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晓峰应用交通心肾法治疗妇人疾病经验

2017-01-14韩变利张晓峰惠雪莲董鹂芸

中医药通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经行心火牡蛎

● 韩变利 张晓峰 惠雪莲 董鹂芸

张晓峰应用交通心肾法治疗妇人疾病经验

● 韩变利 张晓峰 惠雪莲 董鹂芸

通过例举妇人绝经前后诸证、经行口糜、带下病、女子梦交等病案,介绍张晓峰教授采用交通心肾之法治疗妇人疾病经验。其选方坎离交泰汤加减,使患者心得肾水以滋润,肾得心火以温暖,心肾得交,阳固阴守,气血调和,诸症自除。

交通心肾 绝经前后诸证 经行口糜 带下病 女子梦交 坎离交泰汤

张晓峰教授乃陕西省第二批名中医、陕西省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张教授临床常运用交通心肾法治疗妇科疾病,屡获良效。其常用方为自拟的坎离交泰汤(药物组成:当归12g,炒白芍15g,生地15g,龙骨20g,牡蛎20g,盐知母10g,川牛膝15g,黄连6g,甘草6g,肉桂3g)。坎离交泰汤由坎离丸合交泰丸加减化裁而来。其中坎离丸出自《摄生众妙方·卷二》,重在调补精血,交通心肾,使得阴平阳秘;交泰丸出自《韩氏医通·卷下》,重在治疗心肾不交所致怔忡不寐,李时珍言其:“一冷一热,一阴一阳,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无偏胜之害也。”方中以坎离丸去辛温之川芎,易熟地为生地以增其凉血清热之效;再伍以交泰丸、川牛膝交通心肾、引火归源;酌加龙骨、牡蛎重镇安神、潜阳敛阴;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交通心肾、调和阴阳、潜阳入阴之功。

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左右,获益良多。特举其运用交通心肾法治疗妇科疾病验案4则,与同道共飨。

1 绝经前后诸证案

何某,女,50岁,教师。2014年5月1日以“月经停闭6个月,潮热汗出4个月”为主诉来诊。1年前患者月经逐渐错后,常45~60天一行,半年前开始停闭不潮,4个月前开始出现烘热汗出、潮热面红、心悸怔忡、情绪易激,夜寐不安。于某西医院就诊,查性激素六项提示:“FSH 40.32mIU/mL,LH 35.43mIU/mL,PRL 7.52ng/mL,E221.05pg/mL,P 0.16ng/mL,T 22.45ng/dL”,诊断为“绝经综合征”,建议激素替代疗法。患者拒绝服用西药,间断服用更年康片、静心口服液等乏效。查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诊断:绝经前后诸证。证属肾虚阴亏,水火不济,心肾不交。治以滋阴降火,补肾宁心。选方自拟坎离交泰汤加减。药用:当归12g,炒白芍15g,生地15g,龙骨20g,牡蛎20g,盐知母10g,川牛膝15g,黄连6g,肉桂3g,酸枣仁15g,甘草6g。5剂后诸症减,易生地为熟地加钩藤12g。再5剂诸症明显改善。应用本方适当加减,先后就诊8次,坚持治疗3月余,诸症基本消失。嘱服坤泰胶囊等成药,以资巩固。

按本病乃妇人七七之年,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亏虚,精血不足,脏腑失于濡养,引起机体阴阳失于平衡所致[1]。肾者水也,心者火也,临证当知肾传心而水不制。肾阴虚,心肾水火失于交济,心火偏亢,心主血脉、主神明的功能失调。治当滋阴降火,补肾宁心。方以坎离交泰汤交通心肾,调和阴阳,潜阳入阴;加酸枣仁养心安神。

2 经行口糜案

王某,女,28岁,职工。2015年3月以“经行口舌溃疡反复发作2年”为主诉来诊。患者平时月经规律,周期22~25天,经期3~5天,量可,色鲜红,无痛经。近2年来患者每于经前1周出现口舌溃疡,至经期逐渐加重,经净后自愈。反复发作,甚为苦恼,曾服消炎药无效,服用黄连上清丸、三黄片后,症状不减反增腹泻之症。刻下:经期第2天,月经量多,色鲜红,口舌糜烂,口腔黏膜多处溃疡,口燥咽干,心烦少寐,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沉细数。诊断:经行口糜。证属:肾阴虚,心火旺,水火不济。治以交通心肾,引火归元。方以坎离交泰汤加减。药用:当归12g,炒白芍15g,丹参15g,龙骨20g,牡蛎20g,盐知母10g,川牛膝15g,黄连6g,肉桂3g,连翘15g,淡竹叶9g,麦冬12g,甘草6g。5剂。平时服用二至丸,每于经前来诊,予坎离交泰汤加减。先后来诊8次,坚持治疗6个月,口糜症状基本消失,经期转为27~30天一潮。

按经行口舌糜烂又称经行口糜,乃妇人之病,是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口舌糜烂,呈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属于西医阿弗他口疮[2]范畴。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心与肾相交通;肾脉又与舌相连。经行之际,十二经之血下注冲任血海,致阴血相对不足。阴虚则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舌为心之苗,心火灼伤而口糜。患者看似一派上焦热证,然热有虚热和实热之别,结合患者月经情况,辨为肾阴虚、心火旺所致的经行口糜。患者服用苦寒之药以清之,反有伤阳伐胃之弊。当以交通心肾为法,使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方以坎离交泰汤酌加麦冬养阴清心;连翘、淡竹叶清心胃之热,同时淡竹叶又可利尿,导热从小便而出。

3 带下病案

陈某,女,42岁,农民。2016年5月以“间断有血性带下2个月”为主诉来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近2个月来时有带下夹血丝或赤白相兼,伴阴道干涩灼热,心烦易怒,眠少梦多,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大便干结。曾就诊于某西医院,行宫颈防癌筛查、宫腔镜及子宫内膜活检均未见异常。诊其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带下病(赤带)。证属:阴虚火旺,湿热下注。治以滋阴降火止带。方以坎离交泰汤加减。药用:当归12g,炒白芍15g,生白术15g,生地15g,煅龙骨20g,煅牡蛎20g,盐知母10g,川牛膝15g,桑寄生15g,肉桂3g,黄连6g,土茯苓15g,马鞭草15g,甘草6g。5剂。二诊:血性带下及阴道干涩灼热减轻,情绪平稳,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因患者临近经期,暂予养血活血通经之桃红四物汤加减,因势利导,助胞宫藏泄有时。平时则仍以坎离交泰汤加减化裁,以滋阴清热,引火归元,健脾止带。坚持治疗4个月,诸症皆除。

按带下量、色、质、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3]。赤带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谓之“血性分泌物”及“血性白带”。可见于子宫肌瘤及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颈息肉等疾病,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病症。该患者通过相关检查基本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的可能。从中医论治,此乃心肾不交所致带下病,肾水亏虚,水火失济,心火亢盛,损伤血络,复感湿邪,可出现赤带。沈金鳌说:“内热脉数,赤白带下不止,由于热也。……阴虚烦热,而赤白带下。”张景岳《妇人规》曰:“妇人淋带,以心旌之摇也,心旌摇则命门应,命门应则失其所守。”并以“直指固精丸治肾虚有火,滑精,心神不安。”该患者应用坎离交泰汤易生龙骨、牡蛎改为煅用,既可潜阳入阴又有止带之用。然治带下病应不忘除湿,故而酌加清热健脾利湿之品。诸药合用,共奏交通心肾,潜阳入阴,滋阴清热止带之功。

4 女子梦交案

何某,女,19岁,学生。2016年3月以“夜眠不安,多梦1年余”为主诉来诊。患者临近高考,作息不规律,劳神伤体,近1年来,入睡则眠不安,梦境纷扰,梦境多为性交,为此患者尤为惊恐,以致整夜不敢入睡,伴有头晕目眩,腰酸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此乃阴虚火旺,扰及心神所致的梦交证。治当滋阴降火安心神。方以坎离交泰汤加减。药用:炒白芍15g,生地15g,龙骨30g,牡蛎30g,盐知母10g,黄连6g,肉桂3g,川牛膝15g,续断15g,茯神15g,远志9g,酸枣仁15g,夜交藤20g,甘草6g。5剂。5剂药尽,已可入睡,余症均有减轻。坚持服药1个月,诸症消失。

按梦交是指梦中与异性交媾。本病辨证重在心、肝、肾三脏。肾藏精而寓相火,相火上属于心,心动则引动相火。张仲景认为梦交、失精症为阴阳失和、相火上浮所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云:“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方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敛摄浮阳,潜阳入阴,使阳固阴守,乃阴平阳秘。《丹溪心法》指出:“遗精得之有用心过度,心不振肾,以致失精者……”虽为男子梦遗,亦为女子梦交之病因。关于本病的治疗,张景岳《妇人规》曰:“病生于心者,当先以静心为主,然后因其病而药之,神动者安其神,定其志;滑精者固其精,养其阴。”张晓峰教授认为本病多在于心、肾两经,多因劳伤心肾,使心气不足,心神不宁,心火上炎,相火妄动,肾阴亏虚,心肾不交,水火失济而致。该患者乃考前压力过大,劳心伤体,致使心肾不交,相火妄动而发为本病。治以坎离交泰汤化裁后加远志、酸枣仁、夜交藤等安神之品。《本草正》曰:“远志,功专心肾,故可镇心止惊,辟邪安梦……同枣仁,极能举陷摄精,交接水火。”

5 小结

中医学认为肾乃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为气血之根。心主身之血脉,主神明,为君主之官。心肾相交,尤为重要。《傅青主女科》提到:“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张教授结合30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妇人疾病多以肾虚为本。肾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心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从阴阳的升降理论来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即“心肾相交”。《中藏经》云:“火来坎户,水到离局,阴阳相应,方乃和平。”

西医针对绝经前后诸证、经行口糜、带下病、女子梦交尚没有确切的治法,多认为其与内分泌、免疫等有关。张教授认为以上妇科疾病,虽病不同,但总的病机均为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其临床施用坎离交泰汤加减治疗,每获良效,此乃异病同治之妙也。“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4]。《校注妇人良方》云:“夫肾乃阴中之阴也,主闭藏者;肝乃阴中之阳也,主疏泄者,二脏皆有相火,其系上属于心,心火一动,则相火翕然而从之。”故滋肾阴以济心火,心肾得交,则夜眠昼安。孙氏等[5]在探讨心肾相交实质研究中提出“心、肾”除现代解剖学意义外,还包含两者相互联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功能的调节。临床上针对上述病证,若辨为心肾不交之证,则采用交通心肾之法,使患者心得肾水以滋润,肾得心火以温暖,阳固阴守,气血调和。

[1]肖承悰.中医妇科临床研究[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6.

[2]雷 蕾,李 明,聂李平,等.女性经前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血清IL-6、IL-8、TNF-a和sTCAM-1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19(6):837-839.

[3]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70.

[4]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等.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18.

[5]孙国强.心肾相交实质初探[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4):25-26.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院(710001)

猜你喜欢

经行心火牡蛎
降心火不能单用“苦降”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经行
影响佛教行像美术形式的因素研究
经行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
法国培育出多口味牡蛎
劳宫穴断心火
经期为何睡不醒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