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岔黑猪品种资源保种选育方案

2017-01-14裴廷福包汉勋

中国猪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保种黑猪胴体

裴廷福 包汉勋 崔 超

(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局,山东胶州 266300)

里岔黑猪品种资源保种选育方案

裴廷福 包汉勋 崔 超*

(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局,山东胶州 266300)

我国地方猪种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养猪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满足未来不可预见情况的重要基因库,一旦丢失,就丧失了其再生性。里岔黑猪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地方畜禽品种之一,具有体长多肋、适应性强、繁殖力好、肉质鲜嫩等优良特性,是选育 “中国长黑猪”优良母本猪,加强其保护十分重要和必要。

里岔黑猪;品种资源;保种选育;方案

里岔黑猪属华北型地方猪种,以体长多肋和瘦肉率高而著名,是我国唯一、世界第二个有多肋性状的猪种,被专家称为“国宝”。里岔黑猪母猪与国外优良公猪杂交的肉猪,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品质好等优点。制定本选育方案,旨在为开展里岔黑猪保种选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品种资源现状

1.1 主要特征特性

毛色全黑,体型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中等大小,脸长,额宽,有浅而多的纵型皱纹。嘴筒中等长直,耳大下垂。体长,背腰平直,腹不下垂,四肢粗壮,肌肉发育较好,臀部较丰满。具有比一般地方猪多1~2节胸腰椎骨数的独特性状[1]。

1.2 生产性能

里岔黑猪初产母猪产活仔数为9头,经产母猪产活仔数为12头。肥育期(体重20~100 kg)平均日增重在550~650 g之间,料重比在3.0∶1~3.5∶1之间,屠宰率在71%~75%之间,胴体背膘厚在26~32 mm之间,胴体瘦肉率≥50%,胸腰椎骨数平均为21.2。

1.3 保种现状

根据里岔黑猪品种资源分布、品种保护、疫病防控等需要,目前在胶州市建有国家级遗传资源保种场和省级保种场各1处,两处保种场共存养里岔黑猪基础母猪600余头,种公猪32头(8个血统),除保种场外,社会上散养的里岔黑猪数为3 000多头。

2 保种选育原则

保护里岔黑猪的种质资源库,维持生物多样性;在保证里岔黑猪现有的主要性状不丢失、不下降的前提下,控制好保种群近交系数,逐步扩大群体规模和数量;主要经济性状通过选育逐步提高。

3 实施年限、保种数量和选育目标

3.1 实施年限

实施年限为2016—2020年。

3.2 保种数量

国家级里岔黑猪遗传资源保种场基础母猪的保种数量至少应在400头以上,公猪至少应在16头以上,公猪血统应为8个;山东省里岔黑猪一级种猪场基础母猪的保种数量至少应在200头以上,公猪至少应在16头以上,公猪血统应为8个[2]。

3.3 选育目标

里岔黑猪保种目标主要从里岔黑猪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肥育和屠宰性能、体型外貌等方面进行选育研究,主选性状为体长多肋、生长性状和胴体品质等。

3.3.1 繁殖性能

里岔黑猪的适宜配种月龄为6~7月,体重为90 kg以上。初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2头以上,产活仔数为10头以上;经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4头以上,产活仔数为13头以上。初产母猪的21日龄窝重应≥33 kg,经产母猪应≥44 kg。初产母猪的42日龄断奶窝重应≥93 kg,经产母猪应≥124 kg,成活率应≥88%。

3.3.2 体重、体尺

里岔黑猪成年(24月龄)公猪为体重≥220 kg、体长≥170 cm,母猪为体重≥210 kg、体长≥169 cm。

3.3.3 主要肥育和屠宰性状

⑴里岔黑猪体重达100 kg,肥育期平均日增重≥580 g,料重比3.0∶1~3.3∶1。

⑵里岔黑猪体重100 kg屠宰,屠宰率应≥70%,眼肌面积应≥26 cm2,后腿比例应≥29%,按《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 (NY/T 822-2004)测定,胴体背膘厚应≤28 mm,胴体瘦肉率应≥51%。

⑶肉色评分3~4分,屠宰后45分钟在倒数3~4肋间测背最长肌的pH值在6.5左右,大理石纹评分≥3分,肌内脂肪含量≥4.0%。

3.4 体型外貌

保持里岔黑猪的品种特征,尤其是胸腰椎骨数达22型(15+7、16+6)比例为≥35%,21型(14+7、15+6)比例为≥60%。

4 保种选育方法

4.1 保种场保种选育方法

里岔黑猪的保种选育以活体保种为主。保种方法以群体遗传学理论为基础,以尽量控制群体近交增量为原则,通过增大群体有效含量、确定合适的公母猪比例和留种方式、避免近亲交配及延长世代间隔来实现。在保种场,采用家系等量留种法来增加有效群体含量,从而达到控制近交系数的增量,延长世代间隔,减少基因流失[3]。强化场内的测定制度,对原种场要求场内留种的每一头种猪都做到有常规的生长发育数据,系谱记录完整。要创造条件长期冷冻保存血样或基因组DNA。

4.1.1 性能测定

开展后备种猪性能测定,更替的后备猪都必须至少对繁殖性能、90~100 kg体重日龄、背膘厚、饲料转化率、胸腰椎骨数等性能测定。

4.1.2 资料收集

保种场应建立连续完整的原始记录档案,内容包括:配种记录,母猪生产哺乳记录(仔猪出生、断奶时个体称重),种公(母)猪卡,群体世代系谱,饲料消耗记录,防疫和诊疗记录等。根据《地方猪品种登记实施细则》,进行里岔黑猪的系谱、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等方面的信息登记[4]。

4.1.3 公母比例与世代间隔

保种群公母比例为1∶10。实行2~3胎留种,6~7月龄初配,1.5~2年一个世代。

4.1.4 后备猪选留数量与依据

加大保种基础猪群规模。按现有的家系采取各家系等量留种法,大比例严格选留后备公母猪,逐年扩大群体。

根据种猪的生长发育,结合里岔黑猪特有的体型外貌,分3次选留。

第1次:为了保持选育群的一定数量,准确选留后代个体,维持较高的选择强度,采用每头都留种的办法来增加数量。根据2月龄体重、同胞数、双亲生产性能及乳头数等优势进行选留。每头母猪选种不少于公1头,母2头。

第2次:以4~7月龄生长发育情况结合体型外貌优势进行选留。淘汰生产发育慢、外形显现缺陷的不合格猪。6~7月龄时按留种量增加10%留种,通过制定综合选择指数由高到低确定个体,作为候选群。

第3次:以初产母猪、青年公猪的初产初配成绩,利用本身生产性能,根据每头猪的综合选择指数高低确定留种个体。在选育过程中,选种标准和饲养管理条件基本不变,以便客观反映选种效果,采用各血统间等量留种法,扩大群体有效含量。

4.1.5 配种方法

保种群应保持公母猪不能有近交。

4.1.6 专门化品系培育

根据里岔黑猪品种特征特性,逐步开展专门化品系培育工作,可建立一个体长系(里岔黑猪本身具有体长特点,此系以保持体长多肋特点为培育目的)和一个快长系(以提高生长速度为培育目的),可采取群体继代选育法,组建基础群开始,然后闭锁繁育,根据品系繁育的育种目标进行选种选配,一代一代重复进行这些工作,直至育成符合品系标准、遗传性稳定、整齐均一的群体。

4.2 保护区保种方法

在搞好两处保种场的基础上,建立保护区,将保护区内的里岔黑猪纳入统一管理,对里岔黑猪养殖场(户)进行奖励与补助,积极开展种猪测定和登记工作。采取“保种场+保护区”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更新血统,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规范性保种。

[1]崔超,雷蕾,郭建华,等.里岔黑猪品种特征和保护利用现状[J].中国猪业,2013(8):93-94.

[2]胶州市畜牧兽医局.里岔黑猪特色产业快速发展[J].中国畜牧业,2014(23):25-26.

[3]魏述东,吕政印,孙秀云.莱芜黑猪的育种规划与保护策略[J].猪业科学,2015(2):128-129.

[4]全国畜牧总站.地方猪品种登记实施细则(试行)[Z].

S828.8+9

B

1673-4645(2017)10-0071-03

2017-08-25

裴廷福(1971-),男,山东胶州人,兽医师,研究方向为畜禽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E-mail:13869809693@163.com

*通讯作者:崔超(1972-),男,山东胶州人,研究员/主任,研究方向为畜禽品种品质、营养、饲养、产品开发等,E-mail:13869809693@163.com

猜你喜欢

保种黑猪胴体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猪胴体冷却降温特性及耗能分析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育肥肉牛屠宰率与活体、胴体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黑猪
浅谈晋南牛的保种与开发技术
夷陵黄牛的保种及杂交改良利用
胴体原本没那么美
小黑猪
味精与高脂日粮对生长猪胴体性状与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