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2017-01-14楠张立艳王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动机效能个体

王 楠张立艳王 洋

(1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222) (2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东丽供电分公司,天津 300300)

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王 楠1张立艳1王 洋2

(1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222) (2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东丽供电分公司,天津 300300)

采用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内部动机量表、外部动机量表和创新行为量表,对北京和天津地区的144名科技创新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了科技创新者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创新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均可正向预测创新行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科技创新领域中创新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

科技创新,创新动机,自我效能感,创新行为。

1 引言

创新行为 (Innovative behavior)是指个体在工作群体或组织中有意识的产生、促进和实现新颖想法的行为 (Janssen&Van Yperen,2004;Wang,Fang, Qureshi,&Janessen,2015)。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科技创新作为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受到大量企业管理者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被视为组织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王飞绒,陈文兵, 2012)。创新行为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强烈的信念与勇气支撑 (顾远东,彭纪生,2011),缺乏信心和进取精神是阻碍创新行为的最大障碍 (路风,张宏音,2002),因此个体对其自身取得创新成果的信念评估对创新行为具有重大影响。

创新自我效能感 (creative self-efficacy)是衡量创新活动中个体对自己表现出的自我期望,是指个体对其所从事的特定任务,是否具有产生创新行为的能力与信心的评估 (Tierney&Farmer,2002;杨晶照,杨东涛,赵顺娣,姜林娣,2011)。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直接或通过其他因素间接促进创新行为的产生 (冯旭,鲁若愚,彭蕾, 2009;顾远东,彭纪生,2011)。冯旭等人 (2009)通过对服务企业员工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并通过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间接促进创新行为的产生。另一些研究则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新行为和其他影响因素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顾远东,彭纪生, 2010;隋杨,陈云云,王辉,2012)。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是创新行为的关键前提。

虽然已有研究初步证实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新行为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的“黑箱”尚未完全打开,相关选题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仍比较匮乏。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够凭借动机、认知、情感等中介变量来影响个体行为(Bandura,1977)。创新动机是促使个体将创新行为从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动力。依据自我决定理论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SDT)的观点,创新动机可以区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三者由于自我决定程度的差异而分布在一个自我决定连续体上 (Ryan&Deci,2000;刘靖东,钟伯光,姒刚彦,2013)。有研究者初步检验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动机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工作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冯旭等,2009;顾远东,彭纪生,2011)。顾远东和彭纪生 (2011)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直接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而且可以通过成就动机和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上述中介作用中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相互关系缺乏详尽探究。目前动机研究领域中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的关系仍存在争论 (张剑,郭德俊,2003;张剑,宋亚辉,刘肖, 2016)。一些研究发现外部动机会削弱内部动机,即外部奖励会降低个体的自主性,阻碍其探索更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而削弱内部动机 (Amabile, 1996;Deci&Ryan,1985)。另一些研究则发现外部动机不会削弱内部动机,甚至会增强内部动机,并认为物质奖励能够增强个体的自我决定性进而增强内部动机 (Eisenberger&Aselage,2009)。另一方面,实验样本多为服务业员工,较少涉及科技创新领域研发人员。考虑到两者在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开展科技创新领域创新动机的相关研究能够进一步印证并丰富现有研究结果。因此,检验科技创新领域中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创新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其中内部动机是指个体基于对所从事的工作本身的兴趣、好奇和快乐而付出努力的愿望,而外在动机是指个体为了从所从事工作中获得期望结果或者避免消极结果而付出努力的愿望 (Ryan &Deci,2000;张勇,龙立荣,贺伟,2014)。以科技创新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创新自我效能感、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见图1)。基于上述理论分析与以往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1)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科技创新人员的外部动机影响其创新行为; (2)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科技创新人员的内部动机影响其创新行为;(3)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科技创新人员的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中介链影响其创新行为。

图1 创新动机的中介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通过个别施测和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对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科技创新人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回收率为72%。被试年龄范围为24~ 60岁 (平均年龄32.67岁),女性被试72名,占50%,受过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占65.3%。

2.2 研究工具

本文所采用的测量问卷均来自国外主流学术期刊已发表的文献,原始问卷是英文版。为保证中、英文版本的一致性,遵循标准的翻译-回译程序(Brislin,1970)将其翻译成中文问卷。

2.2.1 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

采用由Carmeli和Schaubroeck(2007)发展的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 (Creative self-efficacy scale),共八个项目,涉及到科技创新人员创造性表现的诸多方面,包括对自己有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有创造性地克服困难与挑战等能力的自信心评定等。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方式,从 “1”表示非常不符合依次过渡到 “5”表示非常符合。本次测量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

2.2.2 内部动机量表

采用由Grant(2008)编制的内部动机量表(Intrinsic motivations scale),共四个项目,如:“因为我对科技创新本身很感兴趣”。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方式,从 “1”表示非常不符合依次过渡到 “5”表示非常符合。本次测量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

2.2.3 外部动机量表

采用由Grant和Berry(2011)开发的外部动机量表 (Extrinsic motivation scale),共四个项目,如 “因为我需要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更高收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方式,从 “1”表示非常不符合依次过渡到 “5”表示非常符合。本次测量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

2.2.4 创新行为量表

采用由Janssen(2001)编制的创新行为量表(Innovative behaviour scale),共九个项目,如 “查寻新颖的创新方法、创新技能和创新工具”。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方式,从 “1”表示从不做依次过渡到 “5”表示总是做。本次测量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

2.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9.0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鉴于偏差矫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比传统的Sobel检验效力更好 (方杰,张敏强,2012),因此本研究采用该方法通过抽取5000个Bootstrap样本估计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同时对不同创新动机的中介效应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3 数据分析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鉴于当前研究中所有变量数据都是由被试自评报告的,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效应。为了消除共同方法偏差对研究数据的影响,在问卷施测过程中采用平衡问卷顺序、匿名填写问卷等方式来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效应的程序控制。另外,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对共同方法偏差效应进行了度量,即将所有变量的施测项目放在一起进行未旋转 (unrotated)的因素分析。如果只析出一个因子或某个因子解释了大部分变异,则可认定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反之,则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效应 (周浩,龙立荣, 2004)。参照上述分析程序,当前研究相关结果表明,第一个主成分解释的变异为28.03%,未占到总变异解释量 (64.70%)的一半。因此,本研究所测量变量之间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效应,由其数据所推论出的各类关系是可信的。

3.2 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变量间的相关

表1给出了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0.48, p<0.001;r=0.29,p<0.001);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0.60,p<0.00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均与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0.57,p<0.001;r=0.36,p<0.001)。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变量间的相关 (N=144)

3.3 变量间的中介模型分析

鉴于被试的受教育水平差异较大,将其作为协变量,对全部变量进行中介模型分析。各变量间关系的回归分析见表2。在控制受教育程度之后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科技创新人员的外部动机 (β=0.29,t(141)=3.63,p<0.001);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外部动机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内部动机 (β=0.38,t(140)=5.38,p<0.001;β=0.22, t(140)=3.07,p<0.01);当创新自我效能感、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同时预测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行为时,外部动机能够边缘显著正向预测创新行为(β=0.12,t(139)=1.89,p=0.062),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内部动机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创新行为 (β= 0.41,t(139)=5.74,p<0.001;β=0.35,t(139)= 4.54,p<0.001)。考虑到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仍然显著,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2 各变量间关系的回归分析

表3显示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创新行为的三条间接途径所对应的间接效应及其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产生的总间接效应 (0.19,占总效应的31.87%)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不含0值,表明两个中介变量在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包含三条途径产生的间接效应:第一条途径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外部动机→创新行为,其间接效应值为0.04,置信区间不含0值,表明外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间接作用;第二条途径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创新行为,其间接效应值为0.02,置信区间不含0值,表明该途径产生的间接效应显著;第三条途径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创新行为,其间接效应值为0.13,置信区间不含0值,表明该途径产生的间接效应也显著。

对不同途径产生的间接效应进行两两比较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比较3(间接效应2与间接效应3之间差异)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不含0值,表明间接效应3显著高于间接效应2。比较1(间接效应1与间接效应2之间差异)和比较2(间接效应1与间接效应3之间差异)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含0值,表明比较1和比较2均不显著。

表3 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中介效应分析

4 讨论

本研究同时考察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上升,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行为明显增强,这与现有研究结果相一致 (冯旭等,2009;顾远东,彭纪生,2011)。换言之,创新自我效能感是诱发科技创新人员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创新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行为的产生。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受教育程度之后,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多重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是通过三条间接途径产生的:首先,通过外部动机的独立作用;其次,通过内部动机的独立作用;最后通过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的共同作用。

4.1 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外部动机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单独通过外部动机对创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71%。换言之,较高的创新自我效能感能够提升科技创新人员的外部动机,进而对其创新行为产生促进作用。习得性努力理论 (Learned Industriousness Theory,LIT)认为外在奖励能够通过建立创新行为与强化之间的关系而促进个体创新行为,其中外部动机源自于工作本身之外的因素,诸如绩效奖励、期望评价等(Eisenberger&Rhoades,2001)。人们都希望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高自我效能感的创新者也存在较高的外部动机,以期获得更公平且丰厚的绩效奖励和社会评价,最终也会促进创新行为的产生。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而且外部动机能够调节两者的关系 (Prabhu,Sutton, &Sauser,2008)。当前研究结果与此相一致,表明外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起着不完全中介作用。

4.2 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内部动机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单独通过内部动机对创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1.81%,是最主要的中介变量。换言之,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内部创新动机水平就越高,产生创新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自我决定理论强调内部动机驱动的行为往往受到个体自身心理需求的影响,比如自主性、自我效能感和关联性等 (Ryan&Deci, 2000)。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往往更愿意参与挑战性的活动,并探索新颖的方式来完成各项任务(Broeck,Vansteenkiste,Whitte,Soenens,&Lens, 2010)。相比于日常活动而言,创新行为更为复杂且具有较高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它需要个体克服创新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困难与障碍 (Janssen,Van De Vliert,&West,2004)。最终,那些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创新行为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强的内部动机去进行并完成创新行为。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而且内部动机能够调节两者的关系 (Prabhu et al.,2008)。当前研究结果与此相一致,表明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起着不完全中介作用。

4.3 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外部动机,进而增强其内部动机水平,最终促进创新行为的产生,链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35%。也就是说,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自我效能感越强,外部动机越高,往往具有更高的内部动机,进而对其创新行为产生促进作用。如前所述,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也希望获得更多的外在奖励,诸如职位升迁,绩效奖励等;而这些外在的绩效奖励和社会评价也会增强自身的价值,进而提升个体对所完成事项的兴趣、快乐等内部动机因素,最终促进创新行为的产生。有研究强调外部动机往往要与内部动机发生关系才能促进创新行为 (Amabile,1996),且有研究已经发现外部动机会通过影响内部动机进而影响个体的创新行为 (冯旭等,2009)。当前研究结果与此相一致,表明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4.4 启示与展望

本研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探索性地检验了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创新行为中的多重中介作用,获得了一些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结果。首先,对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在科技创新领域下进行了重新检验,印证了以往企业员工样本的研究结果,为科技创新领域创新者的管理提供有益见解。其次,揭示了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联合作用,证实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创新行为的三条途径,即通过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的间接作用。最后,在实际科技创新管理当中,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培养与激发科技创新人员的内在动机,给以适合其专业技能的任务,而且也要增强科技创新人员的外部动机,给予丰厚的绩效奖励和更多的外在奖励。

5 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创新自我效能感、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和创新行为彼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2)创新自我效能感、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均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3)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方杰,张敏强.(2012).中介效应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乘积分布法,非参数Bootstrap和MCMC法.心理学报,44(10),1408-1420.

冯旭,鲁若愚,彭蕾.(2009).服务企业员工个人创新行为与工作动机、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1(3),42-49.

顾远东,彭纪生.(2010).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南开管理评论,(1),30-41.

顾远东,彭纪生.(2011).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科研管理,32(9),63-73.

刘靖东,钟伯光,姒刚彦.(2013).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人人群的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1(10),1-11.

路风,张宏音.(2002).寻求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对宝钢在汽车板市场赢得竞争优势过程的分析.管理世界,(2),110-124.

隋杨,陈云云,王辉.(2012).创新氛围,创新效能感与团队创新:团队领导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44(2),237-248.

王飞绒,陈文兵.(2012).领导风格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科学学研究,30(6),943-949.

杨晶照,杨东涛,赵顺娣,姜林娣.(2011).工作场所中员工创新的内驱力: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心理科学进展,19(9),1363-1370.

张剑,郭德俊.(200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11(5),545-550.

张剑,宋亚辉,刘肖.(2016).削弱效应是否存在:工作场所中内外动机的关系.心理学报,48(1),73-85.

张勇,龙立荣,贺伟.(2014).绩效薪酬对员工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心理学报,46(12),1880-1896.

周浩,龙立荣.(2004).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12(6),942-950.

Amabile,T.M.(1996).Creativity in context:Update to"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Westview Press.

Bandura,A.(1977).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Psychological Review,84(2),191-215.

Brislin,R.W.(1970).Back-translation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1(3),185-216.

Broeck,A.,Vansteenkiste,M.,Witte,H.,Soenens,B.,&Lens,W. (2010).Capturing autonomy,competence,and relatedness atwork:Construc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work-related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scale.JournalofOccupational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83(4),981-1002.

Carmeli,A.,&Schaubroeck,J.(2007).The influence of leaders′and other referents′normative expectations on individual involvement in creative work.The Leadership Quarterly,18(1),35-48.

Deci,E.L.,&Ryan,R.(1985).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Pantheon.

Eisenberger,R.,& Aselage,J.(2009).Incrementaleffectsof reward on experienced performance pressure:Positive outcomes for intrinsic interest and creativity.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30(1),95-117.

Eisenberger,R.,& Rhoades,L.(2001).Incremental effects of reward on creati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1(4),728-741.

Grant,A.M.(2008).Does intrinsic motivation fuel the prosocial fire? Motivational synergy in predicting persistence,performance,and productivit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93(1),48-58.

Grant,A.M.,&Berry,J.W.(2011).The necessity of others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Intrinsic and prosocial motivations, perspective taking,and creativity.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54(1),73-96.

Janssen,O.(2001).Fairness perceptions as a moderator in the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b demands, and job perform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44(5),1039-1050.

Janssen,O.,& Van Yperen,N.W.(2004).Employees′goal orientations,the quality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and the outcomes of job perform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7(3),368-384.

Janssen,O.,Van de Vliert,E.,&West,M.(2004).The bright and dark sides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innovation:A special issue introduction.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5(2),129-145.

Prabhu,V.,Sutton,C.,&Sauser,W.(2008).Creativity and certain personality traits:Understand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rinsic motivation.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1),53-66.

Ryan,R.M.,&Deci,E.L.(2000).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 development,and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55(1),68-78.

Tierney,P.,&Farmer,S.M.(2002).Creative self-efficacy:Its potential antecedents and relationship to creative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5(6),1137-1148.

Wang,X.H.F.,Fang,Y.,Qureshi,I.,& Janssen,O.(2015). Understanding employee innovative behavior:Integrating the socialnetwork and leader-member exchang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36(3),403-420.

Influence of Creative Self-efficacy on Innovative Behavior:Analysis of Multiple Mediation Effect

Wang Nan1,Zhang Liyan1,Wang Yang2
(1 School of Business,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ianjin 300222;2 State Grid Tianjin Power Corporation Dongli Supply Company,Tianjin 300300)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of creative self-efficacy,creative motivation and innovative behavior,a sample of 144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were assessed with the Creative Self-efficacy Scale,the Intrinsic Motivations Scale,the Extrinsic Motivation Scale,and the Innovative Behavior Scale.Results were as follows:1)Variou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among creative self-efficacy,intrinsic motivation,extrinsicmotivation and innovativebehavior;2)Creativeself-efficacy,intrinsicmotivation,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had positive effect on innovative behavior;3)Intrinsic motivation,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played multiple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creative self-efficacy and innovative behavi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reative self-efficacy,creative motivation,innovative behavior.

B849

2016-3-29

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计划项目 (TD12-5055)。

王 楠,E-mail:23402592@qq.com。

猜你喜欢

动机效能个体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动机不纯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