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2017-01-14郑治国廖晓明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资本维度

李 力 郑治国 廖晓明

(南昌大学教育系,南昌 330031) (江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南昌 330022)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系,南昌 330031)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李 力 郑治国 廖晓明

(南昌大学教育系,南昌 330031) (江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南昌 330022)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系,南昌 330031)

用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量表”、 “工作绩效量表”及 “社会支持问卷”对来自全国8所高校的718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统计方法,深入分析了社会支持、职业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模型的理论架构,探究了社会支持在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的中介模型效应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支持、职业心理资本、工作绩效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职业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对工作绩效的主效应非常显著;社会支持在职业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工作绩效间的中介效应也均显著。这表明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对工作绩效不但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通过社会支持工作绩效产生了间接的影响。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心理资本,建立良好的内、外社会支持系统对提升工作绩效都会形成良好的激励效果,从而实现教师和高校的共同发展。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工作绩效,社会支持。

1 引言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是高校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核心心理要素,是一种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标准的心理状态。在我国,高校教师是高校职能的主要践行者,承担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责,职业内容是多方位的。高校教师作为一支特殊的群体,其职业心理资本较其它群体存在其特殊的内容。李力,郑治国和廖晓明 (2015)在Luthans心理资本四维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出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构念的二阶四因素模型,即由认知资本、情感资本、意志资本和人际资本四个二阶因子和智慧、自我效能、乐观、幸福感、进取、韧性、自制、感恩、合作、宽恕、爱与信任十一个一阶因子构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热点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及其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等维度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表现为心理资本水平高的员工,其工作绩效越好 (Avey,Reichard,Luthans,&Mhatre,2011;夏芸,2012)。柯江林,孙健敏等(2010)发现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力价值超过了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之和。然而,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直接的,其中工作倦怠、积极的求职行为、职业压力或职业延迟等变量可能起到了部分中介影响作用 (柯江林,孙健敏,韩瑛,2014;张西超,胡婧,宋继东,张红川,张巍,2014;孙裕如,2013)。Horowita(2001)和他的同事在研究中也发现,社会支持与个体自我概念、社会技能、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等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有目标的、积极寻求帮助的个体才有可能会获得枳极的结果。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从而影响其工作绩效。社会支持一方面能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也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实际的社会支持可以通过个体内部的心理动机对行为产生显著的效果。

高校是各方面人才聚集的场所,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水平人才的储备库。教师的优秀心理品质对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我价值、职业发展及高校组织建设会产生积极的竞争优势 (曾练武,2010;范梅,曾宝成,李君丽,2006)。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工作绩效,发挥教师的潜力和作用一直是高校积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以往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关注领导管理的低效、教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冲突以及功能失调的态度和行为。事实证明,在今天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高校组织只关注这些类似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只着眼于 “过去”和 “现在”管理模式已经过时,已不再足以维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具有积极意义。自信、乐观的教师有较高的职业心理资本水平,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工作意向。本研究根据李力等 (2015)的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构念维度,实证探索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并分析社会支持在两者关系的中介作用机制。旨为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心理资本,促进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性的研究成果。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样本

从国内八所高校中抽取了850名教师进行测试,回收有效问卷718份,有效率为84.5%,其中“211工程”高校教师286份,其它高校教师432份。男性378人,女性40人;教授148人,副教授247人,讲师236人,助教87人;博士学位329人,硕士223人,学士166人。

2.2 研究工具

2.2.1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量表

该量表由李力等 (2015)编制,共65个项目,分为认知资本、情感资本、意志资本和人际资本四个部分,其中认知资本包括智慧、自我效能两个因子;情感资本包括乐观、幸福感两个因子;自制资本包括进取、韧性、自制三个因子;人际资本包括宽恕、感恩、合作、爱与信任四个因子。量表采用Likert 6点法计分,1=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有些不符合,4=有些符合,5=比较符合,6=符合。除了10、38、44、45项目采取反向计分以外,其它项目均为正向计分。十一个一阶因子的建构信度值均在0.73以上;认知、情感、意志和人际资本四个二阶因子的建构信度分别为0.97、0.95、0.88、0.99。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54,各个因子的α系数也均在0.7以上。整份量表结构合理,信度和效度指标都能较好地满足测量学的要求。

2.2.2 工作绩效量表

由Thornton主编,整份量表分为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两个维度,共6个项目,采用Likert 6点法计分,1、2、3、4、5、6分别表示从 “不同意”到 “同意”。整份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

2.2.3 高校教师社会支持问卷

对肖水源的社会支持问卷进行修订。整份问卷共13个条目,均为选择题。由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因子组成。其中客观支持和主观各5个条目,支持利用度3个条目。采用Liker 5点模式对项目的支持程度进行记分。修订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693、0.708和0.686。三个因子分别解释了33.260%、23.723%和8.755%的总方差,总的累计贡献率为65.738%。各维度测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问卷质量稳定、可靠。

2.3 研究假设

通过实证分析,探索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是否有可能通过社会支持来影响工作绩效。即分别将社会支持及其三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研究社会支持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三个因子在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有正向、直接的影响效应。

假设2:社会支持在职业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影响中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假设3:社会支持在认知资本、情感资本、意志资本和人际资本因子与工作绩效的影响中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2.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等统计技术对测量资料进行处理。以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及工作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在模型中的中介效应。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 16.0和LISREL 8.7。

3 研究结果

3.1 职业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工作绩效的相关

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社会支持、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工作绩效及其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均非常显著,表明社会支持与其它各因子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3.2 工作绩效对职业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为了初步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效应,以工作绩效为因变量,认知资本、情感资本、意志资本和人际资本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一;以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为自变量,工作绩效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二。回归模型检验结果见表2。

表1 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表2 工作绩效对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及其四个维度的回归分析

在以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及职业心理资本整体对工作绩效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中可以发现,F值分别为119.849(p<0.001)和462.479(p<0.001),说明建立的预测回归模型有效。各自变量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且除了人际资本外,其它t检验统计量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均非常显著,这表明职业心理资本及认知、情感、意志资本对工作具有较高的正向预测力,而人际资本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效应不明显。模型一中校正后的判定系数R2为0.548,表明认知资本、情感资本、意志资本和人际资本四个变量对工作绩效的预测力和为54.8%;模型二的判定系数R2为0.556,大于模型一中的R2(0.548),表明职业心理资本整体对工作绩效的预测力达到55.6%。可见,模型二的拟合优度更高,因变量可以被模型解释的变量成分更多,这表明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效应具有协同性。

3.3 社会支持在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间的中介效应

3.3.1 职业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运用结构方程的潜变量分析法,以职业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作为模型中的外源潜变量,来探求两者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关系,从而对职业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的效应进行检验。由于职业心理资本量表、社会支持文件及工作绩效量表都是二阶模型量表,项目较多,结构比较复杂。为了防止潜变量间数据单位差异过大而影响拟合效果,首先对三个量表的一阶因子进行因子分数合成,然后以一阶因子的因子合成分作为全模型内、外潜变量的观测变量数据。

由表3和表4的检验结果可见,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指数中基本符合SEM的要求,但有些拟合指数存在偏差 (X2/df=7.293>5,AGFT=0.89<0.9)。但从路径系数及其对应的t值上来看,路径系数均大于0,t值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从统计结果中发现,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对社会支持的结构参数MI修正值为8.92>5,表明此参数应该纳入模型当中。通过对模型的参数与残差结果的分析显示模型有进一步修正的空间。模型的修正图见图2,检验结果见表5和表6。

图1 社会支持与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路径的标准化解

表3 社会支持与高校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拟合度指数表

表4 社会支持与高校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路径的标准化系数表

图2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的路径修正图

表5 高校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修正模型的拟合度指数表

从表5中的拟合指数中可以发现,如预期般的,经过增加一条由 “心理资本”到 “社会支持”的路径后,模型的整体拟合状况大幅提升,X2/df值降至2.53,RMSEA=0.04,显示这一修正具有统计的意义。表6中模型的三条路径系数都大于0,其t值在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职业心理资本及社会支持都对工作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另外职业心理资本还通过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产生了影响。因此,从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方面,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直接效应上看,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越高,其工作绩效表现越好 (0.85);从间接效应来看,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会通过社会支持影响工作绩效 (0.50),进而影响工作绩效 (0.17)。

表6 高校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修正模型的路径标准化系数表

3.3.2 社会支持在职业心理资本各维度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中介效应

回归分析的探测结果表明,认知资本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预测力。根据此研究结果,建立认知资本、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影响的构想模型。运用结构方程的潜变量分析技术分别把认知资本、情感资本、意志资本及人际资本因子作为模型中的外源潜变量,工作绩效作为内生潜变量,来探求模型变量间的影响关系。

(1)社会支持在认知资本因子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中介效应

从表7中数据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指数完全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参考标准。图3及表8的验证数据表明,模型中的三条路径系数都大于0,其t值在0.0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认知资本对工作绩效既直接的正向影响,也通过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产生了间接影响。从直接效应上看,高校教师的认知资本越高,其工作绩效表现越好;从间接效应来看,高校教师的认知资本会通过社会支持影响工作绩效,进而影响工作绩效。

图3 认知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路径图

表7 认知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拟合度指数表

表8 认知资本与对工作绩效影响路径的标准化系数表

(2)社会支持在情感资本因子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中介效应

表9中所呈现模型的拟合指数均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参考标准。图4及表10显示模型中的三条路径系数也都在0以上,其T值在0.01的水平上效应显著,表明认知资本对工作绩效既直接的正向影响,也通过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产生了间接影响。

图4 情感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路径图

表9 情感资本与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拟合度指数表

表10 情感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路径的标准化系数表

(3)社会支持在意志资本因子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中介效应

从图5、表11及表12的验证结果可以发现,模型的拟合指数均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参考标准,路径系数都大于0,对应T值也均在0.01的水平上呈现较显著的特征,表明意志资本一方面对工作绩效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也通过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产生了间接影响。

图5 意志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路径图

(4)社会支持在人际资本因子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中介效应

表13中的模型拟合指数结果表明,统计结果符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参考标准,模型与测量数据的吻合性一致。另从图6及表14的检验结果可知,人际资本对工作绩效既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也通过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产生了间接影响。

表11 意志资本对工作绩效间影响模型的拟合度指数表

表12 意志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路径的标准化系数表

图6 人际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路径图

表13 人际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的拟合度指数表

表14 人际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路径的标准化系数表

4 讨论与分析

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通过LISREL 8.7统计软件来探索在社会支持中介变量的影响下,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及其四个一阶因子即认知资本、情感资本、意志资本和人际资本对工作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1)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工作绩效及其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职业心理资本的整体与工作绩效的相关系数要高于职业心理资本各维度与工作绩效的相关系数。高校教师在努力发展教学和科研能力等认知资本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在组织工作中的归属感、自信心和自尊心,体验到更强的职业胜任感、幸福感、支持度等情感和意志资本。一方面,如果领导、同事及学生等组织成员彼此信任、合作、相互支持,就能形成友好、和谐和安全的人际氛围,促使教师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组织的活动,增强与他人的合作,缓解工作中的负面效应,更有效地提升个人职业效能及组织绩效;另一方面,有价值的成果和工作绩效和社会支持又能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的发展。可以说社会支持、工作绩效与职业心理资本是以正螺旋的路径不断相互影响、相互提升,两两相互促进,以形成良性循环变动的关系,最终促进个体及组织螺旋式上升发展的态势。

(2)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对工作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之前的研究已经证实了企业员工的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的积极作用 (Luthans&Youssef,2004)。但这些研究均是基于企业环境下进行的。本研究通过所建立的两个回归方程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对工作绩效有极为显著的正向预测影响,这说明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是工作绩效重要的外生变量。另外,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整体对工作绩效的可解释变异量要高于各维度对工作绩效的变量可解释量。这表明,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因子内部应该存在协同效应。提高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水平可以促进工作绩效改进的研究构想是正确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对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的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职责。这为教师职业生涯开发管理及个体、组织工作绩效改进的各潜变量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提供了实证性的分析依据。即一方面要深掘影响工作绩效的内在隐性激励变量类型,另一方面发现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的关系模型中内、外生潜变量间的作用机制,从而着力构建一套有利于真正持久激发教师的激励体系。

(3)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及各维度通过社会支持中介变量的作用对工作绩效有间接的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对工作绩效变量的作用受到了社会支持中介变量的影响。教师的职业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社会支持产生的。当个体面对工作压力时,心理资本这种积极的心理资源可以帮助个体更好的应对,从而产生更低的压力反应 (Avey,Luthans,&Jensen,2009)。本研究结果为高校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个视角,即可以通过开发和构建高校教师的内、外社会支持系统来促进教师的职业兴趣和工作绩效。Luthans,Youssef和Avolio(2007)提供了基于心理资本的微干预模型可以有效提升个体心理资本的策略。国内学者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也验证了在微干预模型下,提升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有效性 (温磊,2009;郑国娟,2008;徐莺,2009)。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的开发可以促进教师通过对工作所处的社会、组织以及心理背景的支持间接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通过个体在对以往经验的整合、榜样学习以及在组织内传递知识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共享和转移而获取有益的信息。通过对自我认知的改变,提高学习技能,而不断获得本身的竞争优势,获取持续成长的动力。另外如果教师遇到较大的压力和困难可以帮助其合理利用客观社会支持来缓冲、降低压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减少或消除教师在工作中的负面情绪达到提高工作绩效且增强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的目的。同时,与领导、同事及学生的沟通和合作,同样也可以加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更好地提升职业发展和工作绩效。

建立和健全一个良好的、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是聚集人才团结协作,提高组织绩效的重要方式。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要想促进教师工作绩效的提升和职业发展,高校管理者一方面要鼓励和帮助教师努力提升内在的积极心理能力,密切关注和培养教师在职业中潜在的创新、自信、乐观、韧性、合作、宽容和爱等正向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着力建构配套的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支持的机制,把物质支持和精神的支持结合起来,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和安全保障支持。如建立公平、公正的内部晋升制度,完善高激励性的薪酬分配制度,完善绩效的评价体系,充分有效地应用绩效评价的结果等方式来促进高校教师绩效的改进和提高。同时学校还应给予教师精神上的认同、关怀、成长空间和自我实现的等有效支持途径。在此基础上,营造愉快、融洽及信任的人际环境,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让教师感觉自己在组织中是处于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如建立明确的目标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当工作达到目标后给予肯定,并给予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授权和激励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方针等。实践也证明,在高校组织中,领导、同事和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可以促使教师在工作中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使之不断调整状态并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让高校教师始终能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范梅,曾宝成,李君丽.(2006).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现代大学教育,(3),159-161.

柯江林,孙健敏,石金涛,顾琴轩.(2010).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总效应效应差异及调节因素.管理工程学报,(4),29-36.

柯江林,孙健敏,韩瑛.(2014).大学生心理资本对求职绩效的影响:积极求职行为的中介效应.心理学探新,(5),468-473.

李力,郑治国,廖晓明.(2015).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心理学探新,(6),534-540.

李力,郑治国.(2015).社会支持、职业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间的调节.江西社会科学,(11),225-230.

孙裕如.(2013).企业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职业延迟满足的中介作用.硕士论文,安徽芜湖:安徽师范大学.

温磊,七十三.(2009).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干预的实验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6),672-675.

夏芸.(2012).公务员心理资本、工作倦怠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硕士论文,陕西西安:西北大学.

徐莺.(2009).人力资源管理视野中的心理资本初探.企业导报, (3),161-162.

曾练武.(2010).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分析.现代大学教育,(3),107-109.

张西超,胡婧,宋继东等.(2014).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200-207.

郑国娟.(2008).管理背景下心理资本的嵌入.经济管理,(15),6-10.

Avey,J.B.,Luthans,F.,&Jensen,S.M.(2009).Psychological capital:A positive resource for combating employee stress and turnov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48(5),677-693.

Avey,J.B.,Reichard,R.J.,Luthans,F.,&Mhatre,K.H.(2011). 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attitudes,behaviors,and performance.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2(2),127-152.

Horowita,L.M.,Krasnoperova,E.N.,Tatar,D.G.,Hansen,M.B., Person,E.A.,Galvin,K.L.,et al.(2001).The way to console may depend on the goal:Experimental studies of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37(1),49-61.

Luthans,F.,Youssef,C.M.,&Avolio,B.J.(2007).Psychological capital:Developing the Human Competitive Edg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uthans,F.,&Youssef,C.M.(2004).Human,social,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ad vantage.Organizational Dynamics,33(2), 143-160.

University Teachers′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Job Performance:Mediat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Li Li,Zheng Zhiguo,Liao Xiaom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

With“University Teachers′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Scale”,“Job Performance Scale”and“Social Support Scale”,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among 718 teachers from 8 universities.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techniques,we explored and verified the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on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ts dimensions with job performance.Then we analyzed model′s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ocial support,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job performance in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the mediation effect.we fin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of the dimensions of university teachers′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social support with job performance;University teachers′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t′s dimensions have positive direct effects on job performance;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that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t′s dimensions influence on job performance are also significant.This indicates that the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t′s various dimensions have not only a direct impact on job performance,but also an indirect impact on job performance through social support.Therefore,college administrators should manage to improve university teachers′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establish a good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support system that can form good incentive effect so as to accomplish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n teacher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teachers,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capital,job performance,social support.

G443

2015-5-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2BSH050)和江西省高等学校教改研究项目 (JXJG-14-1-15)。

郑治国,E-mail:zhengzhiguo@jxnu.edu.cn。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资本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