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评价

2017-01-14秦玉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7期
关键词:肠系膜优良率直肠癌

秦玉侠

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评价

秦玉侠

目的 分析总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52例行直肠癌切除术患者, 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优良率为65.38%, 切口愈合时间(9.5±2.2)d, 住院时间(14.8±4.4)d;实验组优良率为88.46%, 切口愈合时间(7.4±1.8)d, 住院时间(10.8±4.0)d。实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 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利于患者康复。

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 其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3]。直肠癌治疗手段多样, 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自1982年, Heald首次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一直被认为是直肠癌根治术的金标准[4]。随访发现, 此种术式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大大降低, 并且保护了盆腔的神经和肛门, 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保护了患者的生理结构,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些年,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领域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直认可, Jacobs等于1991年首次报道了腹腔镜下行结直肠手术后, 不断有外科医生应用腹腔镜技术行直肠癌手术治疗, 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5]。然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随机法对比了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在开腹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行直肠癌切除术患者52例, 全部患者均术前行盆腔、腹腔CT、结肠镜以及胸部X线、病理等检查。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6例。对照组男15例, 女11例, 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4.21±10.42)岁;Duked分期:Ⅰ期5例, Ⅱ期15例,Ⅲ期6例;实验组男11例, 女15例, 年龄38~72岁, 平均年龄(55.23±11.12)岁;Duked分期:Ⅰ期4例, Ⅱ期16例,Ⅲ期6例。本研究通过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具体包括:①术前护理:对患者肠道进行清洁, 防止污染, 当发现患者有不良情绪时要与患者家属一同沟通, 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 疏导患者焦虑恐慌的心理, 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配合治疗, 便于手术顺利进行。②呼吸道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注意引流管通畅与否, 勿使引流管脱落、打折, 引流液体的颜色和量有无变化, 记录患者的尿量变化。观察术区辅料有无渗血污染, 及时与医生沟通, 避免感染的发生。对存在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及时纠正。造瘘口开放前应用凡士林纱布或生理盐水进行外敷, 保护肠管, 浸湿的辅料要及时更换, 避免感染的发生, 术后2 d可开放瘘口, 保持瘘口的清洁和干燥,如出现腹痛腹胀, 必须排除有无肠梗阻。③饮食护理:在饮食上要定时定量多餐, 选用无刺激的食物, 如绿叶蔬菜, 严禁使用未成熟的豆类或水果, 避免食用此类食物导致的便频或产气过量情况, 不可食用白菜、芹菜等高纤维的食物, 此类食物会导致肠梗阻。④切口护理:老年人代偿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下降, 切口愈合慢, 组织再生能力弱, 常会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糖尿病等, 容易并发感染, 术后要带腹带对患者进行保护, 松紧适中, 同时注意观察有无渗液、渗血以及炎症等, 当患者咳嗽时一定要对伤口进行包扎, 以减轻震动增加的切口疼痛, 避免切口裂开, 如出现切口裂开情况, 需用清洁辅料包扎, 对切口进行减张缝合, 缓解腹部张力, 为切口的愈合提供有利的条件。⑤并发症护理:因老年患者的支气管黏膜纤维活动性降低, 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 对病原菌的清除能力下降, 且全身麻醉手术气管插管时对患者的气道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使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 当出现咳嗽或呕吐时要使头偏向一侧, 避免出现堵塞呼吸道, 发生窒息。老年人心肺功能下降, 应给于保暖和控制输液量, 避免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或肺水肿。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耐受情况、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1.4评价标准[6]手术耐受情况:优:可积极配合手术, 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 重要脏器功能良好;良:经护理干预后可主动配合手术, 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 重要脏器功能纠正后可耐受手术;差:护理干预配合较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优12例, 良5例, 差9例, 优良率为65.38%,切口愈合时间(9.5±2.2)d, 住院时间(14.8±4.4)d;实验组优18例, 良5例, 差3例, 优良率为88.46%, 切口愈合时间(7.4±1.8)d, 住院时间(10.8±4.0)d。实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直肠癌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肿瘤、保留肛门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生命。以往治疗结直肠癌均采用开腹手术, 但因其并发症多, 损伤大, 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和术后生存质量均不理想, 还常发生肠梗阻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给患者身心带来了巨大痛苦。近些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手术上逐渐开始应用,然而因中低位直肠癌解剖部位的特殊性, 给腹腔镜技术带来了挑战, 临床应用价值未如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一样受到学者的肯定。有学者研究表明[7],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有较多优势:腹腔镜进入盆腔简单, 局部视野好, 可清晰显示肿瘤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减少了对肿瘤组织的挤压, 符合无瘤原则;减少了对盆腔脏器的损伤,减少了术后肠粘连的风险。

有效、多层次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直肠癌的围手术期有重要意义, 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耐受性,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护理模式主要着重于遵照医嘱执行护理, 忽视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 容易出现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思想行为, 对精神、心理问题干预较少, 影响了疾病的进程[8-10]。近些年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 常规护理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代医疗水平对护理的基本要求, 本文围手术期护理主要从术前准备、呼吸道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患者的手术耐受性, 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缩短了住院时间, 体现了护士的临床价值。

总之, 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 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利于患者康复。

[1] 蔡栋臣, 徐栋, 柳旦.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6, 21(10):750-753.

[2] 王健, 王永洪, 王依宁, 等.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分析.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6, 10(4):311-314.

[3] 苏轶男.开腹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对比.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1):58-60.

[4] 蒋会勇, 张雪峰, 王希泽, 等.手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的近期临床效果对比.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5) :517-519.

[5] 李献哲.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手术效果比较.医药论坛杂志, 2016, 37(6):90-91.

[6] 周芳.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护理中额应用效果.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21):157-159.

[7] 王莉, 周燕.FOLFOX4 方案化疗结肠癌患者的疾病管理.护理学杂志, 2012, 27(23):23-24.

[8] 李明江, 马森, 王瑞.腹腔镜手术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左右侧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 29(11): 867-869.

[9] 赵毓芝, 韩希贤.直肠癌术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1983(6):18-19.

[10] 张敏, 孙洪超, 黄金娟.直肠癌术后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17):82-8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90

2017-06-02]

12400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东湾分院

猜你喜欢

肠系膜优良率直肠癌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