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鼻鼽经验*

2017-01-14黄啟敏刘亚楠王玉玲

中医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主任医师鼻塞脾虚

黄啟敏,李 宁,刘亚楠,王玉玲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名师高徒·

李郑生主任医师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鼻鼽经验*

黄啟敏1,李 宁2,刘亚楠2,王玉玲2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李郑生主任医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在治疗脾胃肝胆病方面建树颇深。李郑生主任医师认为:鼻鼽的病机为肺脾虚损,其中脾虚是关键。李郑生主任医师临床治疗鼻鼽以培土生金为法,方选自拟益脾固金汤,药证相合,每获良效。

李郑生;中医师; 鼻鼽/中医药疗法; 培土生金法;益脾围金汤/治疗应用;验案

鼻鼽亦称鼻嚏、鼽水,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性鼻病,正如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所言“鼽者,鼻出清涕也”。该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多有季节易感性,可常年发病或受冷空气而发。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递增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

李郑生主任医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在治疗脾胃肝胆病方面建树颇深。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现将李师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鼻鼽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鼻鼽一病首见于《素问·脉解篇》,原文曰:“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古代医书对本病的论述颇多。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中言:“肺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塞而为鼻鼽。”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言:“凡由风寒而鼻塞者,以塞闭腠理,则经络壅塞而多鼽嚏。”历代医家对鼻鼽的病因病机有不同见解,总体而言,可归纳为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虚气衰、风寒在表、肺经郁热5种。[1]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且为娇脏,易受内、外邪气的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调等损伤脾胃,母病及子,或禀赋不足,肺病日久、失治误治,子病及母,导致脾、肺俱虚,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内、外因相互作用,引起脏腑失衡而发病。《黄帝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李东垣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李师认为:鼻鼽的病机之本为脾胃虚弱。临床辨证时要扣准脾虚的病机;同时把握病机的演变:一则脾虚而致肺虚,二则土虚木壅、肝失疏泄,三则脾虚生痰、生饮均可干于肺;肺失宣降,气血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易于感邪。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中央土以灌四旁……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2 辨证论治

鼻鼽临床多表现为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涕,严重者可兼咳喘、易感冒,常伴眼痒、咽喉痒、失嗅、头痛等,亦有少数伴有荨麻疹等皮肤易过敏症状,纳眠可,二便正常,舌体胖大、质淡或淡红,苔薄白,脉细。《脾胃论》曰:“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又曰:“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 鼻鼽多由脾胃虚弱、土不生金、卫外不固引起,脾虚贯穿在发病的整个过程中。李师认为:临床各种慢性脾胃病的病机不可能仅在脾胃,常涉及肝,故治疗脾胃病时必须辅以疏肝理气之品,“治肝可以安胃”,根据病机重在随肝、脾、胃之虚、实、 寒、热不同辨证论治[2]。鼻鼽虽属肺系疾病,但其主要病机在脾虚,故治疗时以培中焦脾土为先,即异病同治之理。

3 用药经验

李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理论总结,以健脾补肺为原则,亦兼顾肝,在香砂六君子汤、苍耳子散、玉屏风散3方基础上,化裁制成自拟方——益脾固金汤,药物组成:黄芪15 g,炒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半夏10 g,香附10 g,砂仁10 g,节菖蒲10 g,白芷10 g,细辛3 g,炒苍耳子8 g,辛夷10 g,川芎10 g,荆芥8 g,防风6 g,桔梗10 g,杏仁10 g,甘草3 g。若伴咳嗽,加贝母、枳壳等;若伴喘息,加炙麻黄、干姜以止咳平喘;若兼干咳少痰、咽红等郁热之象,乃因脾、肺虚久,肝郁化火炎上,酌加牛蒡子、山豆根、桑叶以清肺利咽,郁金以疏肝清肝;若病久导致肺阴亏虚,加百合、麦冬以养阴生津;若纳差,酌加焦三仙、鸡内金以健脾消食和胃;若兼有胸闷气短,加瓜蒌、薤白、檀香以宽胸理气;若脾虚湿盛、大便次数增多,加薏仁、炒芡实以健脾利湿;若伴有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疾病,加土茯苓、地肤子、蝉蜕等以清热祛风、除湿止痒。

4 病案举例

患者,女,44岁,2015年8月29日初诊。主诉:反复发作性鼻塞、流清涕2 a,加重伴咳嗽1周。患者2 a前冬季受风后出现晨起鼻塞、流清涕、喷嚏,立春后诸症缓解,每受凉、换季则发,于某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经雾化、抗过敏药物等治疗后效果欠佳,症状时轻时重;1周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有咽痒、干咳,遂前来就诊。现症:晨起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咽痒,干咳,纳可,大便可,舌体胖大、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辨证为肺脾气虚。治宜健脾益肺,祛风散寒,通利鼻窍。方予益脾固金汤加减,处方:黄芪20 g,炒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半夏10 g,香附10 g,砂仁10 g,郁金10 g,节菖蒲10 g,白芷10 g,细辛3 g,苍耳子8 g,辛夷10 g,川芎10 g,荆芥8 g,防风6 g,桔梗10 g 山豆根8 g,天花粉12 g,炙杷叶10 g,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患者鼻塞、流清涕有所减轻,咽痒、咽干、咳嗽好转,喷嚏未减少,舌脉同前。守上方,加薄荷8 g、杏仁10 g。继服14剂,患者鼻塞、流清涕明显减轻,喷嚏减少,咽痒、咳嗽缓解,舌脉同前。守上方,加乌药10 g、厚朴10 g、百合15 g。继服2个月,诸症俱消,冬天鼻炎未复发。

按 本例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正虚邪恋,属脾肺气虚。益脾固金汤方中苍耳子散祛风散寒通窍,与节菖蒲、川芎配伍,增强通鼻透窍的作用;荆芥、防风祛风止痒;郁金清肝疏肝;桔梗、杏仁、山豆根宣肺利咽;二陈汤、白术健脾祛湿;炙杷叶、天花粉润肺降逆;黄芪补肺脾,固卫表。

5 小 结

鼻鼽的发病机制可总结为外感与内伤两个方面,脾肺虚弱、感受外邪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西医学认为该病与遗传因素、过敏原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多采用抗组胺、激素等药物治疗及降低鼻黏膜敏感性等辅助治疗,虽然近期疗效肯定,但停药易复发,常多年不愈。李师认为:鼻鼽的治疗应秉承“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急性发作时,多由于禀赋不足复感风寒,治以培土生金为主,兼祛散表邪,标本兼顾,方用益脾固金汤加减;待症状消失、病情稳固,则用香砂六君子汤善后。慢性鼻鼽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机复杂,多涉有他脏病变,治疗重在调理脾胃、培土生金、改变体质,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1]刘锦辉.鼻鼽方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的临床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3.

[2]王海军,李郑生.李振华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2(8):1644.

1001-6910(2017)10-0027-02

R276.1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10.11

李郑生,主任医师,lizhengsheng1958@163.com

国家“十二五”重点攻关课题——李振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肝动态辨证方法传承应用研究(2013BAI13B013)

2017-07-31

(编辑 颜 冬)

猜你喜欢

主任医师鼻塞脾虚
同时服用多种药,不良反应如何避免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郭朋主任医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经验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养从口入,痒从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