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和”的思想探析*
2017-01-14王憭瑶李宣霖王海峰
王憭瑶,李宣霖,王海峰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学术探讨·
中医学“和”的思想探析*
王憭瑶,李宣霖,王海峰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是影响中医药文化形成、发展最本质的思想源泉,可以说,中医学是一门关于“和”的医学。从认识论、方法论与目的论3个层面,论述“和”的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提出3个观点:①从认识论角度看,“和”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②从方法论角度看,“和”是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方式;③从目的论角度看,“和”是中医学重要的目标追求。
中医学;“和”的思想;认识论;方法论;目的论
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天人相应的整体思维、取类比象的形象思维、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到中医学的治疗方式(调和气血、调和营卫、调和脏腑),再到中医学的目标追求(天人和、形神和、阴阳和),无一不体现着“和”的思想。笔者从认识论、方法论与目的论3个层面,论述“和”的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1 “和”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
“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和”作为中国社会学和美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指的是和谐、平和、令人满意、皆大欢喜的一种状态。《国语》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左传》曰:“和如羹焉。”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和”的思想自然也深入渗透到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之中。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中处处体现着“和”的思想。
1.1 天人相应的整体思维体现了“和”的思想
整体思维即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1]。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在一种适匀的状态中产生,并且在阴、阳二气的激荡中形成新的和谐体。
《灵枢·岁露论》曰: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咳论》曰: “内外调和,邪不能害。”《素问·生气通天论》言:“苍天之气, 清净则志意治,顺上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天、地、人三才合和,即便是邪气亢盛也难以致病。
《素问·五运大行论》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病挛痹。”《素问·疏五过论》曰:“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天、地、人三才一旦失和,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均会趋向病态,甚至直接导致疾病发生。
综上所述,天人相应的整体思维体现了“和”的思想。
1.2 取象比类的形象思维体现了“和”的思想
形象思维方式是以事物的形象(表象)为思维材料的一种思维方式[2]。中医学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来解构机体气机的变化、邪正的交争、五脏的关联,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学的形象思维中,精气学说取自然界大气的风谲云诡“和”合于机体的气机升降;阴阳学说取日月的相互交映“和”合于机体卫气的发藏;五行学说取木火土金水的特性“和”合于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取象比类的形象思维亦体现在对药物的选择上,如《本草备要》载有“龟、鹿皆灵而有寿。龟首常藏向腹, 能通任脉, 故取其甲补心、补肾、补血, 皆以养阴也。鹿鼻常反向尾, 能通督脉, 故取其角以补命、补精、补气,皆以养阳也”。以上,无不体现了“和”的思想。
1.3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体现了“和”的思想
中医学的辩证思维方式是通过阴阳来概括自然界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在古代医家对机体微观组织结构了解甚少的情况下,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生命运动,揭示生命活动的矛盾运动[2]。
在中医学的辩证思维中,首先是承认矛盾的对立统一性的,矛盾双方既相互差异、相互排斥、相互克服,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最后达到和合的状态,即所谓矛盾之“和”;又以此来认识、分析和把握机体气血、阴阳、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影响,来平衡、协调、掌控病理过程中表里、寒热、虚实的转化,从而使机体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制约、防止偏亢,又互根转化、防止不足,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
综上,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体现了“和”的思想。
2 “和”是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方式
“和”之方法主要是指“和”是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和手段[3]。《黄帝内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又曰:“阴盛而阳虚,先解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诸多如此之论为后世和法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4]。《伤寒明理论》曰:“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首先在理论上提出了“和”法。《医学心悟》言:“论病之原, 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至此,“和”法成为了八法之一。
2.1 “和”为指导思想
“和”法在很多时候不仅仅局限于和解少阳、调和肝脾等具体治法,而是一种治疗思想在治疗方法上的具体体现[5]。如:“和”的状态被破坏, 常表现为阴阳的偏盛偏衰、脏腑的虚实变化、气机的升降失常等;以“和”作为指导思想,纠正阴阳偏衰,调整脏腑虚实,调畅气机变化,达到阴阳和、脏腑和、气机和,则病自去也。因此,不论是人与环境还是机体本身,当处于“和”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时,就会趋向病态。此时,治疗要以“和”作为指导思想,致力于重新构建一个新的动态平衡,驱逐病态,达到一个新的“和”谐体。
2.2 “和”为治疗手段
在中医学理论中,疾病的发生是因为阴阳失调,即阴阳协调平衡的和谐状态被打破。因此,调节整个机体的阴阳,尽力保持机体的动态平衡,使之恢复或重新达到“和”的状态,成为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法则。以“和”作为治疗手段,应具体分析“和”的状态被打破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治疗,正如张景岳所言“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
2.2.1 在具体方法上讲究“和”
寒者,温之则为和;热者,凉之则为和;虚者,补之则为和;实者,泻之则为和;气逆者,降气则为和;气陷者,升气则为和;气脱者,固气则为和;血瘀者,化瘀则为和;痰饮者,化痰则为和;心肾不交者,交通心肾则为和;肝脾不调者,调和肝脾则为和。这些都是“和”法的具体运用。
2.2.2 在用药规范上讲究“和”
《神农本草经》提出“凡此七情,合和视之”的配伍原则,即“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此为临床用药确定了规范,奠定了基础,更融入了“和”的思想。
2.2.3 在制方原则上讲究“和”
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言:“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相辅者,或相反者,或相用者,或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言:“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这些制方原则即是运用药物的性味配伍治疗疾病,调整机体阴阳五行之偏盛、偏衰、太过与不及,在对疾病的治疗中体现其“中和”思想[6]。
3 “和”是中医学重要的目标追求
3.1 中医学治病的目标在于“和”
“和”的思想概括了中医学治病的基本思想和根本出发点。中医学以“和”为本,注重机体“阴阳调和”,故治病以“和”为目的[7]。《黄帝内经》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又言:“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再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强调治疗的目的当以“和”为贵,不但要注重调和机体自身的“和”,而且要注重天、人之间的“和”;治疗的目标即是通过纠正机体自身脏腑、气血、经络的失和,调整人与环境间阴阳、五行的太过与不及,将机体自身及机体与环境之间恢复到“和”的状态。
3.2 中医学养身的目标在于“和”
“和”是养生防病的指导思想。心平气和是我国传统养生学中形容身心健康、道德高尚的内在表现,是机体气机中和平衡的通俗用语[3]。《黄帝内经》视“和”为生命活动的最佳状态,将常人称为“阴阳平和之人”。《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而和之, 是谓圣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养生延命录》云:“能中和者必久寿。”天人和、形神和、阴阳和,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和谐状态,这是对中医学“和”的目标追求的最佳诠释。
养生必须以“中和”为准绳,无论时令、心理、营养、运动、房事,都应如此[7]。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言:“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仍莫强食,莫强酒,莫强举重,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悁悁怀忿恨。”这种中和养生观正是“和”的思想在中医学养生目标追求中的典型反映。
健康之道在于阴阳调和,养生之道在于和于术数,诊病之道在于四诊平和,治疗之道在于以平为期[5]。“和”的思想在中医学里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诊疗手段,更是一种目标追求。若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医学的灵魂,非“和”字莫属。
[1]杨振.解析《黄帝内经》中的六种中医思维方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3):64.
[2]任秀玲.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 29(1):25-28.
[3]白正勇,李淼.中医“和”论[J].吉林中医药,2005,25(2):1-3.
[4]姚魁武,薛燕星,熊兴江,等.中医学“和合”思想渊源探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2):93-95,105.
[5]孙云廷,王淑玲,包烨华,等.中医“和”的诊疗思想及其在脾胃病中的临床意义[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0):2188-2190.
[6]左媛媛.中国传统“致中和”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J].中医研究,2012,25(10):7-9.
[7]段晓鹏.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与中医养生观[J].河南中医,2012, 32 (9):1163-1164.
(编辑 颜 冬)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1-1124/R 邮发代号:36-130 国外代号:M1111 国内定价:6.00元
1001-6910(2017)06-0001-03
R22
A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6.01
王海峰,副主任医师,博士,wangh_f@126.co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3804);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4HASTIT029);河南中医学院省属科研业务专项(2014KYYWF-YQ06);河南中医学院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2XCXRC02)
201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