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布洛芬混悬剂治疗早产儿PDA的临床观察

2017-01-14刘东关浩峰王方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3期
关键词:布洛芬早产儿口服

刘东 关浩峰 王方方

口服布洛芬混悬剂治疗早产儿PDA的临床观察

刘东 关浩峰 王方方

目的 研究口服布洛芬混悬剂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PDA早产儿, 均口服布洛芬混悬剂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早产儿经治疗后26例闭合, 闭合率为86.67%。治疗期间有8例早产儿出现少尿症状, 发生率为26.67%, 经利尿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在早产儿PDA的治疗中, 采取口服布洛芬混悬剂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疗效, 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性高, 值得应用。

布洛芬混悬剂;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PDA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疾病, 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约为20%左右, 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具有更高的发病率。该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与控制, 将可能引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等病症, 严重时会造成死亡[1]。另外, PDA还会增加早产儿肺部发育不良、脑室内出血等情况的发生率, 因此, 为了确保早产儿安全、健康的生存与成长, 需要尽早将动脉导管关闭, 以改善早产儿发育过程, 提高早产儿预后效果。基于此, 本文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PDA早产儿30例, 研究口服布洛芬混悬剂治疗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PDA早产儿30例, 其中男11例, 女19例, 胎龄26~34周,平均胎龄(30.2±1.1)周, 出生体重900~2200 g, 平均出生体重(1549.5±132.8)g。纳入标准:均为早产儿, 均经心脏彩超确诊为PDA, 早产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严重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凝血功能异常、先天性紫绀型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的早产儿。

2 结果

30例早产儿经治疗后26例闭合, 闭合率为86.67%。治疗期间有8例早产儿出现少尿症状, 发生率为26.67%, 经利尿治疗后均好转。

3 讨论

在胎儿时期, 动脉导管是在主动脉、肺动脉之间的常规血流通道。胎儿这一阶段肺呼吸功能不足, 肺动脉血从右心室经导管进入降主动脉, 左心室血液进入升主动脉。因此,在胚胎时期, 动脉导管是特殊循环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胎儿在出生后, 肺部发生一定膨胀, 负责气体交换作用, 体循环、肺循环各自运行, 动脉导管失去作用并自行闭合。但如果持续不闭合, 则形成PDA的情况, 一般需要采取手术中断血流。

PD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 占12%~15%, 女性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 约1/10患儿可能合并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畸形。此类疾病的病因较为复杂, 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3]。另外, 胎儿发育期间发生任何可能对心脏胚胎发育造成影响的因素, 也容易引发此类心脏畸形, 例如母体患有高钙血症、糖尿病、柯萨奇病毒感染、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风疹等。另外, 如果母体服用甲糖宁、抗癌等药物, 或接触放射线,胎儿也有发生PDA的风险。

对于早产儿来说, 发生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较高,因而早产儿PDA也较为常见。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连接主动脉、肺动脉的重要血管通路, 对于胎儿循环至关重要。胎儿出生后建立呼吸机制, 肺部膨胀, 动脉血氧分压突然增加,引起动脉导管关闭肌肉收缩。同时, 激活激肽酶原-缓激肽系统、抑制前列腺素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合成, 从而使动脉导管正常收缩并关闭。另外, 新生儿通过建立自主呼吸, 肺部发生膨胀, 肺血管阻力减少, 体循环阻力增加。因此, 原来从动脉导管流经的血液量明显降低, 并部分向左右方向分流。正常情况下, 新生儿在出生第1天, 动脉导管会发生功能上的关闭, 在解剖方面, 一般会在出生后1~3个月完成关闭。如果新生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 将在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留存1个异常血管通路, 即形成了PDA。研究表明, 早产儿发生PDA的几率相对更高, 并且通常和疾病状态、出生体重、日龄、胎龄等因素相关。具体来说, 如果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日龄小、胎龄小, 则发生PDA几率较高[4]。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早产儿PDA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诊疗技术和药品, 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为确切的疗效。吲哚美辛是一种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 对于动脉导管的关闭, 可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该药用于早产儿的疾病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加, 药物疗效会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 早产儿出生3~4周后, 使用该药的作用相对有限。以往主要使用吲哚美辛, 对早产儿PDA进行治疗, 虽然疗效确切, 但该药具有较大的副作用, 容易引起早产儿黄疸加重、肾功能损害、血糖降低、出血倾向、结肠炎、坏死性小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因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近年来研究表明, 布洛芬具有相似于吲哚美辛的作用, 也是一种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药物, 对于早产儿PDA, 也可发挥理想的疗效[5-7]。近几年, 布洛芬混悬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早产儿PDA的治疗中, 发挥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能够避免对早产儿肾脏、肠系膜、脑血流的不良影响, 也能减轻对肾脏的副作用。由于目前尚未出现成熟的布洛芬针剂, 因而可通过口服布洛芬混悬剂的方法对早产儿用药[8-10]。

本文研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 1 ml药物中含有20 mg布洛芬, 辅料则包括色素、防腐剂、纯化水、羟丙甲纤维素、甘露醇、蔗糖、桔子香精、枸缘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聚山梨酯80、甘油等。药物制作为水果味, 口服口感较好, 克服了传统片剂研碎后口感不佳的问题, 早产儿用药依从性更高。在用药中, 使用注射器抽取所需的药量, 能够避免用药误差。通过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的方法治疗早产儿PDA, 避免了早产儿开刀手术的痛苦, 使早产儿的生存几率大大增加,发生后遗症的几率则明显减少。不过,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早产儿, 不可服用布洛芬混悬剂, 例如患有特殊性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主动脉及肺动脉瓣闭锁、完全性大血管错位等畸形, 此时早产儿动脉导管代偿性开放是十分必要,也是早产儿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此种情况为布洛芬混悬剂的用药禁忌, 在临床治疗中应加以注意。

本文研究表明, 30例早产儿经治疗后, 26例早产儿闭合,闭合率为86.67%。治疗期间有8例早产儿出现少尿症状, 发生率为26.67%, 经利尿治疗后均好转。

综上所述, 在早产儿PDA的治疗中, 采取口服布洛芬混悬剂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疗效, 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性高, 值得应用。

[1] 程海霞. 口服布洛芬混悬剂治疗早产儿PDA的临床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3(6):114.

[2] 刘仙平.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5(3):168-169.

[3] 李浩彬, 梁燕清, 邢子君, 等. 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无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观察. 社区医学杂志, 2013(18):38-39.

[4] 周卫萍, 刘莺, 王玲, 等.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PDA4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22(1):97-98.

[5] 胡颖宇, 林泳, 林治.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PDA的临床观察.新余学院学报, 2009, 14(6):94.

[6] 杨春, 张春秀, 徐桂玲. 口服布洛芬混悬剂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 2006, 22(15):1811-1812.

[7] 张淑娟, 高原.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06, 36(6):586-587.

[8] 杨波, 高翔羽, 王秀利, 等. 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对照研究.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3, 9(2):155-161.

[9] 吴海霞, 李明霞.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 中外医疗, 2012.31(21):8.

[10] 黄柏枝, 陈就好, 麦润婵, 等. 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效果及影响因素.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13):1015-10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74

529000 江门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及儿童重症监护室

1.2 方法 所有早产儿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和基础疾病治疗, 在此基础上, 早产儿进奶时口服布洛芬混悬剂(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359), 首次剂量按体重0.5 ml/kg, 第2、3次剂量均为0.25 ml/kg, 用药间隔为24 h。3剂服用完毕24 h后, 对早产儿进行心脏彩超检查, 如果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合, 再按同样的方法和剂量服用第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早产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有效:早产儿服药2个疗程内动脉导管闭合;无效:早产儿服药2个疗程后动脉导管仍未闭合[2]。

2017-10-16]

猜你喜欢

布洛芬早产儿口服
布洛芬真是万能止痛药?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布洛芬能抗炎镇痛 但肠胃不好者禁用
经常口服避孕药和使用节育环的女性何时怀孕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儿童退热还能用布洛芬吗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