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肠病毒感染病防治
2017-01-14胡成乐
胡成乐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畜牧兽医管理局242000)
猪肠病毒感染病防治
胡成乐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畜牧兽医管理局242000)
猪肠病毒病是猪感染肠病毒后引发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造成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都有差别,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繁殖障碍、神经症状、下痢、肺炎和心肌炎等;饲料营养不均衡、消毒不重视、饲养密度过高、引种不慎、通风不良等因素可诱发本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和疫苗能很好的控制本病,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管理进行防控。
猪;肠病毒;防治
近期在安徽宣城地区的部分猪场出现了母猪繁殖障碍,有些妊娠母猪表现死产、木乃伊胎,哺乳仔猪中弱仔和畸形胎比例较高,在排除了猪瘟、蓝耳病、伪狂犬、乙型脑炎病毒和衣原体感染后,经进一步检验确定为肠病毒感染。本病在临床上不多见,但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较大。
1 病原简介
猪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球形,直径在25~30nm之间,对多种消毒剂有抗性,环境中能存活很长时间。目前已经发现的病原毒株有11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引发的临床症状也有差别,常见的有脑脊髓灰质炎、繁殖障碍、下痢、肺炎、心肌炎等表现,血清型1~8型致病性较强,9~11型临床感染后症状较轻或无症状。
2 发病危害
病毒的血清型众多,毒株间致病力差别较大,感染后侵染的靶器官也不一样,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已经研究证明,引发脑脊髓灰质炎的血清型有1、2、3和5型,引发母猪出现繁殖性能障碍的血清型有1、3、6和8型;导致猪顽固性下痢的血清型有1、2、3、5和8型;造成肺炎的血清型有1、2、3和8型;使感染猪心肌发生炎症的血清型有2和3型。脑脊髓灰质炎属于神经中枢的损害,神经细胞破坏后不可再生,一旦发生基本无治疗意义;母猪繁殖障碍可造成饲养价值下降和仔猪畸形,损失巨大;下痢使饲料消化吸收不充分,单头猪饲养利润压缩;肺炎和心肌炎直接造成机体全身循环障碍和缺氧,影响新陈代谢。
3 临床症状
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症状表现不同,繁殖障碍型主要表现母猪死产、流产、木乃伊胎和不育;下痢型主要表现经常性的腹泻,料肉比上升,发育迟缓和脱水;脑脊髓灰质炎型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表现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精神不振、瘫痪,临死前多出现惊厥、角弓反张和昏迷等神经症状。心肌炎型主要表现全身循环障碍。肺炎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严重的表现腹式呼吸,病猪犬坐姿,全身组织缺氧,可视黏膜发绀。
4 病理变化
本病发生后眼观的病理变化不太显著,加上临床上混合感染较多,容易干扰诊断。繁殖障碍和脑脊髓灰质炎型需要通过组织学检查才能看出病变,表现子宫内膜壁的损伤和炎性浸润,脊髓腹侧、小脑和脑干的神经元弥漫性的染色质溶解,胶质细胞局灶性增生,中枢神经内部的血管有袖套出现,肺炎型主要为肺前叶腹侧出现灰红色的实变,而心肌炎型表现纤维素性心包炎,随着心脏不断收缩和舒张,最终纤维素膜变成褶皱样,形同绒毛心,心肌细胞出现局灶性坏死。
5 诱因
肠病毒感染是本病发生的直接病因,但感染也有条件,况且猪机体本身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正常情况下即使接触病原,机体也会启动免疫机制将其处理,不会发病。当有诱因存在时,猪群很容易出现感染,常见诱因有以下几种。
5.1 饲料营养不均衡
营养搭配不合理时,机体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缺乏时,影响黏膜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发育,体质差,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5.2 不重视消毒
病毒传播需要条件,正常情况下如猪群中发现病猪后应该第一时间将其隔离,并加强猪舍消毒,尤其对于通过 “粪--口”途径感染的肠病毒,其在外界生存能力强,更应该重视切断传播途径的工作。
5.3 饲养密度过高
饲养密度高时猪与猪直接接触频率明显增加,本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的消化道途径传播,密度过大使得疫情容易暴发。
5.4 引种不慎
很多猪场管理制度相对完善,猪群净化较好,一般不会有新的病原产生,当引种不慎时会将病原引入,造成长期在猪场残留,净化困难。
6 防治
本病没有特效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尤其是出现神经症状后的猪,完全治好的几率几乎为零。疫苗方面也只有脑脊髓灰质炎型有成品疫苗,其他型还未见有正规疫苗上市。血清型众多和临床稀发使得很少有生物制品企业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疫苗研究,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科研机构,但真正实现产品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本病防治必须通过加强管理来进行。坚持饲喂全价料并配合补充青绿饲料,使营养平衡,平时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加强猪场、猪舍和猪体的消毒,根据日龄和猪体大小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减少猪之间的接触频率,每日保持足够的通风时间,引种时尽量选择管理规范、免疫程序科学合理的大型种猪场,确保种猪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