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中的磁性附着体应用及有效性评定
2017-01-14王彩虹
王彩虹
口腔修复中的磁性附着体应用及有效性评定
王彩虹
目的 观察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接受义齿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修复过程中均给予磁性附着体, 对治疗前后的咀嚼能力、固定力以及随访后的并发症、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前咀嚼能力评分(0.25±0.04)分、治疗后3 d咀嚼能力评分(0.67±0.05)分、治疗后1个月咀嚼能力评分(0.73±0.06)分, 治疗后3 d、1个月的咀嚼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治疗前固定力(1.42±0.15)N、治疗后3 d固定力(4.22±0.25)N、治疗后1个月固定力(4.75±0.30)N, 治疗后3 d、1个月的固定力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对20例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 其中发生根面龋0例, 义齿断裂0例,牙龈炎1例(5.00%);满意度为95.00%。结论 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效果显著,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咀嚼能力, 并且还能增强义齿固定力,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口腔修复;磁性附着体;应用效果
近年来, 我国口腔疾病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一般采用人工装置进行口腔修复, 而磁性修复是一种新型的口腔修复方法, 其效果比较显著, 具有较好的固定力[1]。本院为了观察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 选取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6年12月12日~2017年1月12日收治的20例接受义齿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41~84岁, 平均年龄(62.21±7.26)岁;病程6个月~4年, 平均病程(2.12±0.63)年。20例患者均符合接受义齿修复的诊断标准, 且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20例患者修复过程中均给予磁性附着体, 具体为:①准备基牙:术前10 d对患者进行基牙根管治疗, 将其牙龈边缘磨平, 并将根管口颊两侧的中心位置磨成凹面, 最后根据其形态制定防旋转沟。②制造根帽:将硅橡胶注入根管部位, 并将根部覆盖, 取全颌印模, 采用石膏将其灌满, 做成根管形状蜡像, 可在其底端放置衔铁, 促使颌平面与衔铁处于平行状态中, 最后包埋根管内蜡型, 在根帽上采用钴铬合金进行灌注。③模型制定完毕后给患者进行试戴, 试戴过程中将根帽附着于基牙上, 并对准衔铁位置, 完全吻合后,根据模型制定义齿。④义齿蜡型经患者试戴后, 若未出现与磁性附着物粘附现象, 可指导患者试戴7 d, 从而再次确定根帽与对合之间的距离。⑤在制作义齿粘附磁体时, 首先促使口腔和义齿进行完全吻合, 其次在磁体上进行喷砂, 并应用树脂进行包裹, 最后对患者进行修复手术。⑥手术结束后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 并定期进行复查。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咀嚼能力与固定力比较 20例患者治疗前咀嚼能力评分(0.25±0.04)分、治疗后3 d咀嚼能力评分(0.67±0.05)分、治疗后1个月咀嚼能力评分(0.73±0.06)分,治疗后3 d、1个月的咀嚼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治疗前固定力(1.42±0.15)N、治疗后3 d固定力(4.22±0.25)N、治疗后1个月固定力(4.75±0.30)N, 治疗后3 d、1个月的固定力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与满意度 手术结束后对20例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 其中发生根面龋0例, 义齿断裂0例, 牙龈炎1例(5.00%)。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 完全满意13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1例, 满意度为95.00%。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口腔问题越来关注,口腔修复在临床上一般是指治疗牙列缺损、牙周病、颌面缺失以及牙龈缺损等。当牙齿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 导致咀嚼能力下降以及牙齿固定力降低, 对语言、发音以及美观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常采用义齿进行修复[2]。
常规治疗方法是采用帽式附着体进行治疗, 首先观察患者口腔残留根, 其次进行附着体制作, 最后将其置入口腔,此类方式可以将患者的残根保留, 但是容易诱发牙龈发炎,从而出现口臭、明显异物感等现象[3];而磁性附着体是一种特殊物理材料所制成,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主要是通过磁体的吸引力, 从而增加义齿的固定力, 可以有效改善不牢固的缺点, 促使患者口腔部分缺损、畸形恢复正常[4-7]。
磁性附着体主要是用于义齿磁体与根帽进行衔接, 可以将磁与铁之间的吸引力作为义齿的固定力, 从而促使不锈钢封套与非磁性不锈钢底盘连接在一起, 在内部形成闭合环路,从而进行蓄磁能, 不仅可以提高义齿的耐受程度, 并且还能对冠根长度进行改善, 从而减少牙周膜的负担, 促使其更加美观;除此之外具有操作简单、适应性高的优势, 且在应用过程中戴取比较方便, 便于术后进行口腔清洁[5,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20例患者治疗前咀嚼能力评分(0.25±0.04)分、治疗后3 d咀嚼能力评分(0.67±0.05)分、治疗后1个月咀嚼能力评分(0.73±0.06)分, 治疗后3 d、1个月的咀嚼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治疗前固定力(1.42±0.15)N、治疗后3 d固定力(4.22±0.25)N、治疗后1个月固定力(4.75±0.30)N,治疗后3 d、1个月的固定力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对20例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其中发生根面龋0例, 义齿断裂0例, 牙龈炎1例(5.00%);满意度为95.00%。
综上所述, 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效果显著,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咀嚼能力, 并且还能增强义齿固定力, 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1] 钱柏宇.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4.23(1):2991.
[2] 姚莉, 赵欣.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a4):60-61.
[3] 肖晓庆.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46-48.
[4] 吴茫茫, 张先琴.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2):16-17.
[5] 赵跃峰, 杨文香, 姜海英, 等. 探讨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35(11):1582-1583.
[6] 魏林娜, 彭成星, 赵永红.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吉林医学, 2013, 34(33):6991.
[7] 邹红. 15例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中国医药导刊, 2011.13(7):1114-1115.
[8] 许咏梅. 10例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大理学院学报, 2010, 9(2):68-69.
[9] 李渠, 刘明颖.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当代医学, 2012(32):18-19.
[10] 郭英娜, 王好红, 王刚.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3(32):120-1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041
124010 辽河油田总医院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治疗前后的咀嚼能力、固定力以及随访后的并发症、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评价。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 总分为100分,可分为3部分, 即不满意(<60分)、基本满意(60~80分)、完全满意(>80分)。满意度=(完全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