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养殖技术
2017-01-14杨洋
杨洋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农林畜牧局644003)
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养殖技术
杨洋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农林畜牧局644003)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使养殖产业不断的扩大。目前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剧,对养殖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养殖业越来越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新的养殖技术已成为提高养殖场经济收入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的发展直线上升,保育仔猪是猪场发展的关健环节,虽然在养殖技术和经济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有一定影响。本文针对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的养殖技术进行探究,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养殖技术
在规模化的养猪生产中,保育猪为断奶65~75日龄阶段的仔猪,是育肥猪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保育仔猪的各项生长特性都很好,但还存在问题。从饲养到生长最后死亡的过程中都存在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保育仔猪的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以提高保育仔猪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为目的。
1 猪场保育仔猪存在的问题
1.1 仔猪断奶、换料后存在的问题
由于保育仔猪是在65~75日龄进行断奶,其在断奶后一个星期,由原圈舍转移到保育舍进行饲养,仔猪通过断奶、转圈舍等条件的转变会对仔猪产生心理应激反应。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营养摄取主要来自于母猪的液体母乳,断奶后直接转变成饲料喂养,而此时仔猪的消化系统并没有发育完善,对饲料中的营养成份还不适应,容易出现腹泻等疾病的发生,严重时还会造成仔猪的死亡。
1.2 环境变化引起仔猪的不良反应
仔猪由产房转入到保育舍,由于环境改变,如光照、供水、温度等条件都发生改变,使仔猪不能一下完全适应新环境。如果保育圈舍生活环境较差,仔猪会很难适应并产生应激反应。在转入保育圈舍后,对其管理方式都有改变,人为的饲养管理也会让仔猪产生应激反应。
2 保育仔猪的养殖技术
2.1 对仔猪的断奶方式应改善
一次性断奶、分批断奶、逐渐断奶是仔猪目前的断奶方式。在高床限位栏分娩的猪采用的是一次性断奶方式,这种方式母猪和仔猪都有较大的反应。在断奶2~3d内减少对母猪饲养供给,这样减少乳汁分泌,还可以防止母猪患有乳房炎。地面平养的分娩猪采用逐渐断奶方式也可以采用分批断奶方式,逐渐减少哺乳的次数,这样的方式一般断奶需要经历5d,分批断奶是可以将发育壮硕的仔猪一次性断奶,发育较弱的对其适当的增加喂养天数,这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仔猪的应激发应,但会降低母猪的生产周期[1]。
2.2 完善仔猪的消化功能
完善仔猪消化功能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仔猪提供优质断奶料来完善仔猪的消化功能。保证饲料能适应仔猪的过渡期,确保仔猪足够的断奶料,减少因消化不好而引起的痢疾等疾病的发生。在仔猪出生22~29d时,对哺乳期仔猪进行少量断奶料的喂养,让仔猪可以提前适应断奶后的饲料,在补料同时补充水分和添加料,刺激仔猪可以多吃料。仔猪断奶后要控制饲料的量,让仔猪肠胃功能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饲料改变[2]。
2.3 对保育仔猪加强管理
对保育仔猪维持原有的饲料1周后再进行转圈和分养;转入保育圈后对仔猪原有饲料维持15d左右;维持对其进行原窝转移,不要轻易对其进行调圈。在对保育仔猪进行断奶后过渡到断奶料,对其逐渐增加仔猪料比例,一直到完全过渡到仔猪料为止;在操作管理上也要逐渐过渡,如保育舍饲的环境、操作人员的习惯等[3]。
3 结语
规模化猪场的不断发展对保育仔猪的养殖技术有较高要求,对仔猪断奶、饲养、环境、管理等都要采用相对应的措施,以减少仔猪生病率、死亡率,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促进养殖场的发展。
[1]沈建新.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关键技术与管理[J].中国畜禽种业,2016(10):71-72.
[2]张录文.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J].吉林农业,2016(19):95-96.
[3]栾新华.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的养殖技术[J].现代畜牧科技,201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