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科讲义》谈过劳对外科病的影响*
2017-01-14方灿锋陈凯佳刘小斌
方灿锋,陈凯佳,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文献研究·
从《外科讲义》谈过劳对外科病的影响*
方灿锋,陈凯佳,刘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外科讲义》为广东省名中医管霈民所著的一部优秀的伤科学著作,体现了管氏对于外科疾病的学术理念和用药特点,对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有独特的见解。从《外科讲义》出发,发现过劳可引起诸如痔疮、脱疽等外科疾病,并通过气血脏腑功能等方面对过劳导致外科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梳理,对外科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过劳;外科病;《外科讲义》
管霈民(1893——1980),广东省名中医,号泽球,岭南骨伤名医管季耀之子,自幼跟随祖父及父亲学习医术,精于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对疮科、骨科尤为精通。历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州汉兴中医学校外伤科教席,编写有《外科讲义》《花柳学讲义》等教材。《外科讲义》全书有七册,分七篇,按照人体各部位从上至下分列。开篇为疮疡总论,第一篇头部疮疡,第二篇胸腹部疮疡,第三篇臑肘臂部疮疡,第四篇背部疮疡,第五篇下部疮疡,第六篇疮疡发无定处。[1]书中对于过劳引起的外科疾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现整理如下。
1 过劳的概念与分类
过劳即过度劳累,也称为劳倦所伤,指人体长时间过度劳累导致气血津液失常和脏腑功能失调而对身体造成的损害。过劳可分为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3种。
1.1 劳力过度
劳力过度又称形劳,指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劳伤形体而积劳成疾;或者是病后体虚,勉强劳作;或者是进行不适当的劳作造成身体的皮肉、经络或筋骨的损伤。
1.2 劳神过度
劳神过度又称心劳,指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太过而致脏腑气机失调,伤及心神而致病。
1.3 房劳过度
房劳过度又称肾劳,指房事太过,或手淫恶习,或妇女早孕多育,耗伤肾精、肾气而致病。
2 《外科讲义》中由过劳引起的相关外科疾病
外科病包括痈疽、瘿瘤、瘰 、诸痔、诸漏、疔毒、坚硬顽疮、皮癣等疾病。外科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气血津液、脏腑的关系极其密切。气血的亏损,可致气滞血瘀,营气不和,脏腑功能失调,阴阳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外科疾病的发生。过劳损耗人体气血,导致人体气血津液分布失常,影响机体脏腑功能,造成机体阴阳失衡。因此,外科病的形成与过劳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劳可以导致外科病的发生。
2.1 痔 疮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为直肠静脉的曲张。《外科讲义》中提到痔疮的病因主要包括“醉饱入房,筋脉横解,精气脱泄,热毒乘虚下注”[2]和“忧思太过,蕴积热毒,愤郁之气,致生风湿燥热四气相合而成”[2]。醉饱入房、精气脱泄属房劳过度。由于房劳过度造成人体精气虚衰,阴阳失调,此时人体较为虚弱,容易受到外界湿热侵袭,从而热毒下注导致痔疮;而忧思太过、蕴积热毒属过度劳神,长期忧思太过,心脾之气郁滞,久而化热下注,也可致痔疮。
2.2 三里发
三里发指足三里穴部位发生的肿疡。《外科讲义》曰:“足三里穴发生肿疡,其原因乃由劳力伤筋,兼之胃经积热凝结而成。”[2]315劳力太过,伤及筋络,导致经气运行不畅,胃之热无法通过经络之气的运行得以疏散,从而郁积在经络中导致在足三里处发生肿疡。
2.3 脱 疽
脱疽是外科病的一种,形状跟普通的疮疡不同,多生在足趾之间,有时生在手指之间。其结毒的原因在《外科讲义》中有“房术丹石热药,以致阳精煽惑,淫火猖狂,蕴积脏腑,消烁阴液而成也”[2]338。房劳之时食用丹石热药,邪火炽盛,郁积脏腑,灼烧人体津液和阴气,且不正当行房就是对于阴精的损耗,两者相兼,导致人体气血阴阳失调,阴不敛阳,从而致脱疽的生成。
2.4 敦 疽
敦疽的形状和发生的部位与脱疽相同,但区别在于敦疽无腐烂症状。其发生的原因,《外科讲义》描述为“膏粱太过则损脾,房术太过则损肾。脾即损,则血少生,肾既虚,则精必竭,更兼湿热壅盛而成也”[2]342。此症之发生乃因脾气损耗,肾气亏虚。劳神太过易致脾气郁结,脾气不畅,不能调节气血运行,令血少生;而房劳过度,肾精过度耗用,此时湿热下注,容易阴阳失调导致敦疽的发生。
3 过劳相关疾病病机分析
《黄帝内经》曰:“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3]由此可以得知:不懂得节制,过度劳累,包括房劳、劳神,是违反自然生活规律的做法,会过度耗竭人体气血,导致人体的过早衰败。究其病机,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营卫不和等。
3.1 脏腑功能失调
3.1.1 脾虚气陷
劳力过度可损伤脾气,而脾胃共司气机升降,脾胃相互表里。若脾虚气陷,则可致胃失和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4]过劳易致胃不和而伤及五脏。《仙传外科集验方》中提到:“胃为五脏之根本,故胃受谷,脾化之以生气。脾生肌肉,胃气传五脏而行血脉。虽痈疽有虚实寒热,但皆由气郁而成。胃气盛而体实,则邪气相搏而流注于经络,涩于所滞,血脉会聚,壅结而成痈。胃气弱而体虚,则邪气盛而宿于经络,凝涩流积,血脉不潮,内腐而成疽。”[5]气血乃由脾胃所生,脾胃虚弱、升转运化失常则营卫不行,肌肉无以生养,从皮肉而生,气机壅滞,血液运行不畅,则导致外科病。故脾胃气机的正常运转对于外科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3.1.2 肾虚精亏
房劳过度可致肾精亏虚,损伤先天之精,精可化气、精可化血,肾精的过度消耗可引起气血两虚,进而影响五脏六腑之功能。《证治汇补·腰痛外候》曰:“悠悠不止,乏力酸软者,房欲伤肾也。”[6]先天之本,生命之根。由于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精不宜过度耗泄。若房事不节则肾精肾气耗伤,根本动摇,如《外科讲义》中提到:“肾气游风症发生之原因,多生于肾虚之人,肾火内蕴,外受风邪膀胱气滞而成。”[2]327若房劳过度,肾虚精亏,可致身体肾阴亏虚,肾火内伐,阴阳失调,病邪易乘虚而入,导致外科病的发生。
3.1.3 心血耗伤
心藏神,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用神过度,长思久虑,易耗伤心血,以致心神不宁。《外科医镜》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盖心主血而行气,气血凝滞而发毒。”[7]气为血帅,心血耗伤致气虚,气虚则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且调控与推动血液在脉中稳定运行的能力下降从而产生血瘀或出血的病变;血为气母,血的耗伤易导致气虚。气血两虚致血瘀气滞,使脏腑功能减退,进而加重气血凝滞而成痈疽等症。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有机体,外科疾病虽然绝大多数发于皮、肉、脉、筋、骨的某一部位,但与脏腑有着一定的联系。若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痈疽的发生。陈修园在《家藏心典》中提到:“夫痈疽疮疖者,皆由气血不和,喜怒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调,是五脏六腑之气怫郁于内,以致阴阳乖错,气血凝滞而发也。痈者,壅也。壅滞于阳络也,大而高起,属乎阳,其脉浮数,故多由于六腑。疽者,沮也,沮伏于阴经也,平而内发,属乎阴,其脉陈数,故多由于五脏。”[8]从中可知,外科病乃由五脏六腑失调所致,即过劳易致外科病的产生。
3.2 气血津液失调
劳力过度可伤气,耗伤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减退。由于肺为气之主,脾为气之源,肾为气之根,故劳力太过尤易耗伤脾肺肾之气,而致气血失调。
长期劳力过度,汗泄失度,体内津液大量减少而补充不足,而致津伤;而津能生血,津能载气、生气,津液的丢失可导致气的损耗,往往引起气机的郁滞不畅。
过劳致气血津液失常,则人体失于气之推动和温煦,血津液之营养凉润,则五脏阴阳失去平衡。脏腑功能减退,阴阳不调,机体抵抗病邪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外科病的产生。
3.3 营卫不和
营卫二气皆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有化生血液、营养全身、防御外邪、调控腠理等功能。过劳伤及脾胃,脾胃既伤,营卫二气无所生,则机体营卫不足,防御功能减弱,易受外感六淫邪毒等的侵犯,从而使气血失常、脏腑功能失调而致外科疾病的产生。 《素问·风论》曰:“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腧,散于风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瞋而有疡。”[3]205外邪入侵血脉,使营卫不和,调节能力下降,热壅血瘀,局部组织发生肿胀疼痛。故营卫不和是导致外科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4 小 结
《外科讲义》阐述了过劳导致外科病的相关病机,认为外科病的产生与人的过度劳力、劳神、房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时间过劳,可使气血津液失常,脏腑功能失调,以及营卫不和,不仅是外科病的诱因,也可导致其他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研究过劳对外科病产生的病因病机及对身体的影响,对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对今天的外科临床具有借鉴意义。
[1]刘小斌,郑洪. 岭南医学史[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69-370.
[2]管霈民.外科讲义[M].广州: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1937:275,315,338,342,327.
[3]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15:2,205.
[4]李东垣.李东垣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6.
[5]杨清叟.仙传外科集验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0-11.
[6]李用梓.证治汇补[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70.
[7]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36:385.
[8]王姝琛.陈修园《家藏心典》论治痈疽经验探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4):288.
(编辑 陶 珠)
1001-6910(2017)04-0065-03
R2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4.28
陈凯佳,博士,副教授,chenkaijia@163.com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科研项目(2014A020221086);广州中医药大学“薪火计划”项目(XH20140101)
2016-12-06;
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