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草药“一支(枝)箭”的基源考证

2017-01-14杨兰王东龙扬舒波

中药与临床 2017年3期
关键词:石蒜草药中草药

杨兰,王东,龙扬,舒波

·本草考证·

民间草药“一支(枝)箭”的基源考证

杨兰1,王东2,龙扬2,舒波2

草药“一支(枝)箭”基源复杂,各地民间习用数十种不同植物作“一支(枝)箭”使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本草古籍文献和数据库,考证各地民间使用的草药“一支(枝)箭”基源,认为比较通识和公认的“一支(枝)箭”为瓶尔小草科瓶尔小草属我国有分布的6种植物的全草,为草药 “一支(枝)箭” 的研究、临床使用及其相关文献的引用提供参考。同时针对中草药普遍存在的“同名异物”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支(枝)箭;基源考证

中药因自然气候环境、地域性、野生分布及各地语言文化的影响而普遍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严重影响其在民间正确合理用药,草药”一支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名为“一支箭”的草药在民间使用广泛、疗效显著,但其基源与性状不同,入药部位和性能各异,毒性亦不明确,曾有报道用名为“一支(枝)箭”的草药成功治疗众多毒蛇咬伤的案例[1,2],但该一支箭的基源没有说明,也未附可供初步鉴定的药图,而另一方面,又有文献报道因食草药“一支箭”致下消化道大出血的严重中毒病例[3],服用的是哪一种植物尚不清楚,亦无从考证。此外,笔者在查阅文献时偶然发现少数文献尚存在误引不同基源甚至不同科“一支箭”研究内容的情况[4,5]。现代汉语中有些限制名词的量词是通用的,因名词“箭”的配合量词既有“枝”也有“支”,两量词字又相近,故多混淆互用。有些地区在“一支箭”前加“大”“小”字以区分不同草药,但有时“大”与“小”字又省略,民众无论大小,只称“一支箭”,易致以讹传讹,将药材品种基源误传下去,不利于药材的品种基源整理工作。

为加强中草药基源考证与品种整理,促进临床正确合理使用,避免民间误服致毒案例的发生,进一步加强民间草药毒性研究,有必要进行中草药一支箭的基源考证工作。因此笔者查阅有关“一支(枝)箭”的文献和数据库资料,将其基源归类整理总结如下。

1 收载目录名为“一支(枝)箭”的草药基源

1.1 蕨类瓶尔小草科瓶尔小草属植物

《草木便方》[6]以目录名“一支箭”收载瓶尔小草属尖头瓶尔小草(有梗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pedunculosumDesv.、狭叶瓶尔小草O.thermaleKom及心叶瓶尔小草O.reticulatumLinn.。《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7]以目录名“一支箭”收载该属心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reticulatumLinn.、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L.、柄叶(钝头)瓶

尔小草O.petiolatumHook.和狭叶瓶尔小草O.thermaleKom全草入药。《常用中草药手册》[8]介绍狭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thermaleKom别名“一支箭”。《同名异物集》[9]则收载别名为“一支箭”的来源有该属钝头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petiolatumHook.和瓶尔小草O. vulgatumLinn.。《中国植物志》[10]记载该属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L.及同属我国有分布的其他5种植物的带根全草皆入药,并均别名为“一支箭”。

1.2 菊科植物

1.2.1 菊科植物还阳参属植物 《滇南本草》[11]以目录名“大一支箭”收载还阳参属肉根还阳参Crepis napifera (Franch.)Babc.,并附别名“一支箭”,《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12]与《同名异物集》[9]亦别称“一支箭”。《中国植物志》[10]载芜菁(肉根)还阳参别名项附“大一支箭”。《云南种子植物名录》[13]又称该种为“丽江一支箭”。

1.2.2 菊科植物白头翁属植物 《滇南本草》[11]以目录名“小一支箭”收载白头翁属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 Regel。

1.3 石蒜科植物 《滇南本草图谱》[14]以目录名载“大一枝箭”为黄花石蒜Lycoris anrea(L′ Herit.)Herb.。此外,《本草纲目》卷十三草部[15]载“石蒜”释名中含“一枝箭”,《南方主要有毒植物》[16]收载“独脚蒜头” 亦称“大一枝箭”。石蒜以鳞茎入药,性微温,味辛甘,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功效,用于疔疮肿毒,痔疮。全草有毒,以根头最毒,有毒成分为石蒜碱等生物碱,中毒症状为流涎,呕吐,下泻,舌硬直,惊厥,手脚发冷,脉弱,休克,甚至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王永辅《惠济方》述便毒诸疮:一枝箭,捣烂涂之即消。若毒太甚者,冼净,以生白酒煎服,得微汗即愈。

2 文献记录别名为“一支(枝)箭”的草药基源

2.1 阴地蕨科植物

阴地蕨属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L.) Sw.和阴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Thunb.) Sw.,别名“一支箭”[9],为湖北巴东和恩施的习称。

2.2 水龙骨科植物

石韦属石韦Pyrrosia lingua(Thunb.) Farwell,别名“一枝箭”[9,16]。

2.3 毛茛科植物

乌头属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Busch.别名“一枝箭”[9,10],为四川若尔盖习称。块根有剧毒,供药用,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冻疮等症(陕西中草药)。

2.4 藤黄科植物

金丝桃属黄海棠Hypericum ascyronL.别名“一枝箭”[9],为广西南宁习称。

2.5 蔷薇科植物

地榆属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L.别名“一枝箭”[9],为江苏邳县习称。

2.6 豆科植物

胡枝子属截叶铁扫帚Lespedeza cuneata(Dum.-Cours.)G.Don.[9]和野鸡草Lespedeza sericea(Thunb.)Miq.别名“一支箭”,经查证为同一植物。根和全株入药,能清热利湿,消食除积,祛痰止咳。

2.7 大戟科植物

大戟属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Rupr.,别名“一枝箭”[9],为广东地区的习称。

2.8 山茱萸科植物

四照花属头状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capitata(Wall.)Hutch. Cornus capitata Wall.别名“一枝箭”,为四川地区习称[9]。

2.9 伞形科植物

变豆菜属薄叶变豆菜(注:经拉丁学名鉴定应为薄片变豆菜,此处应为笔误)Sanicula lamelligeraHance. 别名“一支箭”[9],为贵州习称。全草入药,治风寒感冒,咳嗽,经闭等症。

2.10 萝藦科植物

鹅绒藤属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Bunge)Kitagawa.别名“一枝箭”[9,10]2,为江西习称。同属白薇Cynanchum atratumBunge 别名“一枝箭”,为湖南习称[9]。

2.11 报春花科植物

珍珠菜属矮桃Lysimachia clethroidesDuby别名“一支箭”[16],全草入药,有活血调经、解毒消肿功效。

2.12 唇形科植物

唇形科黄芩属异色黄芩[9,10]Scutellaria discolorWall. ex Benth.别名“一支箭”,为云南思茅、红河习称。

2.13 茄科植物

曼陀罗属曼陀罗[9]Datura stramoniumL.别名“一支箭”,为云南红河习称。全株有毒,含莨菪碱,药用有镇痉、镇静、镇痛、麻醉的功能。

2.14 玄参科植物

玄参科母草属刺齿泥花草Lindernia ciliata(Colsm.) Pennell和旱田草[9]Lindernia ruellioides(Colsm.) Pennell别名分别为“一支箭”和“一枝箭” ,为广西忻城习称。二者全草同药用,有清热解毒,逐瘀破血,消肿止痛作用,用于毒蛇咬伤,跌打损伤肿痛,产后瘀血腹痛;外用治疮疖肿痛。

2.15 菊科植物

蓍属蓍Achillea millefoliumLinn、兔儿风属杏香兔儿风Ainsliaea fragransChamp. 与卵叶宽穗兔儿风Ainsliaea latifolia(D.Don) Sch.-Bip. Var. obovata(Franch.) Grierson et Lauener、紫菀属三基脉马兰Aster trinerviusD.Don(注:据拉丁名应为三基脉紫菀)、火石花属毛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L.)Cass.与大丁草Leibnitzia anandria(L.) Nakai、风毛菊属革叶风毛菊Saussurea poochlamysHand.-Mazz.、一枝黄花属一枝黄花[16]Solidago decurrensLour.别名“一支箭”[9],蓝刺头属华东蓝刺头Echinops grijisiiHance别名“一枝箭”[9]。大丁草属钩苞大丁草Gerbera delavayiFranch.别名“一枝箭”[10]。此外,莴苣属翅果菊Lactuca indicaL.(注:此处存在错误,翅果菊拉丁名为Pterocypsela indica(L.) Shih)和火石花属钝苞大丁草Gerbera tanantiiFranch. 分别别名“一支箭”和“一枝箭”。此外,兔儿风属细穗兔儿风Ainsliaea spicataVaniot[17]别名“一支箭”,又名“牛尾一支箭”、“小一支箭”,湖南地区根入药,滇南地区民间以全草入药[18]。一枝黄花全草入药,有毒,毒性成分为皂苷,长期服用可引起胃肠道出血症状,家畜中毒后出现萎靡,运动障碍,麻痹。

2.16 百合科植物

重楼属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Smith和宽瓣重楼Paris polyphyllaSm.var.yunnanensis (Franch.)Hand.-Mazz.别名分别为“一支箭”和“一枝箭”[9],为湖南和云南等地习称。此外尚有肺筋草属粉条儿菜Aletris spicata(Thunb.) Franch.别名“一支箭”。

2.17 鸢尾科植物

广西等地习称鸢尾属鸢尾Iris tectorumMaxim为“一枝箭”。

2.18 姜科植物

山姜属箭杆风(密苞山姜)Alpinia stachyoidesHance(注:据《中国植物志》新的拉丁学名应为Alpinia densibracteataT. L. Wu et Senjen )别名“一枝箭”[9,10]。

2.19 兰科植物

绶草属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Pers.) Ames和舌喙兰属扇唇舌喙兰Hemipilia fl abellataBur. Et Franch.别名“一支箭”,分别为陕西和甘肃文县习称,滇南民间又称“盘龙参”。

由上可知,《中国植物志》记载不同基源“一支箭”(唇形科异色黄芩)、“一枝箭”(姜科箭秆风,菊科大丁草属钩苞大丁草,萝藦科徐长卿,毛茛科铁棒锤)共5种。《全国中草药名鉴》下册《中草药同名异物集》归纳整理名为“一支箭”的草药分别来源于12科25种植物,收集“一枝箭”分别来源于13科16种植物。中国自然标本馆数据库(CFH)收载“一支箭”共计9科12种。比较各文献和数据库收载“一支(枝)箭”的基源,可知其互有部分重叠,又有较大不同。综合各文献和数据库中以目录和别名形式收载“一支(枝)箭”多达46种,分别来源于21个科,既有阴地蕨科、瓶尔小草科、水龙骨科、石韦科的不少蕨类,又有菊科、百合科、石蒜科、鸢尾科等诸多被子植物。除11种以目录名“一支(枝)箭”形式收载外,多以别名形式存在,用以表征植物形态特征。

总之,民间草药“一支(枝)箭”基源十分复杂,其各基源植物普遍作为全国性或地方性入药种而在各地民间广泛使用。除了毛茛科铁棒锤、大戟科大戟、茄科曼陀罗、菊科一枝黄花、石蒜科石蒜有强度不等的毒性外,大多是无毒的。分析“一支(枝)箭”名如此广泛使用的原因,主要是似箭形的植物或部分植物体众多,植物形态特征性强,且其中不乏很多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从众多的文献和研究报道[1,2,4,6,7,19-22]来看,笔者认为普遍通识的“一(枝)箭”植物基源应为瓶尔小草科瓶尔小草属植物。要解决药用植物“同名异物”问题,既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以植物志为蓝本、规范使用和引用科学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和各种相关资料,多宣传规范科学的植物名称,更重要的是在药用植物中文命名工作中,给予植物能够相互区别而不是描述事物的优势中文名[23]。

[1] 赵鹏,郭瑜.一支箭治疗毒蛇咬伤76例[M].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临床报道),2010:273-274.

[2] 赵继祖.中药一枝箭治疗蛇咬伤1例体会[J].甘肃中医,2001,14(4):51.

[3] 刘宿,王韬,刘怀琼.中草药一支箭致下消化道出血[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8):779.

[4] 毛令飞.苗药一支箭乙醇提取物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EGF表达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3:8-9.

[5] 吴少华,罗晓东,马云保,等.一支箭中抗胃溃疡的倍半萜内酯苷[J].药学学报,2002,37(1):33-36.

[6] 清•刘善述.草木便方[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7] 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8] 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9.

[9] 谢宗万,余友芩.全国中草药名鉴(下册-中草药同名异物集)[M].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1] 兰茂原著.于乃义,于兰馥,胡月英,等整理.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1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1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种子植物名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14] 经利彬,吴征镒,匡可任,等.滇南本草图谱[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15]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6] 广东省农林水科学技术服务站经济作物队.南方主要有毒植物[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70.

[17]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0.

[18] 云南省思茅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组文卫组编.云南思茅中草药选[M].昆明:云南思茅,1971.

[19] 何绍有,杨兰芬.瓶尔小草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杂志,1995,16(1):37-38.

[20] 朱涛,曾碧涛,王天霞,等.珍稀药用植物瓶尔小草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4):4226-4228.

[21] 朱涛,曾碧涛.一支箭多糖的含量测定[J].科技向导,2014,24:173,268.

[22] 赖媛媛,吴传芳,王维,等.一支箭凝集素构象与生物学活性的关系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5(4): 979-984.

[23] 武秀之.建立植物中文学名的构想[J].生物多样性,2015, 23(2):259-263.

(责任编辑:蒋淼)

Research of botanical origins of herb “Yizhijian”/

YANG Lan1, WANG Dong2, LONG Yang2, SHU Bo2//(1.School of Pharmacy and Institute of Medicine,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100, Sichuan;2. Pharmacy Department ,the Af fi 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 Sichuan)

The origin of herb “Yizhijian” is complicate, and there are many plants used as “Yizhijian”. In the paper, research of botanical origins of “Yizhijian” are carried out by reviewing related herbal books, papers and plant database.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origin of “Yizhijian” is the plant ofOphioglossum Linn,including six specie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provides th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lated quotation. Meanwhile, it gives suggestions for the "homonym" problem which widely exists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Yizhijian”; research of botanical origins

R 281

A

1674-926X(2017)03-018-04

川北医学院2015年校级科研发展计划项目——川产民间常用草药一支箭的清热解毒活性成分筛选及毒性研究(编号:CBY15-A-YB2)

1.川北医学院药学院 药物研究所,四川 南充6371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四川 南充 637000

杨兰(198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药的鉴定和品质评价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

Tel:15775803522 Email:371392075@qq.com

2016-12-16

猜你喜欢

石蒜草药中草药
石蒜花开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本草药名中的避讳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石蒜属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石蒜:艳若滴血的曼珠沙华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结缘中草药
石蒜碱及其衍生物抗病毒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