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仔猪圆环病毒病诊断与防治体会
2017-01-15邹洪鑫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366205
邹洪鑫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 366205)
一起仔猪圆环病毒病诊断与防治体会
邹洪鑫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四堡镇畜牧兽医水产站 366205)
猪圆环病毒病对断奶仔猪感染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渐进性消瘦、腹泻、黄疸、贫血等,属于多系统功能性传染病,致病原因为圆环病毒Ⅱ型感染。是一种无囊膜的单股环状DNA病毒,感染后导致断奶猪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皮炎、仔猪先天性脑震颤、增生性坏死性肺炎,对母猪繁殖系统也有破坏作用。根据对断奶仔猪临床诊断中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如果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该病传播,甚至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因为该病会抑制免疫力,同时又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严重影响养猪户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一例仔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展开论述,期望今后对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仔猪圆环病毒;病理研究;诊断与防治;病例
陈某有一小规模猪场,存栏母猪22头,育成猪186头,其中断奶至60日龄保育猪有82头,由于管理不规范,猪场卫生条件差,养殖环境恶劣。2016年4月发现6头48日龄保育猪开始出现消瘦、生长缓慢、腹泻情况,而后,皮肤生出圆形或不规则的暗红色疹斑。最初养殖户没有重视,以为是蚊虫叮咬所致,仅做消炎治疗,但情况没有得到控制,保育猪群开始陆续发病,虽然进行了抗生素注射的治疗,但效果极差。
1 临床检查
送检病猪经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被毛杂乱,体质疲弱,发育不良,四肢无力,全身消瘦;红紫斑及丘疹出现在皮肤表面,形状不规则,最严重的1头病猪腹股沟淋巴结显著肿胀,黑色结痂遍布病变区域,伴有呼吸衰竭及腹泻。采集病料和血清送检。
2 剖检变化
剖检送检的3头病死仔猪腹股沟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患猪皮肤苍白,皮下呈弥漫性病变,有出血;肺部有灰褐色炎症,间质增宽,颌下淋巴结,个别猪肺泡切面硬度增加;肿胀出血,比重增大,肝脏呈现“橡皮”样,发暗,肾脏呈浅黄色或橘黄色外观;呈弥漫性出血,有水肿,脾脏轻度肿大,肉样变化且被膜剥离;胰腺可见肿大及坏死病变[1]。
3 实验室诊断
3.1 病料采集
无菌采集病死猪扁桃体、腹股沟淋巴结,放入容器内,设-20℃保存,并做好标记。
3.2 细菌学诊断
3.2.1 触片镜检
将无菌采集的病料做触片按实验室常规方法干燥后进行显微镜下镜检,但在革兰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的结果没有细菌出现。
3.2.2 分离培养
使用肉汤、麦康凯、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培养条件为:37℃恒温箱培养,24h后没有发现细菌。
3.3 检测病原分子生物学
猪圆环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方法要求,对病料进行采集,合成引物序列由华大基因,检测猪圆环病毒病。实验结果发现病料阴性无条带,阳性在1154bp出现条带,在1154bp出现特异性条带,阳性检测猪圆环病毒与预期相符。
4 防治
治疗猪圆环病目前没有治疗毒特效药物,应坚持标本兼治原则,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予以防治。紧急免疫接种:对剩余健康仔猪注射圆环病毒疫苗。对发病猪注射圆环蓝毒康 (主要成分:黄芪多糖等)0.2ml/kg,每两天1次,连续注射7d。因为Ⅱ型猪圆环病毒属于一种免疫抑制病,采用抗病毒药和抗生素结合饲料中添加中药肠杆速康 (强力霉素、磺胺类药物、氟苯尼考等),使仔猪机体抵抗力得到提高。1周后全群仔猪用猪瘟细胞苗按4头份,每天补免一次,2周后,仔猪病情得到基本控制,逐渐恢复正常,死亡病例没有再出现。
控制猪圆环病毒使用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灭活疫苗。母猪配种前免疫最为有效,能够提高仔猪母源抗体,接种猪圆环病毒疫苗的程序为:2~3周龄仔猪首免,间隔3周后二免,怀孕母猪10周和12周各免疫1次;公猪每3~4个月免疫1次。猪圆环病毒疫苗肌注1ml/头半年后对猪场免疫效果巡检,结果表明猪场的生产性能与效益明显改善,养殖周期缩短,死亡率发病率均有所降低。
5 结语
猪圆环病毒病呈现多基因态势,不同基因态势的病毒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并导致猪群长期带毒与排毒,免疫力下降,而且特效治疗药物目前缺乏,使得养猪场养殖群体扩大受到抑制。从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来看,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和综合性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猪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手段。
[1]任巧玲,马强,郭红霞,等.猪圆环病毒病(PCVDs)的临床症状及PCV2疫苗的防控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