象,改善脑组织的缺血,对缺血组织进行拯救,让部分神经细胞得到恢复,增强其功能性。而电针治疗法主要目的在抑制痉挛发生,加强拮抗肌的肌力,让两处肌肉能够相互刺激,帮助患者的行动恢复正常。而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调动了脑组织细胞的功能,提高各个脑区域的敏感性。

在本次研究资料结果中不难发现,实验组(48例)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48例)更优,并且实验组(48例)在治疗前后的MBI、FMA改善差异也大于对照组(48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1] 万学文,赵树华,薛钧来,等.早期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2175-2176.

[2] 饶江,邵伟波,王彤,等.中西医结合三级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2008-2010.

[3] 梁娇.康复训练配合针刺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3,41(4):129-130.

[4] 甄舒平,马成利.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152-153.

[5] 常玲,贺彭兰,周振中,等.针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4,34(8):737-740.

R743.3

B

1671-8194(2017)12-0206-02

猜你喜欢

电针康复训练针刺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清明的雨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