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及考核思路
2017-01-14刘鹏
刘鹏
摘 要: 网站建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该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慕课、微课、社交软件等新型教学手段,选取多样化的参考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等,增加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投入度,从而培养出社会、企业需要的网站设计人才。
关键词: 网站建设; 学生学习投入度; 课堂教学改革; 慕课; 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12-87-03
Abstract: Website construction course is strong operational, and there are shortcomings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urse in th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oosing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ode, using the MOOC, micro-lecture, social software and other new teaching methods, selecting various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adopting the flexible assessment methods, make students increase the input to the course, so as to cultivate the website design talents needed by enterprises.
Key words: website construction; students' input degree to learning; classroom-teaching reform; MOOC; micro-lecture
0 引言
大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能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可度。在1999年之前,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社会精英”的代名词。在高校扩招潮之后,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本文从教育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具体从教学设施、师资、培养模式等方面找出不足,并提出改革思路。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目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做了适当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院的发展。
1 目前的教学现状
1.1 学生方面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学生,相比较二本B类学生而言,学习能力显不足,尤其表现在学习投入度方面。如对上节课出现的知识点,同时也是课下布置的作业上课回顾提问时答不上来,其原因是部分学生课下就再也没看过书,作业也是参考别的同学的。从掌握知识快慢上,一个班的同学差异较大,常常在课上互动的时候表现的很明显。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一个知识点经常会重复3-5次,教学进度会受到影响[1]。
1.2 教学模式方面
⑴ 目前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师的“教”,教师像一个“演员”,根据提前写好的剧本为“观众”演出,虽然教师授课时会利用多媒体、黑板、提问等方式与学生沟通,但仍然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这样做可以保证教师的教学进度,但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感受,没有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如同吃饭,教师认真负责的按点“喂饭”,不管学生饿不饿;同时在课堂上欠缺师生之间互动和纵向交流及协作能力的培养。
⑵ 从授课的时限来看,大多数知识教授局限在课堂的50分钟之内。课前的预习及课后的复习也全靠学生自觉完成,没有很好的监督机制,无法实现课堂学时的延伸。
1.3 教材选择方面
对于软件类课程教材的选择存在局限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 出版的教材软件版本已经不是现行市面上最新的。教材从编写到出版,至少需要一年,一本教材至少使用2-3年,对于相对经典的软件来说不存在问题,但对于软件版本更新更新快及新技术新软件出现的课程来说就相对困难。
⑵ 市场上出版的教材种类很多,大多是偏理论或者偏案例的,两者相结合的较少。我院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人才,选择这两种结合为好,但也会遇到一种尴尬,这类教材多是根据编者所在院校的情况写的,对本院没有针对性。
1.4 考核方面
⑴ 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大多数课程是通过笔试完成的,笔试很适合基本知识、概念及运算题目,而对于实操性很强的课程考核就存在局限性。部分课程虽然也采取机试,但机试题目的合理性还须加强。
⑵ 课程成绩的比例分配应根据课程的不同来区别对待。目前大多数课程都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如果期末成绩达到60分,那么期末成绩就是最终的课程成绩;否则参考平时成绩。只能以此加强对平时学习的监管。
2 课程改进方法
下面以“网站建设”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改进,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投入度[2]。
2.1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在“网站建设”课程中,讲解基本概念时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即可;讲授HTML5新功能时可采用让学生课前收集网络上案例来演示;讲解配色方案时,采用分组协作的方法,对企业型网站配色、娱乐性网站配色、综合性网站配色由学生自己来讲解;讲解CSS+DIV时可以采取项目驱动法等方法结合,让学生感觉课堂没有他们的存在将无法进行,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投入度。
2.2 采用慕课、微课和网络社交软件新型教学手段
采用慕课[3]、微课和网络社交软件并不是为了赶潮流,而是为课堂学时的衍生。“网站建设”课程大多院校的课时在48-64课时,我院2013级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2014级新人才培养方案中次门课的学时压缩到3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验16学时,学时压缩了1/3,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授课效果会受到影响。
在网络中,关于此课程的慕课和微课很多,其优势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个好的慕课和微课一般是在10分钟左右,只要你有手机、平板、电脑就可以随时学习,将课程学习时间将时间和空间做了延伸,如果此方法应用得当的话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⑴ 部分课程内容可以放到慕课和微课学习。如课程中Dreamweaver软件的使用,学生听完课程之后就可以马上在电脑上操作,比课堂效果还好。
⑵ 重点知识的回顾。有的学生经常会在课堂是使用手机拍照或录像,怕对教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遗漏。慕课和微课可以作为预习更可以作为复习来反复听从而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学校为了不让学生在上课时使用手机,在教师墙上挂一个袋子,上课时把手机放到袋子里,下课再取。我认为这是对学生的不信任和教师授课能力的质疑。如果教师授课精彩,学生就不会玩手机,还可以让手机参与课堂教学互动。
⑶ 使用微信面对面建群功能。微信在发起群聊中有个面对面建群功能,利用此功能学生可以根据教师上课所讲知识及时留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来调整讲课进度。
⑷ 使用QQ文档共享、群投票、签到等功能。在课下,QQ群中教师上传资料,与学生沟通已被大多数教师所采用。如何让QQ群在课上发挥起作用,也是值得探讨的。在QQ群中有一项是投票功能,教师可以在群里发起投票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如发起“你认为蓝色可以用在什么类型的网站”的投票,A.购物型网站;B.企业型网站;C.娱乐性网站;D.个人性网站。学生可以现场投票查看结果。教师根据结果来讲解网页配色方案。QQ群中的签到功能也可以限时使用,学生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留下签到痕迹,将上课签到变得轻松有趣。
2.3 参考教材的多样化
对于软件更新较快,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课程,教师要实时制作最新的讲义发给学生,毕竟一本教材局限性太大,不可能把最新的最全的技术都在教材中体现。软件的操作手册、课程学习论坛、最新的技术资讯等都要及时发给学生作参考,也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制作相关内容,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及掌握程度。
2.4 考核方式多样灵活
应用型人才区别其他类型人才的培养是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操作能力[5]。对于“网站建设”课程成绩组成应该更加多样化[4],其内容及比例如表1所示。
3 课程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1 学生学习投入度的测评
课程改革后将使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占主导,因此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对学生投入度及时测评,将面临挑战。
3.2 教师在课程设计的投入度
教师对课程的设计要重新审视,对每个知识点如何传达给学生及学生在每个知识点所充当的角色等方面也要重新设计。
3.3 课程改革存在的风险
任何的改革都存在风险,课程改革需要充分论证后才可以实施。
课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程改革就需要大胆尝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课堂讲授等多元素协同完成。
本文以“网站建设”为例提出课堂教学改革及考核思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同时将课堂延伸,最终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今后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还应多注重细节,以及平时管理过程文件的积累。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陈燚,王水花,张煜东.网站设计课程内容优化探讨[J].电脑知
识与技术,2016.17.
[2] 胡珍新.基于计算思维的网站设计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4.20.
[3] 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
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4.2.
[4] 王健.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标准研究[J].中
国电力教育,2011.34.
[5] 毛凌琳,罗杰思.“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市
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