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医放血疗法治疗头血病的疗效观察

2017-01-14胡燕芹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百会穴藏医艾灸

胡燕芹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藏医放血疗法治疗头血病的疗效观察

胡燕芹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目的:探讨藏医放血疗法治疗血引起的头病的疗效观察和体会。方法:50例头血病引起的头病患者运用藏医外治内服结合治疗后的疗效观察。结果:治愈15例,有效34例,无效1例。结论:本疗法对血引起的头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头血病;放血

藏医将头部疾病分为隆病、头赤巴病、头血病、头培根病、头培赤合并病、头隆赤合并病、头培隆合并病、头虫病共8种。一般疾病分母隆病、头肉核病、脱屑、脱发、秃顶、白发等6种,共14种头部疾病。藏医认为其发病原因基本相同,如在烟雾粉尘中居住,昼夜失眠、多言多语,酗酒过量,过分哭啼,寒风侵袭,以前未习惯的热性气味刺激引起热性疾病,寒凉性气味刺激年引发寒性疾病。头血病主要症状为小尖脉怒张,颥颞面颊疼痛,耳鸣等症状,酒后剧烈劳作、睡眠以及烤火、晒太阳等受热后病情加重。

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2年间在门诊收治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30~65岁,病程4个月~10年。50例患者口述均有颥颞面颊疼痛,酒后剧烈劳作、睡眠以及烤火、晒太阳等受热后病情加重。

2 治疗方法

2.1 放血疗法

2.1.1 术前准备

2.1.1.1 放血前3~5天给患者服用分离病血和正血的三果汤药、五味润僵汤或苦参汤,我科室一般采取服用三果汤进行分离。

2.1.1.2 放血前嘱咐患者选择安静、暖和的环境,心情保持放松。

2.1.1.3 选好放血部位,头病患者放血部位为百会穴或神门穴,血引起的头病我科一般采取百会穴位。

2.1.1.4 额头部一周用止血带或细绳结扎,使所放血管充分暴露,放血部位进行毛发的剃发和清理并进行常规消毒,放血器械也进行常规消毒。

2.1.2 放血量:详细观察血色,辨别病血和正血,病血色泽较正血深且浓,正血色泽鲜红。病血放尽正血出现时,即可停止放血,确定放血量,原则上放血多次量少。

2.1.3 放血周期

2.1.3.1 年老体弱者一般每7日放1次血,原则上少量放血,放2~3次。

2.1.3.2 身强体壮者5~7日放1次血,放3~5次。

2.1.4 术后处理:常规处理术后部位及器具,叮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长期站立及受湿寒等。

2.2 结合治疗

2.2.1 艾灸治疗:主要艾灸部位为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各2个手指处,1日1次,每次3柱,每3天1次。

2.2.2 药物治疗:早空腹七十味珍珠丸1g,饭后三味黄水散1g,中午服用二十五味余甘子丸1g,下午服用三十五味沉香丸1g,睡前服用安神丸1g。

2.2.3 服用周期:重症患者服药周期为1个月,艾灸周期为7次,较轻患者周期为15~30天,艾灸周期为7次。

3 诊断标准

痊愈:疗程结束后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疗程结束后症状全部消失,但饮食或起居不当时会偶尔复发;无效:疗程结束后无任何改观。

4 疗效结果

50例患者中痊愈15例,有效3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无效2%。

5 总结

放血疗法在藏医外治病学中是一种最常见、使用最广的一种根据固定静脉(少数细微动脉)的穴位或炎肿疼痛处,用不同形状的针或刀进行刺割,放出病血与病血同行的毒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峻外治疗法。察辨放血时机、放血脉位,选穴配穴,掌握血量,严格按放血原则进行放血,则能排除病血,止痛消肿,促使病变肌肤新生,排除脓液、黄水及血管中积聚的病气促使愈合。放血疗法不仅对头血病有治疗效果,而且放血疗法是肃清疾病、增强体质的一种疗效最好的外治疗法,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

2017年1月3日收稿

R291.4

B

1006-6810(2017)04-0070-01

2016年11月24日收稿

猜你喜欢

百会穴藏医艾灸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藏医《四部医典》对大骨节病的认识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针灸穴位保健——百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