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四明医院十五周纪念册》的史料价值*
2017-01-1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姚 政 王姿英
·医药学史·
浅议《四明医院十五周纪念册》的史料价值*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姚 政 王姿英
现存上海市图书馆的《四明医院十五周纪念册》,由医院创办者和管理者组织编写,通过详细介绍该纪念册各部分内容,对医院自1906年以来的沿革,特别是四明医院自1922年成立后15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多角度的记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四明医院 纪念册 史料价值 上海 民国时期 医学史
四明医院是由四明公所创建,服务于宁波同乡的慈善机构,初创于1906年,1922年拓址重建并正式命名,直至1953年被上海市政府接收时,仍保留着较大的业务量。在研究该医院的建立和发展历史中,有一份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她就是现存于上海市图书馆的《四明医院十五周纪念册》。刊印于1937年的这本手册,由医院创办者和管理者组织编写,对医院自1906年以来的沿革,特别是四明医院自1922年成立后15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多角度的记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四明医院十五周纪念册》成册于1937年,也就是四明医院拓建命名后的第十五年,时任院长戎明士在卷头语中提及“今年(1937年)夏天,本人就提请董事会通过,刊印一本十五周年纪念册,分赠给我们同乡,留一个永久的纪念”,这当是这本册子的缘起。手册由俞鸿钧(时任上海市市长)题写书名。手册分为序文、医院各部照片、各类人员摄影、平面楼面建筑图、题字与题词、组织系统表、大事记及沿革、十五年概况、纪念文、文录、治疗统计、收支报告、职员役一览、选载和附录(本院章程及规则)等部分,除附录外共56页,黑白铅字印刷。手册图文并茂,文章和数据并存,是当事人组织撰写的第一手资料,内容具体全面详实,是目前存留下来解放前刊印的介绍四明医院的少数资料之一。
多角度纪念文章提供珍贵史料
作为一本纪念手册,纪念文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手册第一页卷首语由时任院长戎明士所题,阐明了刊印纪念册的原因及医院今后的发展规划。手册目录后题端由秦祖泽撰写。秦祖泽,字润卿,四明公所董事,四明医院董事、四明医院创办者之一。其肯定了四明公所创办四明医院的善举,并赞誉了先后几任院长的管理业绩。第二篇文章由方椒伯撰写,名为《本院过去与将来》。方椒伯,四明公所董事、四明医院董事、四明医院筹建者之一。其回忆了当初和诸位董事共同募集捐款筹建医院的往事以及医院在保存国粹、发扬中医方面独具先见的建设初衷,并鼓励医院建设不断进步发展。
在各类照片、题字题词后面,先后有医院顾问顾霖周、姚和清等所作的纪念文章,其中韩孝先撰写了《为四明医院十五周纪念征文草》。韩孝先,宁波同乡,经营韩万年堂药号。作为与四明医院有业务往来的药号,肯定了医院进药认真选择的态度和做法。韩氏担任监察后,每月到院查账,肯定了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
在《本院大事记》、《本院之沿革》、《本院十五周年概况》等文章之后,是医院任职人员的纪念文章。如在纪念册第21页,洪贤钫所撰文章《余与本院之关系及戎顾两君之认识》,洪贤钫,四明公所董事,四明长生会会长,公义联合会会长,四明医院监理董事。第24页四明医院第三任院长戎明士撰写《十五年回顾录》。第29页四明医院总主任顾锦华作《任职三年之约略陈述》。第31页四明医院常驻内科医师吴和梅作《份内言》,第32页四明医院内科医生兼医药部书记潘永湘作《本院在中医复兴期中之价值》。
潘永湘的文章对民国时期的医药界情况和四明医院当时的社会地位进行了具体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写到:“上海公私医院之多,几乎触目皆是,外人主办之著名者如公济、宏恩、仁济、宝隆、广慈、圣心、同仁等院,国人所办者如红十字会、市立沪南、普慈及最近开幕之中山、上海市立医院等,在医院记录上言,诚甚盛事。然而延中医,用中药,以治吾中国人疾病,而保吾中华国粹之中医院,则除神州广益外,尚属尠见。有之,如仁济堂、位中堂、联义会、联益会、广仁堂、集仁中医院等,则皆限于门诊,大多未有住院之设备。间有稍稍布置病榻者,亦止于三数十架而已。较之本院之男病院设病床一百八十架,分布四十五间,女病院设病床七十架,分布二十四间,共有病房六十九间,设病榻二百五十架之多,则本院于中医药界,服务广大,于中医院中,规模粗具,忝居风气之先,实无多让。”“徒以保守者故步自封,以致吾国之学术与天产,未克发扬光大,显其效能,一旦潮流激荡,徒让外族先鞭,自行落伍。于是于民国十八年间,中央卫生委员会遂有废止中医之议,当此之时,吾中医中药两界,始如疾雷一震而恍然于奋斗之最后关头已至……吾医药界本身将如何破除往昔故步自封之成见,而群策群力以维护而进展之,然兹事体大,厥端非一,举其首要者如需有完备之医校,以造就人才,更需有完备之医院,以充分表现效力。两者相辅而行,实同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之要图……将来中医药事业云蒸霞蔚之日,一言中医院,自必首推四明医院,则本院于社会,于民族,于国计民生,虽不必有所自伐,然中医药消沉时期之中流砥柱,非本院其谁属之?”
四十面题字反映社会背景
纪念册中,有“石印题字四十面”,为同乡名流、国内闻人的题字书法,其中有于右任、孙科、居正、阎锡山、孔祥熙、何应钦、钮永建、王宠惠、唐生智、林云陔、王世杰、焦易堂、宋哲元、傅作义、朱家骅、黄金荣、虞洽卿等闻人。“康济民众”(于右任题字),“功同良相”(傅作义题字),“仁心仁术”(宋哲元题字)等赞誉之语,都是对四明医院极高的评价,孙科在题词中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褒扬,“合群利济,惠普梓桑,恢宏善举,疾苦慈航,精神永固,仁义流芳,功与日积,共进健康。”这表明四明医院虽然以服务宁波人为主,但经过多年努力,在社会上已经积累了一定声望,作为办医主体的四明公所宁波乡党,很多人具有了相当的社会地位。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从这些石印题字一窥民国时期名流闻人的书法艺术。
多类型资料展现民国医院状况
从1906年初创,到1922年四明医院建立,乃至其后15年的经营,医院“筚路蓝缕,擘画孔多”,“日进勿息”,“院誉益著”(秦祖泽撰《四明医院十五周纪念册》题端)。
纪念册题端后面印制了不少照片,虽比不上现在的印刷精度,但也颇为清晰。其中一部分照片是医院各部照相,包括大门、内部纵面、院长室、主任室、验症室、会计室、男病院、病房、中药室和平面楼面建筑图,砖墙廊柱清晰可辨,可藉此想象医院规模:“就原有爱来格路旧址,建造洋楼数层,气象矞皇,规模整饬”,“倍其高而为楼,蓰其广而为厦”(四明医院开幕纪,《申报》,1922年10月30日)。医院建筑数经更改,目前唯有医院大门尚存曙光西院肝科楼后。其余照片为前任和时任院长、董事、主任、医生和职员,包括当时已经故世的朱葆三、葛虞臣院长,盛竹书、方式如副院长,时任院长戎明士,值年董事虞洽卿,监理董事洪贤钫、方瞻园,董事方樵苓、方椒伯、朱子奎、乐振葆、孙衡甫、陈良玉、袁履登、孙梅堂,医部和庶务部同人合影。
纪念册还以图表形式记录了当时医院的组织结构、门诊病房收治病人情况和收支情况,特别是门诊病人分科统计表,详细记载了最近三年内妇科、外眼科、小儿幼科、推拿、伤(正骨)科、针灸科和布种牛痘的人数,住院病人分区统计表,记载了沪市区、法租界、公共租界和其他地区的住院病人数,成为研究民国中医院状况的重要资料。“该院聘用医员,不论驻院门诊,均由考试制择尤选任,一以人才为标的,殊为审慎(韩孝先撰《四明医院十五周纪念册》为四明医院十五周纪念征文章)。细考医生名单,严苍山、李少良(江阴名医)、陆承智(有清御医曹沧州先生高足)、唐济生(无锡外科名医陈养吉先生高足)都是通过推荐考核而聘用的。比如严苍山,“于甲子夏,由名誉顾问曹颖甫君介绍,为名医丁甘仁高足,由葛故院长委戎名士君亲至闸北联义善会施诊处考核而聘为门诊内科者也”(《四明医院十五周纪念册》本院常驻医生十五年之人事变动)。医院除门诊和驻院医生外,“敦请会稽道尹黄涵之先生为名誉院长,又丁甘仁内外科、夏荫(应)堂内科、张骧云伤寒、张星若伤寒、朱少坡内科、余伯陶内科、张衡山伤寒、葛子诒内妇科、戴菊溪内外科、朱子琴幼科、包识生伤寒、余云岫西医、龚元炳西医、刁信德西医等十四位先生为名誉顾问医生”(《四明医院十五周纪念册》本院大事记)。医院一时人才汇聚,当为历久不衰的原因。
附录:纪念册同时还收录了与四明医院有关的三块石碑《上海四明医院记》、《拓建上海四明医院记》、《上海四明医院义殡会纪念碑记》的碑文,葛虞臣故院长在四明医院开幕式上关于医院筹备情形的报告,四明医院章程及规则等文献资料。以上资料均为四明医院研究提供了更多参考。
四明医院由宁波同乡创建,适逢中医药发展特殊时期,位于上海这个特殊的开放口岸,且社会局势动荡多变。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下,这本纪念册的存在就显得特别弥足珍贵。她既全面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医医院创建与发展的详细情况,又从侧面体现了上海公馆会所的内部机制,同时还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气等,可为不同领域研究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 2016年)项目(编号:ZY3-WHJS- 1- 1015)
R- 092
A
1006- 4737(2017)03- 0054- 03
2017- 0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