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防治猪消化性疾病技术探讨

2017-01-14宋加明戴伟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动物检疫站224001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消化性消化道猪群

宋加明 戴伟(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动物检疫站 224001)

1 猪消化性疾病临床症状特点

猪消化道疾病病初以 “消化不良”为主要特征,一般无高热(发烧)症状,发病猪表现出食欲衰减或拒绝进食、精神不振、粪便异常(便秘或腹泻、湿热下痢、血痢等)、渐进式消瘦(营养不良)、生长抑制、免疫抑制等。剖检病理变化主见于重点消化道,胃、肠黏膜不同程度受损,常见胃肠道内表皮黏膜发生充血、出血、水肿、溃疡、坏死及脱落等;肠管内常见明显的卡他性炎症,内容带气泡的渗出液与消化不全的食糜混合物,有时为暗红色带血粪便;部分病例可见明显的上段消化道(口腔、食道)溃疡;病程较短者其他重点脏器一般无明显变化,但病程较长者会出现全身症状,比如:肝、肾、心、脾、肺、淋巴等发生水肿、充血、出血、坏死及黄疸(黄染)等。

2 致病因素分析

2.1 环境因素

四季气候变化、温差大幅波动一直都是引发猪季节性常见病的直接因素,超高温、偏低温均会引起猪群不适(不良应激),其中以低龄仔猪和妊娠母猪最为敏感、发病率最高,其他商品育成猪群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综合生产性能都会有所下降;猪舍内小环境达不到健康养殖要求,控制不当“温湿度、保洁度、空气质量(通风换气)、采光度”等重要指标会造成易感猪产生不良应激反应,生理及代谢机能发生紊乱,进而会引发湿热下痢、便秘、腹泻等典型消化性疾病;另外猪场、舍内外环境污染程度与本病发病率密切相关,由于养殖工作人员对于养殖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定期驱虫、无害化处置措施不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等,这些样式方式和管理方法不当导致环境中致病原含量超出安全值范围,内外源性感染加剧而引起动物发病。

2.2 营养因素

现代规模化养猪模式下,猪消化性疾病与日粮中营养物质搭配关系密切,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维生素、矿微等重要成分如果长期添加量不足或搭配比例不当会导致猪消化道黏膜发育不良及病变,随之出现腹泻、便秘、血便等严重消化道病症;日常饲喂管理不善,比如未坚持好 “四定(定人、定时、定点、定量)”管理制度及饲料中蛋白含量超标、脂类含量超标、喂量把握不准(暴饮暴食、饥饱不均)、缺乏饮水等均会导致猪发生消化道疾病。

2.3 不良应激

现代规模化生猪养殖条件下,猪群的大量动物福利被剥夺,全舍饲、密集型饲养条件下的猪群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源于饲养管理环节的多种不良应激源都会引发本病,比如不当的断奶、换料、转舍、并群、运输、疫苗接种、药物防治等,投喂过期、变质、被污染的饮食源,误食某些毒性物质等会引发猪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3 预防控制措施

重点抓好 “恒温、控湿、保洁、消毒、通风、限密”等要素管理,随四季变化。气温温差波动较大,夏季高温时节要注意散热降温、秋冬季要注意做好猪舍内的防寒保暖等。保护易感群的主要措施包括:(1)恒温控湿,20日龄以内的低龄仔猪舍适宜温度值维持25~32℃(1~7日龄28~32℃)、相对湿度70~75%;妊娠母猪及种猪(♂♀)适宜温度控制为15~22℃、相对湿度65~70%;育成期以后商品猪群适宜温度控制为18~22℃、相对湿度65~70%,保持这种适宜的温湿度值有利于发挥猪最佳生产性能,同时可有效降低发病率。(2)保洁消毒、控制病原体,高密度养殖的猪舍内每日粪尿排放量较大,若不及时清除消毒很容易滋生多量病原体(细菌、病原菌、寄生虫)及产生有害气体,容易引发相关疾病,因此要严格执行定期清扫保洁和消毒灭源管理制度,夏季有必要采取带猪消毒,这样可确保将养殖环境中的各种病原体含量降至安全范围内、以减少发病。(3)合理限密均群,现代规模化生猪养殖要高度重视过程饲养密度机动调节,随当前猪群生长发育,视具体情况合理限密均群,按照“来源、品种、日龄、体况”基本一致的原则重组群,以不发生拥挤、抢食、强凌弱、打斗等现象为宜,这样有利于降低各种传染病感染发病率。(4)重点病种疫苗免疫,目前一些高危害性(高致死率)的猪消化性疾病必须仰仗于有效的疫苗免疫,比如 “亚型猪瘟、高致病性猪大肠杆菌病、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冠状或轮状病毒病”等需要结合当地流行病学追踪及本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选择相关疫苗接种(计划免疫),猪群常年维持75%以上的有效抗体滴度,可有效降低本病致死率。(5)科学饲喂管理,主要是提供的饲料要符合猪当前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确保蛋白、维生素、矿微、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全价且配比合理;喂量控制得当,防止猪暴饮暴食致消化不良性腹泻;哺乳仔猪断奶初期应适当限料,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多次喂料(4~5次/d),可减少消化不良性腹泻,进入生长旺盛期后可任其自由采食,但要保证全天不间断供给清洁饮水;禁止投喂不洁饮食,包括已发生霉变或隔夜、被污染的饲料等。

4 辨证施治

4.1 中兽医辨证

结合主要致病因素分析,本病防治关键在于消除致病外因,其中外感 “湿邪(通风排湿不畅致使猪舍内湿度超标)、热邪(以夏季多见,高温高湿、通风散热不良)、寒邪(以初春、秋冬季多见,主要是低温应激和贼风侵袭动物机体)”是最常见的致病因,防治重点在控制猪舍内适宜的温湿度(恒温控湿)、采光度和加强通风换气管理;猪舍内小环境的保洁消毒(包括带猪消毒)、体内外寄生虫驱除管理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以此消灭传染源(致病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对象,从而有效控制群内病情。处方药选择应结合四季流行病学、当前症状、致病因素等科学确定,其中初春、秋冬季寒邪过重所致的疾病以 “除湿散寒、开胃健脾(温中和胃)、利尿排毒、控制继发感染”为主,原则是“寒病下热药”,处方药首选 “小柴胡散、荆防败毒散、姜汤红糖水”等;夏季高温高湿、外感热邪过重,以 “清热解毒、利湿、开胃健脾、控制继发感染”为主,原则是 “热病用凉药”,处方药首选 “鱼腥草散、金银花散、双黄连(口服液/复方中草药散)、穿心莲散、银翘散”等。

4.2 治疗

笔者建议可以选择的优化用药方案具体如下:(1)初春及秋冬季大幅降温时节 (外感寒湿邪),猪的诸般不明原因消化性疾病,推荐实用处方为:黄芪多糖射液(0.2ml/kg)+柴胡注射液(0.1ml/kg)+头孢噻呋钠或氨苄西林钠(0.1g/kg)混合肌注,1~2剂/d、注2~3d,伴严重腹泻症状者宜同时内服(混饮/灌服)补液盐或复方电解多维液,也可内服 “糖、醋、蒜泥、木炭粉合剂(视病猪个体大小确定相宜用量)”、2剂/d、 早晚各1剂、 连喂2~3d。(2) 夏季高温高湿(外感湿热过重)条件下所致的诸般猪消化性疾病,实用处方推荐为:双黄连注射液或银柴注射液(0.2ml/kg)+穿心莲注射液(0.1ml/kg)+头孢噻呋钠或氨苄西林钠(0.1g/kg)混合肌注,1~2剂/d、注2~3d;伴严重腹泻症状者仍需采取上述推荐的补液、止泻支持疗法。

猜你喜欢

消化性消化道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猪群中暑咋预防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